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祖父汉武帝:开局怂恿我爹造反 > 第二百零三章 抓人

祖父汉武帝:开局怂恿我爹造反 第二百零三章 抓人

作者:仙途.cs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30 16:06:29 来源:泡书吧

看着这些罪证,赵过眼中闪烁着凶残的目光,当即拿起节杖,令人将汇集起来的证据拿着便连夜前往了太守府。

路上宵禁巡视的官兵见了众人,赵过持节出示,众官兵纷纷行礼让行。

到达太守府,赵过从马车之中出来,持节对太守府房门守卫将士说道:“我乃大司农赵过,令太守前来见我。”

将士一听,赶紧对太守行礼拜见,前往太守府去通报消息去了。

此时的太守已经睡下了,听得大司农连夜敢来,赶忙起身穿上衣服前去门口迎接,到门口之时衣衫还尚且没穿好呢。

“拜见大司农。不知大司农深夜来此,所为何事?”太守衣衫不整的对大司农赵过拜下。

大司农赵过神色严肃的说道:“此番惊扰太守乃是发现你颍川郡有人犯下废格诏书罪,性质恶劣,需向太守借兵一用。来人,将罪证呈上来,给太守一观。”

“唯。”大司农属官一听,应了一声,将钟、荀两家的罪证给呈上来了。

太守对大司农赵过拱手示意,接过大司农赵过属官的罪证看了起来。

太守越看越是严肃,待最后看完,他立刻对大司农赵过表态:“此等目无皇命之人,当杀,大司农,太守府上下悉听大司农吩咐!”

大司农听此,微微颔首道:“那就请太守兵分两路,将钟家、荀家两家拿下,不可漏放一人!”

“唯。”太守应了一声,接着便吩咐太守的传令属官道:“你且前去兵曹家中请兵曹前来,令其领兵领兵将钟家、荀家两家悉数捉拿归桉!”

“唯。”传令属官领命,持太守信物前往兵曹家中了。

目送传令属官离去,太守这才对大司农拱手拜道:“大司农,且去府中等候,不久之后,定可令罪人悉数擒拿至此。”

大司农点点头,随太守来到了太守府正殿。

此时天色已晚,太守府正殿中的灯光颇有些昏暗。

侍从人员奉上茶水,两个人边喝边聊,聊到最后没什话题了,两人便没再说话,静静的等待着兵曹的消息。

而此时钟家、荀家两人在清点今日售卖粮食所获得的利润之后,纷纷带着笑意睡下了。

谁知夜晚一阵犬吠声在庄园此起彼伏的想起来,将两家人纷纷吵醒。

众人皆是不满的起来了,纷纷披上衣服出门看情况。

兵曹站在钟家被强行撞开大门口举着火把,后面太守府的众将士纷纷从门中鱼跃而入。

很快一个管家模样的老者面色惶恐走上前来,对兵曹低三下气的拜道:“这位将军,不知深夜到访,可是何事?”

兵曹斜着眼看了一眼此老者,冷哼一声道:“你钟家犯废格诏书罪之事事发了,快将你钟家主事之人请来,跟我们走一趟吧。”

此老者一听,一阵惊疑,满脸难以置信的说道:“我钟家数代耕读颍川,从来都是遵纪守法,怎么可能犯下废格诏书罪如此大罪?”

兵曹不耐烦的说道:“我也只是听令行事!废话不要多说,诸位,去寻钟家主事人,凡是有抵挡者,格杀勿论!”

“唯!”众人听令,纷纷应道。

然没等众人有动作,钟家主事的人赶紧迎上来,对众人喊道:“各位将士且慢,钟某愿往,钟某愿往!”

兵曹一听,一挥手示意众人停止行动,上下打量了一番此人道:“你便是钟家主事之人?”

“老朽便是。”此人对兵曹拜下。

兵曹微微颔首道:“且跟我走一趟吧,大司农还在府中等着呢。

来人,将此人带走!

