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祖父汉武帝:开局怂恿我爹造反 > 第二百九十四章 樊侠面圣

当《大汉日报》刊发卫尉任安历经四年自东瀛返还大汉,且携带粮食无算的消息后,此时在商队等待启程前往匈奴的樊仲子精神一震,手拿《大汉日报》的手情不自禁用了几分力气,都将纸给捏皱了,有此消息,定能鼓舞前方将士士气,在劝降左贤王时也更有几分把握。

而此时的尚书令张安世早已经领着樊仲子的儿子来到未央宫等待皇帝刘进的召唤。

刘进听闻张安世已经领着樊侠前来,他赶紧吩咐道:“快些令尚书令领樊侠前来。”

“唯。”旁边伺候着的宫人立即应了一声,赶紧前去召唤去了。

刘进一边喝茶一边在宫中等待着两人前来。

没多久,只见尚书令张安世领着一个少年郎走上殿来。

他眼睛盯着那少年郎,只见那少年郎有些怯生生的,偷偷抬头瞥了一眼刘进,又赶紧低下头。

这一幕恰好被刘进看到了,刘进满脸笑意没有在意。

在刘进的注视之下,尚书令张安世走到殿内距离刘进不远不近的位置领着少年向刘进俯首拜下道:“尚书令张安世携樊仲子之子樊侠拜见陛下。”

刘进看着少年郎慌忙跟着尚书令学着向自己行礼,但明显礼节并不十分熟悉。

但刘进也并未在意,呵呵笑着说道:“快些起来吧。”

两人方才起身,刘进示意道:“且坐。”

两人拜谢方才坐下。

待两人坐定,刘进端详着少年郎的脸仔细看了看,颇是和樊仲子有几分相似。

刘进点了点头道:“樊侠,昔日,先父皇为太子时,你父亲樊仲子便在太子宫任门客。

当是时,孝武皇帝受小人挑拨,起巫蛊,先父皇险些身死,门客中不少皆已离宫,汝父非但未离宫,反倒是在先父皇最难之时回到先父皇身边听从先父皇调遣,其忠义侠风,朕记忆犹新。

且汝父淡泊名利,后效仿介子推归隐山林,先帝及朕数次相邀,但樊卿却拒不出山,且隐匿于民间。

今日又有要事相托樊卿,樊卿却也未曾推脱,朕欠汝父子多矣!”

樊侠一听,赶紧拜倒在地,语气磕磕的说道:“陛,陛下。父、父亲曾言,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此、此匹夫应行之事。”

刘进一听愕然,没想到樊仲子竟然这样教导孩子,他不禁感叹起来道:“若满朝文武皆有此心,恐我大汉当更为神武。”

当然,刘进知晓还得有正事要讨论呢,当即道:“来人。”

接着刘进身边一小黄门赶紧应了一声道:“陛下。”

刘进吩咐道:“你且前去光禄勋府上吩咐一声,令人登记造册,将此人登记为郎中。”

“唯”宫人应了一声。

刘进接着说道:“安世。”

“臣在。”张安世应道。

“以后樊侠就跟在你身边,由你亲自教导。”刘进吩咐道。

“唯。”张安世再次应道。

接着,刘进想了想问道:“樊侠在京中可有住处?”

张安世迟疑了一声,又想了想前去樊仲子家中的那茅草屋,不确定的开口道:“应该是没有的。”

刘进一听,再次叹息一声道:“昔日,依照樊卿之功当封侯,然樊卿却始终不受。然,樊卿之功,朕岂能忘却?北阙甲第尚有一套宅院,乃是朕为樊卿所留,你且寻少府,令少府将那套宅院过户给樊侠吧。”

北阙甲第,位置在未央宫北阙附近,乃是大汉高等权贵、宗亲家邸之地,乃是大汉除皇宫之外,贵人最为集聚的地方。

即便家室如张安世这般,其父曾贵为御史大夫,至今都没有在北阙甲第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只能居住在次一等的长安城东北宣平门附近的宣平里。

张安世羡慕的看了一眼樊侠,显然,刘进对樊家的荣恩可不一般啊。

然,此事终究还是要告一段落了,待宫人领着樊侠前往光禄勋府上之后,刘进令众宫人尽皆离开,待殿中仅剩刘进和张安世二人,刘进方才发问道:“安世此行如何?”

“陛下。臣寻得樊仲子后,将此事告知,樊仲子未曾犹豫便答应下来,我将符节给予樊仲子后,便安排其随商队秘密前往匈奴左贤王部。

恐怕不日便有消息了。”

刘进点了点头,叹息一声道:“也希望左贤王能早日归降,省的更多百姓生灵涂炭。”

“陛下慈悲。”张安世恭维了一句。

刘进接着说道:“你当也已经听说了,卫尉任安历经四年,携粮自东瀛归来。其功劳之大,不可不赏。

如今,丞相桑弘羊也近八十耄耋之年了。

安世以为令卫尉任安为丞相可否合适?”

张安世颇为吃惊,抬头看向了一下刘进,他怎么也没想到桑弘羊仅仅在丞相位置上干了五年,皇帝就准备让桑弘羊下台了。

然而,张安世作为尚书令,虽然权力已经隐隐有比肩丞相的权势了,但至少目前,这些权势全都是刘进赋予的——一个中朝官员,任命完全是刘进说了算的,或许此时此刻张安世还贵为尚书令,下一刻被皇帝免官罢职也说不定。

因此,在张安世看来,至少现在,皇帝的意志就是他张安世的意志,当即俯身拜道:“臣以为可。”

刘进思索了一下,眼神之中透漏着几分令人捉摸不透的神情,微微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他摆摆手道:“你寻樊仲子不易,星夜归来,尚未曾歇息,且先回去歇息两日,朕准你几天假。”

“谢陛下。臣告退。”尚书令张安世离开。

刘进目送张安世离去,心中酝酿着想了好久的事了。

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

在刘进看来,恐怕匈奴单于庭灭亡不过是早晚的事情了。

然而单于庭灭亡之后呢?

防范匈奴的将士退伍当如何安置、归降以及俘虏的匈奴人将如何处置。

这都需要刘进全面综合考虑。

若处置不当,如当年匈奴内附一般,说不得后世又出现五胡乱华的状况。

这些事当然由不得刘进不考虑,然而有些事若依旧由老人做事,自然有所掣肘,因此刘进已经准备让朝堂的人动一动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