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开局替徐庶北上,曹老板爱死我了 > 第146章 张谦闻鼎镬 殿上应群臣

张谦此时正躺在躺椅之上,手中剥着橘子。

身后还有关平刘封守护。

鲍三娘耷拉着脑袋靠在桌子上,心想:“不就是写了一百首诗吗,这些读书人犯得着捶胸顿足,求死求活的吗?”

诗能当饭吃吗?

还是能吓退猛兽?

外面世界的人该不会都是疯子吧?

张谦一瓣橘子入口,心中亦在想:“是时候退出文坛了!”

这时候,刘璋派人来到食肆,对着张谦一众,说道:“我家主公有请。”

关平刘封一阵紧张,张谦则是面不改色,起身伸了个懒腰。

“请!”

……

张谦来到州牧殿堂之外,看到一口鼎镬,下面烈火焚烧,上面热油沸腾。

张谦顿了顿,上前又加了两根薪柴。

这油温还不够啊!

随后,昂首挺胸,走入大堂。

来到石陛之下,略微拱手:“荆州张谦,拜见益州之主。”

“大胆,既见我主,为何不大礼参拜?”

张谦随即挺立,转身问道,“你是何人?”

“我乃益州从事王累!”

原来是他!

黄权折齿终降备,矢节何如王累刚!

刘璋前往涪城面见刘备时,吊死城门的王累!

本还敬你有三分硬气。可是你不该现在跳出来和我唱反调。

我连鼎镬都不怕,比你更硬。

“如何个大礼参拜啊,不如王从事给我示范一下?”张谦冷冷一笑,做了个“请”的手势。

“大胆,汝主现在屯兵江夏,已经朝不保夕,你还敢在此口出不逊,桀骜放肆,可是欺我益州无人吗?”

“屯兵江夏,朝不保夕?哈哈哈哈。”张谦一阵大笑,“君不见长松卧壑因风霜,时来屹立扶明堂。尔等畏曹如鼠,潜身缩首,我皇叔何许人也,在他看来,曹操百万之兵,不过是些许风霜罢了,他日卷土重来,囊括四海,包举宇内,你还敢如此放肆?”

张谦一甩衣袖,继续说道:“而且我此番出使益州,在公,乃是代表大汉皇叔,论辈分,刘皇叔不在你主之下,论年纪更是年长于你主,你若是知礼之人,怎敢让我大礼参拜的?若是论私,我乃朝廷钦封文昌侯,汝等,都该向我行礼才是!你一个小小的从事,高堂之上,贤良列位,怎么容得下你放肆?难道刘益州手下皆是你这等不知规矩之人?”

“你——”王累无言以对,只得黯然退下。

此时,黄权站了出来,对着张谦说道:“先生既是出使益州为使,为何路途如此拖延?进川之后又耽于诗词之乐?莫不是恐惧身死,故而逡巡不敢见我主?”

“阁下是?”

“蜀中主簿黄权!”

“原来是黄公衡!”张谦稍稍拱手,随即又看向刘璋,“州牧可知为何?”

未等刘璋回答,张谦已经转身看向众人:“我之所以不见蜀中群臣,全是为了成全众人一片忠义之名。谁料群臣之中竟有不识好歹之人,反作攀诬,以亲为仇,真是可笑,可笑啊!”

“先生明明是自己胆小怕死,却反诬我等不识好人之心,莫不是想依仗口舌之能,颠倒黑白?”

张谦听闻,摇了摇头,说道:“也罢,就由我来给诸位点明其中之理。我主身为汉室宗亲,自当以匡扶汉室为己任,其人也坚信,益州之主同为刘姓中人,自当深知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故而派我深入益州,寻求帮助。可我未到益州,便听闻益州群臣闻曹色变,莫说曹操亲至,便是其麾下一仓曹掾,也让蜀中群臣如临大敌。”

“如此这般,又如何能引为强援?故而我来益州却不递交使书,完全是为了州牧不背负抛弃同宗的恶名,也为了蜀中群臣畏曹的名声不至于传播于众。可惜我一番苦心,却无人理解,今日不仅派遣重兵将我请来,更是门前设鼎,意图恐吓于我!”

张谦说完,看向刘璋,拱手说道:“敢问州牧,是何人谏言召我前来,又是何人谏言设鼎立镬?此人心术不正,居心不良,一心想坏主上声望,蜀中名声,州牧当立即将其处死,以绝污秽之言。”

刘璋为之一囧,这请张谦来是他自己的注意。

原因吗,便是秦宓很好的回答上了“天有头乎”这个问题,他想让张谦明白蜀中亦有饱学之士。

至于设鼎,只是群臣说:“要效仿齐王烹杀郦生,燃火熬油以破张谦之胆。”

刘璋却不知道,并不是秦宓回答上了张谦的问题,而是张谦用这问题钓出了秦宓而已。

至于立鼎,说客眼中,这和大旗有什么区别?

这时,群臣另一旁,一武将开口说道:“先生这么说,莫非是料定我蜀中无人,益州皆是胆小如鼠之辈?”

张谦转身看过殿前高大却不失儒雅的武将,谦逊的说道:“原来是我误会了益州群臣,那便请诸位治谦之罪,然后派遣蜀中大军,火速支援我主,以证抗曹之心,忠君之胆!”

听到张谦这么说,张任错愕了一下,随即,他就感觉众人都目光不善的瞪向他。

张任知道自己说错了话,冷哼一声,转向一边。

“好一张伶牙俐口!”群臣怒目之际,张松站了出来,此人身材矮小,举止颇为放荡。

他上下打量了张谦一眼,然后说道:“先生有张仪苏秦之才,荆轲渐离之胆,张松佩服!不过先生诗词多是欺世盗名,以此来博取蜀中名望,岂不是贻笑大方?”

“原来是张别驾!”张谦略微拱了拱手,“张别驾莫非要说,在下所作诗词,蜀中三岁小儿都会背诵?无妨,我深知张别驾有过目不忘之能,今日张别驾不妨将我诗词一一背出,别驾背出一首,我便再写一首;别驾背出一百首,我便再写一百首。后世若是流传,‘张别驾过目不忘,张子让出口成章’,这也不失一番佳话啊!”

张松:他怎么知道我要说什么?

群臣:现在作诗,都是百首起步了吗?

此人狂妄!

却亦有狂妄的资本!

这一刻,蜀中饱学之士,只觉皓月当空,群星退避,自己这等微末之士,还是不要出面贻笑大方了。

许多人心中,涌现出一种“既生谦,何生我”的悲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