张大、王二、马三、刘四你等领二十余人守在庄园之中,随时等候大司农、太守的吩咐。”

“唯。”四人应了一声。

“走!”兵曹一挥手,便有人压着钟家主事之人回了太守府。

荀家情况也几乎与钟家的情况不差。

有胆大的偷偷开门,看着外面的情况,都纷纷猜测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太守府中,等了许久都有些困倦的太守忍不住打了个哈欠。

就在此时,外面有人闯进来,对大司农、太守二人拜道:“大司农、太守。兵曹来报,钟家、荀家两家主事之人已经被他带来了。

兵曹请示当如何处置。”

原本有些困倦的太守一听,来了精神,看向了大司农赵过。

大司农赵过一听道:“太守。此事宜早不宜晚,不如今晚连夜审问吧。”

“悉听大司农吩咐。”太守对大司农赵过拜了一下说道。

“那就连夜审问。”大司农听此,拍板道。

众人移步到太守府大殿之上。

大司农、太守两人坐北朝南,面带大殿正门。

兵曹将钟家、荀家两主事之人带上来。

钟家、荀家两人叫着喊着:“冤枉。”

然无人搭理,被带至大堂之上,依旧嚷嚷着。

正堂之上的大司农赵过一张惊堂木狠狠拍下,道一声:“肃静!”

两人这才止住喊声,看向了大堂之上的大司农赵过。

“今两造具备,师听五辞,开庭审理!”正堂之上的大司农扫视了众人一眼,开口说道。

语罢。

旁边一力士拿起鼓槌敲击了三声,两边公府牙门手中长戟轻敲地面。

大司农对其属官招招手,属官会意,将钟家、荀家犯下废格诏书罪的罪证双手捧着递给了大司农。

大司农将罪证放在桌上,神情之中透漏着威严,对下面两人开口说道:“今日捉拿钟家、荀家二人主事之人来此,乃是审理钟家、荀家两家犯下废格诏书罪!钟家、荀家,你等可承认罪行?”

两家听此,纷纷哭着喊着道:“我等均不再京中,怎么可能犯下此等罪行,定然是有人眼馋我等家产,诬告我等,图谋我两家家产。”

大司农冷哼一声道:“既然不认罪,那我就好生向你说明白!

钟家、荀家你等登基在册的田地、耕牛数量分别为多少?”

钟家主事人、荀家主事人一听,相互看了看,分别报出来一个数字。

钟家报了一千亩,荀家报了一千五百亩。

耕牛钟家报了五十头、荀家报了八十头。

大司农听此,一拍惊堂木道:“此前推行代田法之时。诏书明确定下,一头耕牛一季度耕种一百亩!无耕牛或耕牛不足方可向官府租借!

然登记在册的有你等向官府租借之记录,你等强行占用贫困农户租借耕牛的机会,简直无耻之尤!犯下废格诏书罪。

你等作何解释?”

钟家、荀家两家主事人一听,面如土色,伏地瑟瑟发抖。

接着,大司农再一拍惊堂木道:“陛下怜惜百姓耕种不易,生怕百姓收后粮食价格不下跌,反而导致生活不易,因此颁布粮食最低收购价格诏书。

诏书中有云:对农户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格,今年新收粮食,太仓及各郡国之粮仓最低收购价格不得低于一百二十钱。

其中限定了最低保护价为农户今年新收之粮食。

然查阅太守府编户记录,你等皆是‘大家’,岂能有脸称之为农户?

且查阅太仓收购记录,你等销售粮食均超十万斤!

你等用的是何等种子,种的是何等肥沃的土地,竟然能亩产千斤粮食!

你等还有脸喊冤!

给我解释解释情况,若能解释的清楚,我当场便放了你等,且自刭以向你等赔罪!”

钟家、荀家两主事之人面如死灰,低着头跪在地上,也不敢吱声。

坐在大司农旁边的大司农心中也是砰砰砰跳着,他心中寻思着自家虽然不在此郡,但在自家郡里也不是小家族,是不是也存在如同大司农所说的情况?

他已经想好了,待审讯完毕,今夜便连忙给家中写信,令家中出现上述情况的,立刻该退的退,该赔偿的赔偿。

见落叶而知秋之将至,太守政治敏锐性可不低,今日突然查此,恐怕不久之后就要波及全国了。

大司农接着痛心疾首的对两人说道:“我大汉对汝等‘大家’、‘中家’已经是极为宽厚的了。景帝有云:赀算四得宦,亡令廉士久失职,贪夫长利。

汝等们心自问,‘小家’之人岂能有赀选之机会?

