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祖父汉武帝:开局怂恿我爹造反 > 第二百八十六章

祖父汉武帝:开局怂恿我爹造反 第二百八十六章

作者:仙途.cs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30 16:06:29 来源:泡书吧

第287章

听得此言,众臣子纷纷侧目看向大司农霍光。

然,霍光却面色如常,语气平淡的说道:“自北征匈奴以来,我大汉数征赋税、徭役。开元三年人口尚且增长,然今开元四年,我大汉人口竟然不足开元三年时节。统计粮食,虽此前御史大夫赵过之功,行代田法,粮食增产,然今年粮食消耗足足要比此前高三成不止。

陛下,昔日孝武皇帝征战,使得我大汉海内虚耗,人口减半。

前世之不忘,后事之师。请陛下三思而后行。”

说完霍光顿首拜向了刘进。

刘进听得霍光之言,点了点头,心中盘算着霍光所言。

众臣子也不敢说话,只是静静的沉默着。

对于霍光之言,刘进也是部分认同的,打仗可以说是最重视成本核算的了。

人口、粮食、各种物资不断消耗。

不然后世也不会有个“大炮一响,黄金万两”的谚语。

而在刘进看来,霍光所言便是这次北征匈奴的成本的一部分。

此战在刘进的计划之中属灭国之战,到目前为止,投入的成本已经很大了。

但大司农精打细算,却仅仅是核算了成本的一部分,却没有考虑到此次战争的收益。

首先,若是将匈奴灭国,至少边郡定然不会再有如今的防守压力了,如此也不必重兵屯守在边郡,如此一来,就能腾出更多的人员、粮食投入到社会生产中去。

其次,剿灭匈奴,定然震慑四周小国,扬大汉威名,如此一来,定然会令四境小国考虑忤逆大汉所要承受的代价,若再用手段与诸国通商,诸国定然成为大汉的产品倾销地。

再次,边境北扩,疆土变大,开荒耕种,也能够养活更多的大汉百姓。

……

还有更多收益,刘进并未细细思索。

此从整个大汉民族角度考虑的。

而从刘进作为皇帝本人角度考虑,诱惑那就更大了。

灭匈奴,那可是大汉历代皇帝都没有达成的丰功伟业,若真的达成,未来即便是刘进再如何荒淫无度,千古一帝的威名也定然不会被拿掉?

当然,人的立场不同,自然对继续征伐匈奴有不一样的看法。

在军功贵族看来,征伐匈奴,只要后勤保障充分,未来建功立业是必然的事情,说不得要出几个万户侯,他们自然支持继续打下去。

然而对于已经完成土地积累的坐地豪强,打仗意味着手里能控制的人手减少、赋税增加,利益受到侵犯,他们自然是不愿意的。

当然,他们也知道刘进已经决议要继续打下去了,有意见也只能嘴上发发牢骚罢了。

霍光之言,不过是在大司农位置上,听多了这些坐地豪强之言,令霍光觉得应当反馈罢了。

看着众臣子不同的神态,刘进脑海里一下子便想到了上面的这么多的东西。

从朝堂上看,目前朝堂之上的利益团体有3个,皇帝、地主豪强以及军功贵族。

当然,还有一个利益团体在朝堂之上并没有代表,那就是以自耕农、佃户为代表的农民阶层。

从征伐匈奴取得的收益来看,刘进为代表的皇帝、以部队各层级军官为代表的军功贵族必然是收益最大的利益团体。

而以各地世家为代表的地主豪强明显是出钱出力多,却获益极少的一批人。

至于在朝堂之上并没有代表的农民阶层则是出钱出人最多,获益最少的一个阶层。

想到了这些,刘进知道,想要办成一件事,不考虑利益分享机制定然是不行的。

各地地主豪强和农民阶层从战争中捞不到好处,他们为啥要支持你打匈奴?

没有他们的支持,钱财物质供应不上,人员消极怠工出人不出力,什么样的战争能打赢?

因此针对霍光提出来的问题,刘进立刻表态道:“大司农所言极是,自征伐匈奴,我大汉已经消耗甚多,然若不继续坚持,此前消耗便如同打了水漂,唯有坚持继下去,彻底灭亡匈奴,方可挽回损失。

对于修建道路,朕以为可募集世家大族之资金,鼓励世家大族投钱修建。修建之后,若剿灭匈奴,此路便供行商货物、车马人员通行之用。当然行商、车马人员通行并非毫无代价,以其行进距离需缴纳不同费用,走得越远,缴纳越多。此费用在年底总计,凡是投钱者,皆按照投入分额,进行分享。

且未来道路维修、清洁、维护等所需官府出钱之项,凡投钱者,当优先聘用,以获取利润。

而凡参与修建道路者,当按雇工算俸,且死亡抚恤等同士卒,唯无军功。

若修建道路过程之中有大功者,可提拔为官吏。

诸位以为如何?”

刘进之言便是借鉴了后世民间资本参与公路领域的投资融资模式。

如此模式,便将地主豪强的钱财纳入到修建道路上来,让他们至少在道路建设上能够获益。而且也令参与道路修建的基层农民能够通过出卖劳动力获得一部分利润。

甚至刘进又发散了一下思维,想着未来是不是可以施行豪强部队冠名的这样一种模式,令豪强出钱出粮赞助开拓的部队,部队开拓取得的利益与赞助该部队的豪强共享。

当然,这年头仅仅在刘进脑海一闪,紧接着便被刘进否决了,此行径和地方招募乡勇有些类似了,可能导致地方豪强渗透部队,掌了军权,甚至形成割据,弊端太大。

听完刘进之言,众人纷纷讨论起来,甚至不少官员从自己家族角度考虑投钱是不是合适了。

霍光也盘算着刘进所言,发现若依照刘进之言,确实能够省不少国库、内库的钱财,且若是未来道路人流量大的话,投钱的豪强也能够回本。

如此一来,建设道路的阻力就小很多了。

众人热烈的讨论了一番,都没发觉建设道路有什么弊端,霍光看了看众人没什么反对意见,赶紧站起来对刘进道:“陛下英明,此法甚妙。”

刘进一听哈哈大笑说道:“既然大司农也以为此举可行,那就如此定下了。尚书令张安世何在?”

“臣在。”张安世起身行礼。

刘进道:“朕刚才所言你且整理一番,与朝廷众臣商议一番,当算清需多少钱财、人手后形成诏令,刊于《大汉日报》之上,招募豪强世家投资建设此道路。”

“唯。”张安世应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