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开局替徐庶北上,曹老板爱死我了 > 第186章 民以食为天 政以税当先

“主公,先说民食,百姓以种地为食,所以我们首先要保证的就是百姓有地可种。”

任何一个王朝建立之初都会清丈土地,经过多年的战乱,人地矛盾会得到一定的缓解,这时候清丈土地的压力也是最小的。

当然,对于土壤肥沃,世家盘踞之处,仍旧有不少的阻力。

对于这种情况,统治者一般会有三种办法:

第一,绕过这些地方,只要世家能按照以往的数据照常纳税便可;

第二,重新清丈土地,但是承认世家对这些土地占有的合法性;

第三,按照新的标准重新划分土地,将多余的土地以金钱赎回,或者直接没收。

当然,还有更绝的,比如曹操,他会将不配合他的世家直接迁走。

“子让说的莫不是均田?”刘备问道。

张谦以手扶面,刘备这是还记得他的黑历史呢,这是他第一次,严格来说是第二次,见到刘备时,为了考验刘备,说的一堆史书上的名词。

张谦其实并不了解均田具体的措施,只是字面上了解,平均地权的意思。

但张谦觉得平均地权是很困难的,面积可以平均,但是土壤的肥沃程度,离水源的远近,离家距离,这些都是无法平均的……

事实上,均田是南北朝时北魏提出的土地政策,当时人口较小,政府按照人口分发土地,人死后土地收归国家,当到了唐朝中后期,人口增多,政府无力再为新生的百姓分发土地,这均田制也就名存实亡了。

不过现在荆南四郡人多地少,郊外大量未开荒的土地,刘备想分土地也可以。

“此番百姓跟随主公南下,百姓多集中与江夏,主公可将百姓分散聚集在荆南四郡宜居之处,分予土地。”

至于土地国有,还是私有,张谦明白一个道理,没有一项土地政策是可以永久的,当人口数量发生变化,土地政策也必须跟着变化。

“对于土地的归属,我的主张是谁纳税,谁拥有!”张谦说道。

想要鼓励百姓开荒,就必须承认土地私有制。

而如何杜绝百姓占据大量土地却不耕种?还是一样,按地征税,而不是按人征税。

张谦其实还想提一点,那就是是土地阶梯收税,土地越多,超出的部分缴纳更多的税收。但是这个想法很好,实施起来却有很大的难度,因为拥有大量土地的都是既得利益者,将来刘备中兴汉室,拥有土地最多的就是他们这些追随之人,这个政策不可能通过,即便通过了也只是纸面文件,毫无用处。

反而会大大挫伤百姓的开荒积极性。

“谁纳税,谁拥有!”刘备仔细琢磨着这两句话,其实汉朝自成立以来,土地政策一直在变,从公有到私有,从地租到土地典权,其实归根结底都是征税对象在人和土地之间的转变。

刘备觉得有必要和诸葛亮讨论这个问题,起码这能解决许多人没有土地,而部分人占据土地却不耕种的问题。

“至于收税,主公,我提议成立税务官员,由其负责宣传税收的意义,征税的数量,以及负责征税工作。”

荆州这边的税收一直比较低,或者说根本没有完整的收税系统,都是世家把控地方,把税收收起之后,交给刘表一部分,反正南郡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比北方收成好不少。

张谦想到一个数据,刘备在夷陵之战前下令“四六开税”,居然使得蜀中哀声哉道,张谦也以为这个税收很高,但是到了邺城才知道,曹操屯田的税收一直在五成六成,相对而言,刘备这种临时收四成,根本不值一提。

分析原因,一种是平时百姓征的少,一下子加多了,自然会引起民怨;

第二种可能性,曹操是对屯田民直接征税,而刘备是通过世家间接征税,刘备要四成,底下人收的可能六成都不止。

刘备听到张谦这么说,对于成立税务官员倒好理解,只是对于宣传收税的意义,百姓交税难道不是天经地义的吗?

“主公,狼吃羊亦是天经地义的,可是羊会心甘情愿给狼吃吗?向百姓征税亦是如此,我们必须让百姓知道,税收是用来维持政府运转,用来建立军队不可获缺的,少了税收,地方就会爆发匪患,国家就会受到侵略,对他们来说,交税反而是一种保护。而且主公应该向民众承诺,如今税收高一些是因为抵御曹操,一旦消灭曹操,中兴汉室,还于旧都,会将税收回调到文景之时,这对百姓来说,也会增加抵抗曹操的意志。”

用降税来引导百姓同仇敌忾!

妙啊!

刘备其实也知道,他所谓的汉贼不两立,王师不偏安并不能吸引到很多人,毕竟大汉天子还在许昌呢!

哪怕是诸葛亮,他心怀汉室,但更多的是报答自己的三顾之恩。

那么如何做到民心所向呢,张谦告诉他了,通过宣传,通过降税。

只是,这狼和羊的比喻怎么让他有种残酷的感觉。

“主公,这草原上若是没有狼,羊过度繁殖,草连同草根都会被啃食干净,最后羊也只能绝食而死,维持狼在一定的数量,才能保持草原的平衡。而且狼能追上的多是病羊,老羊,这也会防止羊因为疫病而消亡。税收亦是如此,合理的税收能保持百姓的积极性。”

张谦的这番说辞让刘备耳目一新,“只是,难道说,税收过低也会有害?”

“当然,税收过低,百姓手中的粮食就会变多,粮价自然就会降低,最后,受苦的还是百姓。”

哪怕这时候百姓大多能自给自足,但是食盐是必须通过交换得到的,粮价降低,百姓用于交换食盐的粮食就增加了。

“粮价过低,该如何应对?”刘备知道,此时的大汉虽然多有百姓处于饥荒当中,但是实际上却有局部地区处于粮食过剩的地步,世家把持着大量的粮食。

“成立粮署,由官员制定指导价格,将粮食价格控制在合理的防卫,防止世家囤积居奇。”

“此策虽然,可是我们没那么多钱!”刘备一下子说道了问题的关键。

张谦眉头一皱,心里倒是有了个想法,只不过此事事关重大,还得和孔明他们先商量商量。

“主公,其实只要粮食收了上来,可将其酿醋酿酒,再卖给富饶之家,若是打通了巴蜀之地,将烈酒卖到雍凉之地,其利何止百倍!”

刘备想到诸葛亮通过张谦给出的法子酿出的烈酒,此番防疫多有用到;此次益州归来,张谦又提到了玉皂的生产。

得张谦一人,远胜金山一座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