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祖父汉武帝:开局怂恿我爹造反 > 第一百六十章 外交姿态的选择

等朝议结束,典属国常惠有些气愤的走到大鸿胪苏武面前,对苏武说道:“大鸿胪,琅琊王对我等有归国大恩,你今日为何如此不给琅琊王架势?”

苏武瞥了典属国常惠一眼,说道:“有时候,你以为你为人架势,殊不知你是在害他;有时候,你以为我是不给人架势,殊不知微我是在帮他。”

说完这模罗两可的话,苏武便离开了,然典属国常惠却听得大鸿胪之言,仔细的揣摩起来。

他认识苏武数十年,自然知晓苏武的为人,肯定不是忘恩负义的小人,因此这些话定然是有深意的。

然而揣摩了许久,常惠有点知晓其中意思了,但依旧有一层窗户纸未想透。

至于刘进,此前在朝堂之上有些生气苏武反对自己的观点,然而下了朝堂,刘进突然明白了苏武为何反对自己的观点了。

其原因很简单,上位者希望自己手下人多少有些制衡。

如今,从朝堂之上看,亲近刘进的三公九卿诸大臣至少得占据八成。

得亏刘进是刘据的嫡长子,这么一来,亲刘进势力和非亲刘进势力对比实在悬殊。

若是刘进没有刘据嫡长子这个身份背书,恐怕如芒在背恐怕就不是从刘据的亲孙子刘病已嘴里面说出来了,而是得从刘据他嘴里亲自说出来了。

因此,表面上看,苏武是在反驳刘据的观点,实际上恐怕是苏武已经看到了琅琊王刘进潜在的危机,特意主动入场,用自己的行为为琅琊王刘进潜在危机做一些预先的危机管理。

刘进想明白之后,自然不禁心中一阵感叹,但同时也暗自警醒自己,一定要保持《周易》乾卦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的这样一种心态。

很快,按着刘进此前所言,整个大汉朝廷开始运转起来了。

刘据下了诏书,要求由琅琊王为主,大鸿胪苏武为副手,处理匈奴犯边之事。

若是刘进是太子的话,定然是大鸿胪苏武前去拜见刘进,在太子宫中商议处理这个事情。

奈何刘进只是一个琅琊王,也没有后世如魏王曹操一样,有开府建牙的资格,因此,即便是此事已经定下由琅琊王刘进为主,大鸿胪苏武为副,处理匈奴犯边之事,依旧是刘进前往大鸿胪府上商议此事去了。

到达大鸿胪府上,大鸿胪府宗门大开,大鸿胪苏武亲自在门口相迎。

等刘进下车,大鸿胪便直接迎上向刘进拜道:“臣大鸿胪苏武拜见琅琊王殿下。”

刘进赶紧将大鸿胪扶起来,接着回礼拜道:“大鸿胪多礼了。”

大鸿胪起身,伸手引导道;“殿下且入府中。”

刘进点了点头,两人进入府中。

到达大鸿胪府正殿,两人均在主坐,刘进坐在左侧地位稍高的位置,大鸿胪苏武坐在右侧地位稍低的位置。

有人上了茶水,刘进抿了一口,开始聊起正事。

大鸿胪开口说道:“殿下,此乃我准备在召见匈奴使者之后向匈奴单于递交的国书,殿下以为可行否?”

说完,大鸿胪将一册子递给了刘进。

刘进翻看了一下,内容颇有几分佶屈聱牙,当即刘进先是皱眉,觉得这样根本不利于交流沟通,无端增加了交流成本。

然而,刘进一想,无端增加的是匈奴与大汉的沟通成本,这本身在外交之上便是一个居高临下的姿态,也定然是有几分道理的。

刘进本身便不是那种‘老子上知天,下知地,前知五百年,后知两千五百年,谁都得要听老子’那种人,起码骨子里还有几分虚心好学的性格在里面。

他自然向苏武不耻下问道:“大鸿胪以为,待我等召见匈奴之时当用居高临下之姿态,还是报着几分和解的姿态?”

大鸿胪一听,皱眉思索了一番回答道:“殿下,臣以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我大汉乃天选之国,无论何事,定然皆要保持超然姿态。且殿下也曾言,匈奴之国乃豺狼心性,畏威而不怀德,我等若报着和解姿态,匈奴之人定当以为我大汉软弱可欺!”

刘进思索了一番,也觉得大鸿胪说的对,当即开口说道:“大鸿胪此言得知,若是如此,大鸿胪我以为此国书依旧不够晦涩,用典不够生僻,可令饱学鸿儒,再加润色,使得匈奴不经学者解读,便难以知晓国书中的含义为好。”

大鸿胪一听,吃惊的瞪眼看着刘进,思索着刘进为何会这么说,他脑子稍微一想,便知晓了刘进之意,点点头道:“殿下之言,实属精辟,臣这就吩咐下去令人修改。”

刘进点了点头。

大鸿胪接着令人按照刘进之要求,重新修改了一番国书。

待修改完毕之后,大鸿胪接了过来看了一眼,若不深思,他虽然知晓大概,但其中用典,他还真不知道。

“殿下以为修改后如何?”大鸿胪递给了刘进。

刘进一听,赶紧接过来看了看,看其佶屈聱牙,晦涩难懂的内容,刘进满意的点点头:“就当如此!此国书可行。还得麻烦大鸿胪向陛下解释一番为何内容如此,以便陛下同意用印。”

大鸿胪一听,低头称道:“唯。”

递交国书乃是国家行为,因此定然要用玉玺。

天子六玺分别是:皇帝行玺,用于封国;皇帝之玺,用于赐诸王侯;皇帝信玺,用于发兵;天子行玺,用于召大臣;天子之玺,用于策封外国君主;天子信玺,用于祭天地鬼神。

因此根据功能,国书所用的印玺便是天子之玺。

若是不向刘据解释清楚,定然用玺之时,难免刘据会疑虑。

国书润色完毕交到尚书台供刘据批阅,刘据审阅一番,没什么问题便令尚符玺郎在国书之上用了印玺,发尚书台再交大鸿胪手上。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pp,野果阅读!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 .yeguoyuedu 】

有此国书,下一步便是召见匈奴使者了。

首先是大鸿胪苏武召见了匈奴驻扎在长安城的使者,向匈奴的这次犯边提出严厉批评,并要求匈奴对此时做出解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