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开局替徐庶北上,曹老板爱死我了 > 第101章 不疑问天高 张谦放神兽

就在张谦即将出城门的时候,又遇到了一人——王粲。

“仲宣先生这是准备北去?”

“不,我特地在此等候先生!”

“哦?”张谦翻身下马,问道:“仲宣先生可有教我?”

“不敢!只是当日承蒙先生赠诗,故而有丹青一幅,回赠先生。”王粲从背后抽出一个画卷,递给张谦。

张谦恭敬接过,将欲打开,接着又似想到了什么,“我可否现在就打开一看?”

“先生请!”王粲伸出一只手表示。

张谦缓缓打开,先看到的是灰蒙蒙的天空,愁云惨淡;紧接着是耀眼的火光燃烧在一片废墟之上;再打开,一条山间小路上,一个长相有些畸形的书生牵着一头毛驴,正在回首;而路边,则是皑皑白骨。

整幅画给人以一种十分压抑的感觉,但是却让人感到十分真实,让人想要紧紧的抓住什么,却又无能为力……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仲宣先生之意,我已深有体会,日后定当时常观摩,牢记战争之苦。”张谦将画卷重新卷起,慢慢说道。

“哦,既然你知道了仲宣的心意,为何还要跟随那刘备?这不是违背了仲宣先生的好意,又或者你是那种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小人?”张谦话音刚落,王粲身旁一少年开口道。

“文直,不可胡言!”王粲制止道。

“这位是?”张谦指着少年问道。

“此乃别驾刘先外甥,零陵周不疑。”王粲解释道。

金色传说!

又是一神童!

等等,我为什么要说个又字?

张谦还在回想周不疑的事迹,这时,少年继续问道:“先生还没回答我刚才的问题,为何已知战争之苦,为何还要抵抗曹操呢?”

王粲拉住了周不疑,说道:“此等国家大事,你需观摩体会,不可胡言乱语。快向先生赔罪!”

张谦也回过神来,对着王粲说道:“无妨!”

又回过头看向周不疑,“我听冲儿提起过你,是个聪明的孩子!”

曹冲确实和张谦提起过周不疑,那时应该是刘先奉刘表之命出使许都,在刘先呆在许都期间,周不疑与曹冲交好,后来因为刘先的离开,周不疑也跟着走了。

“冲儿?”周不疑蹙眉。

“张先生是公子曹冲的老师,你还不知道吧?”王粲对着周不疑说道。

周不疑“哦”了一声,又看向张谦,说道:“先生的意思是说,我只配与你徒弟玩耍吗?”

张谦:?

我不就寒暄一下吗?

“先生既然聪明我许多,那我倒要请问先生一句,这天有多高,地有多厚?”

这小子很狂啊!

敢说我不知天高地厚!

可事实上我知道啊!

天有多高?

天无限高!

地有多厚?

半径大概六千三公里!

然而,张谦无法证明啊!

所以只好摇了摇头。

王粲对着周不疑指责道:“文直,你如此不讲礼仪,岂不是白白糟蹋了圣贤书?”

说完又对着张谦道歉道:“文直平时一直在家中苦读,所以不善与人交流,冒犯之处还请先生勿怪。”

“仲宣先生无需多礼,此子聪颖,将来定成大器!”张谦与王粲只有数面之缘,自然不会交浅言深,指责周不疑有什么性格缺陷,将来必被曹操所杀什么的。

说着,张谦又似想到了什么,询问王粲:“先生近日可要北去?”

王粲点点头,“我等不愿见战争之苦,所以曹操到来之时,我等便要北上。”

言语的意思是要带上周不疑一起。

“既然如此,我这有诗赋一篇,还请先生代为转送。”

“不知送给何人?”

“公子曹冲!”

王粲想了想,伸手接过。

这时,周不疑见两人不理会自己,有些生气的说道:“先生既然回答不上来我的问题,那我来告诉先生吧,天高二亿一万六千七百八十一里半度,地之厚与之等。”

“哦,小先生如何得知?”张谦好奇的问道。

“古籍所载,圣人所传!”周不疑听张谦喊他“先生”有些高兴,不高兴的是,前面为何要加个“小”字。

张谦听完,哈哈一笑,然后夸赞道:“小先生真是博学!我这也有两个小问题想请教小先生!”

“但讲无妨!”周不疑博览群书,很自信的表示。

“《周髀算经》有云:勾股各自乘,并之为玄实。开方除之,即玄。今有勾,股同为一,不知玄为几何?”

张谦问的是:两直角边都为1的直角三角形,斜边长为多少?

这?

周不疑一下子难住了,2开方之后是多少来着?

王粲饶有兴趣的看着张谦,他也颇为精通术算之道,没想到这张谦也是同道中人。

不等周不疑回答,张谦又继续问道:“还有一个问题,有龟兔二者赛跑,兔之速十倍于龟,起始龟在兔前十步。兔至龟始点,龟已行一步;兔再至龟处,龟又行十分之一步,如此复而行之,兔每至龟处,龟又复前行十分之一,问:兔子能及龟否?”

张谦心中暗自得意,物理学四大神兽之一,芝诺的乌龟。

请开始你的头脑风暴!

这个问题一出,王粲也皱起眉头。

因为事实告诉他,兔子肯定能轻易超过乌龟;

但是按照张谦的说法,这兔子永远无法超过乌龟。

“希望下次见到小先生的时候,小先生能帮我解答这两个疑问!”张谦说完,拱拱手,向王粲告辞。

神童是吧?

老子打的就是神童!

如果周不疑想不出这两个问题,以后应该就不会提出天高地厚的问题了;

如果想出了,那张谦可就得好好表扬一下自己了,为我国数学历史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双赢!

横竖都是我赢,也叫双赢!

以下与正文无关:

《广雅》记载:凡天去地二亿一万六千七百八十一里半度,地之厚与天高等。

《广雅》是三国时期曹叡手下大臣张揖所着,意在增广《尔雅》,把群书中文同义异,音转失读,八方殊语,庶物易名,不在《尔雅》的都详录品核,以着于篇。

个人理解为与秦始皇的“书同文,车同轨”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在制定某方面的标准。

因为张揖是收录的,所以我认为在此之前,就有关于天高地厚的记载。

事实上,今人之所以懂得比古人多,只是时代发展,历史积累的一个结果,但从智慧,古人并不比今人差。今人对日月星辰的运转也多来于科普,真正懂得其中奥妙的也只有部分天文学家及天文爱好者;而古人虽然大多数人认为“天圆地方”,但同样有部分人通过观星去参悟宇宙奥妙,不然,又如何划分四季,如何制定一年天数,又如何发展出“浑天说”?

然后是关于神童周不疑,我查的资料是:周不疑十六岁为曹操进攻柳城献了十条计策,周不疑是公元192年人,十六岁也就是公元208年,曹操早在去年就远征乌桓攻破柳城了,这里就有矛盾的地方。

所以我不会把周不疑写的神乎其神。

曹操之所以要杀周不疑可能只是怕冲儿地下太孤单了,所以给他送个玩伴,参考和甄家结冥婚一事。

而说曹丕驾驭不了,曹操连司马懿都留下来,难道还留不下周不疑?估计是周不疑和曹冲交好,只会选择辅佐曹冲,不会为曹丕效力的原因。

最后,我所接受的神童是那种认知能力比较强,能够举一反三,而不是天生就什么都知道。

周不疑以后还会出现,本书全文无刀!

高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