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祖父汉武帝:开局怂恿我爹造反 > 第一百六十八章 无题

祖父汉武帝:开局怂恿我爹造反 第一百六十八章 无题

作者:仙途.cs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30 16:06:29 来源:泡书吧

听刘据在这里顾左右而言他,卫太后心中叹息一声,知晓自己这话说了也白说,若是再说下去,恐怕便要影响母子之间的情分了。

当即便未再说话,低头吃饭。

伺候着卫太后吃过饭,刘据便未再说其他,又嘱咐了卫太后注意身体,没再多待着,回了未央宫宣室殿。

到了寝宫,刘据有些烦闷,立刻吩咐道“来人,上酒!”

今日当值伺候的乃是奉车都尉卫山,卫山乃卫青第三子卫登之子。

卫登乃是刘据的亲表弟,这奉车都尉卫山便是刘据的亲表侄。

关系亲密,且其荣辱与皇帝刘据于一身,因此有些担忧的说道:“陛下,您近些时日没少与众人同饮,不如酒少喝一些吧。”

刘据一听,瞪着卫山,语气不善的说道:“侄儿可是要教为叔做事?”

卫山一听,心中咯噔一声,赶紧低头拜道:“不敢。”

刘据听此,呵斥道:“少啰嗦,快去给朕拿酒。”

卫山心中叹息一声,便给刘据拿酒去了。

待酒拿来之后,令人倒上,刘据端起酒杯便一饮而尽。

喝完,刘据吧唧吧唧嘴,觉得有点不过瘾,给倒酒的卫山要过酒壶,拿着把手,直接往嘴里倒酒。

没一会,刘据便醉意朦胧起来。

然越醉酒越是想喝酒,喝完酒,刘据竟然不再像之前那样倒头便睡。

反倒是兴奋起来,颇有些放浪形骸的感觉,嘴里喊着:“朕乃天子!册封太子乃朕之权力,谁都别想安排朕,朕谁的话都不听!”

卫山听此,吓了一跳,他也没想到刘据竟然失言如此,赶紧令左右离开,一边赶着,一边扶着刘据说道:“殿下,您醉了。我扶着您去休息吧。”

刘据一把将卫山给推开,大声喊着:“走开,朕没醉!朕还能再喝!”

一边说着一边拿着空了的酒壶倒酒,然一滴也倒不出来了。

“酒呢。朕要喝酒!”刘据高声喊着,“快给朕拿酒。”

卫山见此,只能用水代酒灌入酒壶之中?

“为何这酒如此之澹?”刘据疑惑的说着。

此时的他已经分不清是酒是水了。

喝完,刘据拉着卫山醉醺醺的说着:“进儿,朕不封你为太子,朕非是对你不满意,而是……”

卫山心中凛然,这玩意,这秘密,若是知晓了恐怕实在是太危险了。

然而紧接着,刘据这时候却又说了:“而是……,进儿,朕不能告诉你,不能告诉你。”

连说了好几遍,酒疯也耍了,酒话也说了,此时的刘据总算是消停了,渐渐算是睡着了。

卫山也松了一口气,然而心中却开始痒痒起来,刘据为何不册封刘进为太子呢?

至于刘进的生母史皇后,被封为皇后之后她并没有想象的那样高兴,反倒是对刘据未曾册封自己的儿子刘进为太子有些担忧。

都说母以子贵,子以母贵。

现在的这个皇后之位的取得除了和刘据多年的夫妻,感情深厚之外,史皇后也知晓其中也有几分是刘进的功劳。

她史皇后的地位和自己儿子的地位乃是相辅相成的。

现在她自己被封为皇后了,自己的儿子却未被册封为太子,就算是现在是皇后,但这地位她自觉也不怎么牢靠。

然而,史皇后在太子宫那么多年,争宠、宫斗什么没见过?