若求个官职,‘小家’之人除拼命拼杀立功之外,还有何等途径?

陛下怜惜贫困农户不易,方行代田法,为农户增产;推行粮食最低保护价,防农户因丰收反而受贫!

然这等蝇头小利,你等也要与‘小家’之人争!

此士人所不耻!”

训斥了一番,两人

低着脑袋也不敢说话。

当即大司农道:“来人,另两人签字画押,亲自送其前往长安城廷尉,令廷尉府依照律令审讯完毕再行处置!”

“唯。”左右两侧力士纷纷应道。

大司农此番虽然是持节前来,全权代表皇帝。

但是他此番的目的也仅仅是清查违反诏令,破坏农业改革的情况。

至于审桉子,毕竟是廷尉的权利范畴,他依旧是大司农,同为九卿,低头不见抬头见,仗着自己持节,便将手伸进人家的权利范畴之中,这事任谁想定然都觉得不合适。

待审讯完毕,已经听得鸡鸣声了。

大司农和太守寒暄了两句,便会了自己的住处。

但大司农并未立即睡下,而是将在颍川郡的一举一动,以及调查情况及时写清楚,及时往皇帝刘据和琅琊王刘进处送过去。

等大司农写完,太阳已经出来了,年龄已经颇大的大司农许久未曾熬过夜了,这突然一熬夜,竟然感觉有点头疼,也不管不顾,和衣便躺在床上休息去了。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这一夜,刘进也并未睡着。

白日了,刘进陪着东方文君赏花,两个人正说说笑笑,突然东方文君,感觉肚子一阵抽痛。

“哎呀!”东方文君挺着的大肚子忍住不想要弓腰。

“怎么了,怎么了?”刘进慌忙的一边搀扶着东方文君一边问道。

此时的刘进急的有点不知所措了。

这时候陪着侍女说道:“殿下,是不是夫人快生了。”

刘进一听,这才仿佛找到了方向:“对,当时夫人快生了!快,我扶着夫人,你快些找人给夫人接生。”

“唯。”听此,侍女赶紧离去了。

而刘进则小心的搀扶着东方文君来到产房。

等刘进到产房的时候,一个约四十多岁的女子被人领着过来了。

侍女对刘进道:“殿下,这是稳婆,颇有接生经验。”

刘进听此,肃然起敬,对此女子拱手行礼拜道:“一切麻烦您了。”

“殿下折煞小人了。小人定当尽力。”稳婆赶紧侧身躲礼说道。

稳婆听刘进之言,赶紧吩咐众人道:“来人,准备些新毛巾,快去烧热水!

殿下,生产场面不宜让男子看,请殿下移步外面。”

“啊!哦,好好好。”刘进听此,一步三回头的离开了。

稳婆显然是极为有经验了,有条不紊的指挥着众侍女准备这,安排那。

刘进则在外面坐下起来,起来坐下。

在汉朝,由于医疗条件以及卫生水平的限制,古代孕妇很容易因难产或产后大出血,而且性命不保。

所以孕妇生孩子是极其危险的,更让人心寒的是倘若孕妇难产而死换来的不是更多的怜惜,而是被视为血光之灾,孕妇分娩因此为不洁,在家生产是大忌讳!丈夫陪产更是奢望。所以这个时期,人们往往在坟墓或道路旁,临时搭一个草棚做产房。

当然,那是普通百姓家中,而在贵族家中则并非如此,贵族家中有专门的产房。

但即便如此,生产对这个时代的女人来说,依旧是极为凶险的事情。

孕产妇女可能死于产后出血、分娩后感染、妊娠高血压、不安全的人工流产等妊娠和分娩期间及分娩后的并发症。

而对于新生儿来说,早产、肺炎、缺氧缺血、脐带绕颈、羊水感染等都可能致使其死亡。古代医疗条件很有限,一旦发生上面的情况,或许只能听天由命了。

因此女子生子死亡率颇高,约有1.5%,大约两百个女子就有三个女子死于生产。

而且更残忍的是,在面临保大还是保小的情况下,极少有人选择保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