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祖父汉武帝:开局怂恿我爹造反 > 第一百八十一章 丰收与丰收的问题

“我大汉全国耕地共八万万三千万亩,其中推行代田法之耕地约两万万余亩。今年夏粮粮食收成比较去年共增产两成。详细了解,其中行代田法的两万万余亩地平均增产五成,可以说新增产的两成粮食之中,八成乃是行代田法新增的部分。”

宣室殿、朝议过程中,大司农志得意满的站直身躯对众人作着今年夏粮收获情况的报告,声音洪亮,在大殿之中铿锵有力的回音不绝于耳。

坐在堂上的皇帝刘据兴奋的捶了一下拳头,这收成已经是极好了,他心中盘算着,新增加的这些粮食又能多养活多少人口。

众人也是兴奋异常,粮食增加便以为着人口增加,人口增加则意味着国家昌盛。

朝中的众人皆是大汉的统治阶级,大汉越是昌盛,他们所能获得的利益便越多,自然没有人不喜欢粮食增加的。

琅琊王刘进看着这一幕,嘴角笑吟吟的,此时他心中所想的则是增加了这么多的粮食,定然能减少因饥饿弃婴杀婴甚至易子相食的情况,同时也能为边疆守卫的将士多分一些口粮。

皇帝刘据兴奋的说道:“代田法乃是大司农赵过首创,首推。此等大功不可不赏赐。不封侯不足以表大司农之大功。

朕以为当封列侯,食邑一千五百户!诸位可有意见?”

众人一听,羡慕的看着赵过,然而人家的功劳是实打实的,即便是有嫉妒的,然而却思考没有理由阻挡刘据。

刘据扫视了一下众人,便开口说道:“诸位若无意见,此便定下了。

尚书令待朝议结束,及时草拟封侯诏书令朕过目。”

“唯。”尚书令应道。

紧接着,大司农赵过起身拜谢道:“谢陛下。”

但紧接着大司农赵过又继续说道:“陛下。粮食增产之后,臣发觉一问题,若不及时解决,恐有极大隐患。”

皇帝刘据一听,好奇问道:“何问题?”

大司农赵过开口说道:“前些时日,我前往附近郊县了解粮食增收情况。

询问数人,只要是行代田法的,询问其粮食是否丰收,众人均表示粮食确有增收。

然臣却未曾从众人脸上看出丝毫的笑容,反倒是看到众人颇有愁容。

询问其原因,原来是因粮食普遍增收,因此收购粮食价格却降低了不少。

吃饱倒是不必担心能吃饱了。

但经多余粮食出卖去换些生活用品却不如以往了。”

听到这话,皇帝刘据不禁皱起眉头。

琅琊王刘进见此,也起身说道:“父皇。儿以为当地提防谷贱伤农啊!”

刘进起身拜道:“农民粮食收割后到底能卖多少钱取决于两个因素:产量和粮价,是二者的乘积。

但这此二则并非独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

当粮食丰收时粮价下跌,对粮食的需求量会增加,但增加并不是很多。

其基本的道理在于,粮食是一种必需品,对粮食的需求最主要的是由对粮食的生理需求所决定的。正因其这一特性,便可能出现如下现象:当粮食大幅增产后,农民为了卖掉手中的粮食,只能竞相降价。

只有在农民大幅降低粮价后才能将手中的粮食卖出,这就意味着,在粮食丰收时往往粮价要大幅下跌。

如果出现粮价下跌的百分比超过粮食增产的百分比,则就出现增产不增收甚至减收的状况,此便是谷贱伤农。”

皇帝刘据点点头,觉得刘进所言颇为有理。

紧接着刘进接着说道:“当然,父皇若粮食价格高,市场物价飞涨,百姓就要为湖口付出更多,导致生活普遍艰难。

【推荐下,野果阅读追书真的好用,这里下载 .yeguoyuedu 大家去快可以试试吧。】

如果粮食价格低,又会损害农民的利益,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民为增收将改种桑树养蚕,导致粮食生产的下降。农民粮食生产下降,产量降低,又必然使得粮食价格上升,物价高,又会反过来伤及一般百姓。

无论是伤民或者伤农,最后都是互相伤害,导致人民生活动荡。

因此,无论是谷贱伤农,还是谷贵伤民,皆不可取。”

众人听刘进之分析,纷纷点头。

皇帝刘据也是颇以为然,他开口说道:“此前在未行代田之法前,曾提前说过。

今日粮食丰收,竟然真如你此前所预测。

进儿,朕亦不免佩服你啊!”

刘进赶紧拜道:“儿惶恐,不过是请教商人多思索了些许。”

皇帝刘据哈哈笑着说道:“吾儿不必谦虚,说过便是说过。

其你曾言针对粮食越是丰收,粮价越低之状况。以为可设粮食最低收购价格。

可综合测算柴米油盐等物之价格,设定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在平淮制度基础之上,设置粮仓按最低收购价收购粮食,保障百姓之利益。

当日朕仅以为进儿所言所推有些道理。

今日一看,恐怕是吾儿早已经想到会有此情况,提前便想好道理了。”

刘进听此,忐忑的笑了一下。

刘据却笑着说道:“既然进儿此前已经思考过此问题了,且已经提出具体措施。

解决此问题,自然再由吾儿主持。

诸位可有何异议?”

众人一听,纷纷相互看了看,摇了摇头。

大司农赵过也附和着说道:“陛下之言甚至。行代田之法,先帝之时,臣便得琅琊王鼎力相助。此琅琊王更是统领代田之法之事。

今日又提出谷贱伤农,谷贵伤民之说法,可见琅琊王甚是知农。

臣以为殿下之策定然可解决隐患。”

皇帝刘据也不自觉的点点头道:“既然如此,便由琅琊王继续主持农业改革之事,目前且先解决谷贱伤农之问题。”

刘进一听赶紧起身拜道:“唯。儿定不负父皇所托。”

刘据微微颔首道:“无论如何,粮食增产乃是好事。夏至将至,当祭祀后土,地载万物,天垂象,取材于地,取法于天,是以尊天而亲地也。故教民美报焉。

待祭祀后土后,当敬告太庙,告知祖宗丰收一事。

太常,夏至即将临近。你且安排做好安排。”

“唯。”太常起身应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