尤其是粟姬的例子就摆在眼前,她更不可能做一些看似精明,实则愚蠢的事情了。

母子二人此时倒是想到一起去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一静不如一动,因此倒也是未有什么动作。

至于其他刘进一派的人,见刘进这边领头的官员们都没什么动静,他们自然也不敢轻易怎么着。

至于刘进本人,决定蛰伏之后,便窝在琅琊王府不出来,但却也不是什么也没有干,而是不停的关注蒸汽机的进展情况。

要说来,大汉的生产力依旧还不是足够的发达,铁器也仅仅用的是生铁熟铁,甚至连钢目前都无法炼制。

因此,这个时代依旧是以青铜器为主,制造蒸汽机的原料自然也不例外。

然而铜却是有其缺陷,质地脆,质量重,且产量并不高。

但刘进也知晓,现在的冶铁技术水平还是太低了,用钢铁来作为原料改进蒸汽机恐怕目前是不现实。

至于炼钢,刘进知道高炉炼钢,但具体该怎么搞,刘进也是知晓其原理,还得尝试。

但刘进觉得这个还是缓缓为好:一来,目前青铜器尚且够用;二来,蒸汽机还没捣鼓明白呢,没有那么多时间再去一点一点尝试提高钢铁产量和质量;三来,刘进现在还仅仅是琅琊王,他也想未来登基之后,在史书上多被写上几笔。

总之,刘进只是将炼钢只是提上日程,但并未着手准备。

而此时的刘进则已经开始思索着改良后的蒸汽机当如何使用了。

刘进所想到的第一个使用场景便是秦驰道。

秦驰道和此时汉朝的驰道不大相同。

当年秦始皇一统天下,下令:“车同轨,书同文”

书同文还好理解,但为何要车同轨?

这定然是有原因的,因为秦朝有“铁路”!

当然,这个“铁”可能不是“钢铁”的“铁”,而是“铁木”的铁。

尽管材料不同,但是当年的“铁路”原理和后世的铁路没有区别,并且还是复线。只是车子不是用蒸汽机车牵引,而是用马力拉动。

秦始皇的“铁路”是用木材铺设的。做轨道的木材质地坚硬,经过防腐处理,甚至到了后世依旧有部分保存完好。

但只不过枕木已腐朽不堪,没经防腐处理,材质也不如轨道坚硬。

后世的专家认为这是有意识地选择的。比较软的枕木可以和夯筑得非常坚硬的路基密切结合,从而使轨道平稳。

且经后世专家测量,秦始皇的“铁路”,枕木之间的距离竟然正好和马的步子合拍。

马匹一旦拉车到了轨道上,就不能不飞快奔跑,几乎无法停下来。并且当年秦始皇还有修建了专门的车站,在车站枕木之间由木材填充平整,因此马儿到了车站,就可以逐渐减慢速度并停下来。由于使用轨道,摩擦力大大减小,所以马也可以一次拉很多货物。

这是一种效率极高的方法。公认的速度日行六百里,这比号称“八百里加急”的“马上飞递”还高一倍多。

然而秦朝末年,各地百姓奋起反抗暴秦的统治,连年战乱,到高皇帝建立汉朝时,各地的“铁路“损失已经很严重了。

高皇帝登基初期,山河凋敝,国家休养生息。

在开垦良田的过程中,又有大批的“铁路“变成为良田,剩下的没有人力、物力去维护,“铁路“此时已经甚至不足之前的三分之一了。

刘进在知晓此事之后,极为痛心,要知晓,建设“铁路”所面临的艰辛和困难定然是很多人无法想象的,不知要死多少人,并且其作用也不可估量,但就这么废弃了,不但是对古人的建设极大的不尊重,而且再重新建设定然要耗费更多的心血。

因此,刘进欲制造蒸汽机,其原因之一便是将秦始皇留下的“遗产”给盘活了,而不是等到其“遗产”被岁月侵蚀,方才追悔莫及。

刘进经过与众人的书信沟通,众人已经设计出来了质地更加优良的蒸汽机。

但蒸汽机的使用,众人还没有开始。

刘进虽然没有亲眼见这所谓的设计的更加优良的蒸汽机是什么样子的,但是却知晓,凭借现在的条件,想要进一步改进还是有很大的困难的。

但时间还长,刘进相信随着众工匠对蒸汽机的了解越来越多,对蒸汽机越来越熟悉,更大马力的蒸汽机定然可以被设计出来。

等蒸汽机应用到实际的生产生活上,刘进相信那时候的大汉定然是目前这个时代的人想都想不到的景象。

当然,这段时间刘进居家,除了操心蒸汽机的事情之外,便没什么事情了。

人说饱暖思**。

果然不假,面对家中三个美人,刘进**凡胎,根本挡不住她们的魅力。

几乎是夜夜笙歌,荒淫无道。

弄的刘进甚至走路都开始脚上发软了。

然而就是刘进的辛勤耕耘,终于产生效果了:东方文君怀孕了!

