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祖父汉武帝:开局怂恿我爹造反 > 第二百七十三章 是否封侯

第274章 是否封侯

刘进自然也听得非常认真,并且还时不时的询问一些西域细节性的东西。

不少也令刘进感觉惊叹不已。

待傅介子说完,刘进看着下放说道:“今傅介子归来。诸位可议一议当对傅介子诸人如何封赏。”

这边说完,太仆常惠便站出来了,开口说道:“陛下。御马监傅介子奉命出使西域。期间曾灭匈奴使者一百余,入大宛后,令大宛上供良马,虽未曾令良马入我大汉却也令大宛国臣服陛下。

后楼兰王安归数次派人伪装成盗寇,遮杀汉使,三年间,卫司马、光禄大夫忠、期门郎遂成,三波使节都殒命楼兰境内。安息、大宛前往汉朝购买丝绸的使团,也常被楼兰阻挠,抢夺贡品。

然傅介子却假借陛下赏赐,效仿专诸刺王僚,刺杀楼兰王安归于楼兰王宫,孤胆控西域,为我大汉出征西域定下桥头堡。仅凭借此功,臣便以为当对傅介子封侯。”

御马监乃是太仆常惠的属官,作为上级,虽然常惠目前都尚未被封侯,但却不妨碍太仆常惠想为自己手下人拉拉声势,壮壮威。

果然傅介子感激的看了太仆常惠一眼。

然有同意的自然便有反对的。

首先站出来的便是奉常张贺。

奉常张贺出列对刘进拜道:“臣以为为傅介子封侯不妥。

傅介子领命为前往大宛国取大宛上贡之天马。

然,天马虽取得,却令天马死在路上。此虽天意,但傅介子毕竟未尽全功。

此后入楼兰刺杀楼兰王安归,其行径着实有利于我大汉,然其矫诏我大汉封赏西域诸国,此犯下矫诏之罪。至多功过相抵。

至于杀匈奴使者并传信我大汉,此便依据人头为傅介子算功。”

然谁知奉常张贺说完,作为张贺的弟弟尚书令张安世却站出来了,拱手对刘进道:“陛下。臣以为奉常张贺之言差矣!”

众人一听,纷纷侧目看向了张安世。

朝中上下谁不知道尚书令张安世和奉常张贺的关系为兄弟关系。

平常,虽然尚书令张安世在刘进的身边,但对于朝中政事除中朝议事这之外,张安世甚少在朝议之上表达观点,发表见解。

因此张贺和张安世二人虽为兄弟、同朝为官,但罕见有二人同时对同一件事发表观点看法的情况。

然而谁也没想到,尚书令张安世与奉常张贺两人第一次对同意事发表观点和看法竟然是尚书令张安世实名反对其兄奉常张贺的观点。

这情况颇为罕见,众人自然也都有几分兴趣。

刘进也看向尚书令张安世。

尚书令张安世拱手对刘进说道:“陛下。若臣未曾记错。当时令傅介子出使大宛,其诏令为:令御马监傅介子为使者,出使西域,去往大宛,取约定之天马,宣大汉之威严,使持节,可便宜行事。

奉常。楼兰可为西域?”

奉常张贺也有点纳闷自己这弟弟是不是吃错药了,竟然针锋相对的反驳自己的观点。但张贺还是开口道:“楼兰为西域。”

尚书令张安世再次开口说道:“既然楼兰为西域。御马监傅介子持节所行事便在便宜行事范围之内。

故又何来矫诏之说?”

奉常张贺听此,没再多说话,保持沉默。

太仆常惠也有些诧异,作为刘进身边的近臣竟然也掺和到了傅介子封侯这点事儿上,还公然反对的是自己的亲哥哥。

这时候,刘进看了一下,目前仅仅是九卿及虽然实质上权力巨大,但在名义上却仅仅是一个千石的机了构的尚书台讨论这件事。层次不够,当即刘进问道:“丞相、御史大夫。你二人以为傅介子当封侯否?”

两人一听,相互看了一眼。

御史大夫赵过起身,犹豫了一下向刘进拜道:“陛下。臣以为依照傅介子之功,当封侯。”

丞相桑弘羊也咳嗽一声道:“臣附议。”

刘进听此,微微点头道:“其余诸公卿可还有其他意见无?”

众人尽皆没有人说话。

刘进便道:“既然如此。诏有御马监傅介子,承朕旨,倚神灵,出西域,使大宛,途杀匈奴使者,扬旌它乾之邑,虽天马毁于归途,又逞勇孤刺楼兰,斩杀安归,报遮杀汉使之仇,立昭明之功,扬威万里之外。

南北诸邦闻讯慑伏,莫不惧震,姑墨、疏勒、温宿、尉头、莎车等八国乡风驰义,争相稽首来宾,愿守西藩,累世称臣。

楼兰王首已传蛮夷邸,悬于北阙矣。介子立大功,定西域之安,勋莫大焉。《易》曰:‘有嘉折首,获匪其丑。’言美诛首恶之人,而诸不顺者皆来从也。论大功者不录小过,举大美者不疵细瑕。《司马法》曰‘军赏不逾月’,欲民速得为善之利也,故宜表其功,裂土受爵。

当赏黄金三百斤,赐尚冠里宅第一座,封列侯,邑三百户!

随介子出使者皆有赏赐!”

刘进说完,众人尽皆拜道:“唯。”

傅介子神情激动,身体颤抖的伏地拜道:“臣,谢陛下。”

此尘埃落定,殿中众人面色不一。

紧接着刘进说道:“用生不如用熟悉。朕以为傅介子出使西域,已令西域诸国皆知晓其名。

朕欲定邦西域,欲令傅介子持节掌西域之事,诸位意下如何?”

刚刚对傅介子封侯,反对的人不算多。

然刘进这话已说出来明显意思是让傅介子全权掌握西域诸事,这可涉及到权力分配的事情了。

当即代替大鸿胪、典属国前来议事的大鸿胪丞、典属国丞皆站出来激烈反对道:“陛下。西域之事涉大鸿胪、典属国颇多。

臣以为当大鸿胪、典属国归国之后,此事再行商议。”

丞相桑弘羊、御史大夫也出列,桑弘羊拜道:“陛下,老臣以为此事也当从长计议。”

“臣亦如此以为。”御史大夫赵过也起身拜道。

刘进一看,反对意见还是太大了,他点了点头:“诸位卿家之言甚是,朕鲁莽了。

此事容后再说。”

“唯。”众人再次拜道。

此朝议第一件事总算是议论完毕了,众公卿自然开始上报各自领域独自办不了的事情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