当时医者说出来的时候,东方文君是喜极而泣,她已经跟刘进数年了,然这些年,东方文君的肚子一直都没有动静。

东方文君的祖父乃是东方朔,其家学渊源,岂能不知道“色衰而爱驰”的道理?

现在刘进喜欢她,那是因为她年轻漂亮有活力。

她没有那么强烈的自信刘进未来也会喜欢她。

因此一直想要一个孩子,但比较令东方文君难过的是,肚子一直没有动静,她不免有些着急。

今日怀孕,怎能不让东方文君激动?

说来,东方文君能够怀孕,还得感谢刘进新纳的夫人淳于辛夷。

淳于辛夷本身便是医者,入了琅琊王府后,外出行医的时候便少了许多。

因此,自然要拿着家人操作了。

刘进、王翁须、东方文君、刘病已、刘弗陵等,以及府中的男女老幼,淳于辛夷一个都没放过,都给好好的诊断了一番。

【讲真,最近一直用野果阅读看书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yeguoyuedu 安卓苹果均可。】

正所谓有病治病,没病调养。

淳于辛夷自然给众人开了药方。

东方文君也不例外,谁知喝了几服药后,东方文君竟然真的怀上了。

这令东方文君对淳于辛夷也心存了几分感激,完全不似之前淳于辛夷刚来的时候那种排斥了。

当然,顺便也得说一句,刘进日日宣淫,夜夜笙歌,几乎没断过,能撑下来也是淳于辛夷的功劳,不然就算是铁打的腰子,他也受不了!

至于朝中,众人见都没有提及刘进进太子之事,中朝臣便很默契的没有再提及,当然也没法再提及了。

匈奴犯边了!

说到大汉的世仇,非匈奴莫属了。

高皇帝一统天下,冒顿单于,却根本不该刚刚登基高皇帝面子,立刻率兵攻打太原,并围困韩王信于马邑。

在生与死的心灵拷问之下额,韩王信没撑住,归降匈奴。此后,反叛的韩王信与匈奴联合南下,直接威胁刚刚建立不久的大汉,并伺机攻打西汉核心地区。

而高皇帝在得知韩王信反叛,并联合匈奴南下的消息后,显然是,异常愤怒的,带着刚刚建立大汉政权的余威,同时也是为了树立自己的威信。一番思索之下高皇帝,决定御驾亲征。

然刚刚登基的高皇帝显然有些飘了,高估了自己不说,还又犯了轻敌和冒进的重大错误。最终,高皇帝及其先头部队,被匈奴冒顿单于,围困在了白登山,一连七日。

自此,华夏文明史上,屈辱的“白登之围”事件诞生。

在屈辱的“白登之围”事件中,自负的高皇帝,带领小股汉军,孤军深入,与大部队联络中断。故而,在高皇帝陷入重围后,汉军的大部队根本就不知道高皇帝在哪,也就无法相救他们。

最后,在毫无办法的情况下,高皇帝采纳了陈平之计,重赂匈奴冒顿单于的妻子阏氏。而在阏氏的劝说下,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最终,冒顿单于解开了,包围圈的一角。直到这时,高皇帝才得以屈辱逃脱,并于平城的汉军主力会合。

话说,高皇帝于“白登之围”中,乃是利用了陈平之计,才得以逃脱。大概是不想丢华夏文明的架子和面子,之后不少史书上,都称赞是陈平的智谋,护了高皇帝的周全。

可是,越是夸陈平之计,就越是凸显出汉高祖的自负和军事无能。试想一下,如果高皇帝此时,若能重用淮阴侯韩信,大概率的,华夏文明的历史上,就不会有白登之围了。所以,不管史书如何记载和夸赞高皇帝,乃至陈平之计,“白登之围”都是华夏文明的绝对耻辱。

再加上白登之围后,刚刚被羞辱完的西汉王朝,迫于强大的匈奴的威慑,随即罢兵,且又屈辱地派刘敬与匈奴谈判,结和亲之约。自此,西汉又屈辱地开启了,令华夏文明再次蒙羞的“公主和亲政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