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开局替徐庶北上,曹老板爱死我了 > 第199章 诚心或谎言 谈判初成功

“张鲁犯境,无论是巴西太守庞羲,还是巴郡太守严颜,都作壁上观,难道州牧还觉得这些地方依然是您的土地吗?”

刘璋自然也知道,自己的命令只在成都有用,但是起码名义上,这些人还是他的部下,若是这些人反抗,他可以名正言顺的出兵讨伐,可若是让给了刘备……

“而且,我并未说,要州牧将这些土地送给皇叔,若真是如此,我主还不肯要呢!我主的意思,只是暂借这些土地而已。一旦北伐完成,立刻就物归原主!”

“北伐完成,那需要多久?”

“曹操势大,保守估计,总得二三十年吧!”张谦随口说道。

“岂有土地相借二三十年者?”刘璋反驳道。

“那州牧觉得多少年合适呢?”张谦十分温润的问道。

刘璋恨不得给自己两巴掌,现在是讨论借不借的时候,自己干嘛多嘴去讨论借多少年?

“常言道,一山不容二虎,怕只怕你主得了这些土地,仍不知收敛,到时反客为主,吞并了整个益州。”

“州牧此言差矣,您和我主都是仁义之君,龙子龙孙,怎么能比作老虎呢?至于州牧担心我主吞并整个益州,那就更不用担心了,我至少能说出三点理由让州牧放心。”

“请先生教我!”

“其一,我主以仁义立身,如若我主做出背义之事,莫说天下人会唾弃我主,便是我主麾下之人,也会离心离德。荆襄之事,足见我主风骨,州牧可细细思索。”

刘备放弃襄阳,是放弃了一座雄城,如今不把这份仁义利用到极致,张谦心有不甘。

而且即便是现在,刘备也没占取荆州,荆州牧依旧是刘琦。

“其二,为表主公抗曹之心,结交益州之诚,我主可遣子为质!”

“何人为质?”

“义子刘封,少将军两番与我入川,温润如玉,一表人才;还有长子阿斗,一岁有余,俱可入川为质。”

张谦毫不在乎的说道。

“这如何使得?”刘璋听到阿斗这么小,赶忙摆手。

“我主乃军伍之人,阿斗带在身边多有不便,若能跟随州牧平稳的呆在成都这繁荣昌盛之地,我主何乐而不为?”

“况且州牧温顺贤良,谦谦君子,定能善待公子,并使他受益良多!”张谦说的似乎很真诚。

“还有第三点呢?”刘璋避过此事不谈,改口问道。

“州牧请看,这是我主给州牧写的信!”张谦此时从怀中掏出一封信。

刘璋让侍女接过书信,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

“季玉吾兄,见字如晤。君有玉之洁,松之贞,怀瑾握瑜,麟凤芝兰。吾常怀俯仰之思,只恨汉室衰微,百姓离乱,以致未能与君一会,常以此为憾。如兄能助讨贼之事一臂之力,吾愿正告世人,终生不踏入蜀地一步,以字为凭,以信为证,如违此誓,人神共弃!”

……

张谦在离开之前曾问刘备,愿意为兴汉付出些什么?

刘备交给张谦三张盖着左将军印和私印的空白公文,告诉张谦,为了兴汉大业,可以在所不惜,张谦入川可便宜行事,张谦一切决定他无有不从!

三张白纸,轻不过几枚铜钱,但是张谦却觉得重若万金。

他终于明白,诸葛亮刚出隆中,刘备便以剑印相托,这是何等的信任了!

……

刘璋看着“刘备”写的信,上面有刘备给出的承诺——永不入蜀!

那句诗怎么念来着?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古人重诺轻身,一言九鼎。

这封信上盖有刘备的印信,又出自于其帐下张谦之手,若是将来刘备违背诺言,别说刘备,就是张谦本人也要名声扫地。

看着这封信,刘璋心中无比相信,刘备的诚意。

甚至于,刘璋想到自己斤斤计较,黄权等人更是多出言诋毁,实在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想着想着,不由得滴下一滴眼泪。

“我兄长还说什么呢?”刘璋揉了揉眼睛说道。

“主公在写这封信的时候热泪盈眶,他说,天下刘姓诸侯只剩下荆襄和益州两处了,若是他与州牧您还相互猜疑,不能精诚合作,那汉室复兴还有什么希望呢?”

刘璋起身,对着东方拱手一拜:“玄德兄光风霁月,彰深表惭愧!”

“州牧,我主之意,我已全部带到,如何决定,还请答复!”

“这……”

感动归感动,但是让出半个益州,刘璋还没那么冲动答应下来。

“能否请先生在成都小住几日?”

“当然,无论成或不成,我都静候三日!”张谦拱手抱拳,随后离开。

……

对于名为借道,实为割地一事,自然没有那么容易就答应下来。

刘璋与臣属,子侄多番讨论,又与张谦相谈了一些细节。

刘璋这边提出以下条件:

第一,从始至终,刘备必须承认这些土地都是刘璋的,自己只是借用,不得占有。

对此,张谦当然没有问题,天下土地,名义上还都是天子的呢!

第二,刘备需派刘封为质,至于阿斗,刘璋担心年纪太小夭折了,没敢要。

张谦对此表示很遗憾,本想着给阿斗补一个类似长板坡的光辉时刻,却不料老天爷不给这个机会。

事实上,张谦提出以刘封阿斗两人为质也是一个试探。如果刘璋不要人质,那要么是真君子,要么就是蠢到姥姥家了;但若是两个人质都要,说明刘璋戒备心理还是很重,说不定以后还会有别的心思。此时刘璋只要一个人质,正说明刘璋只是没有干大事的魄力和勇略,但人还是很聪明的。

第三,借期为十年,十年之后,无论北伐成不成功,刘备都必须归还。

刘璋觉得二三十年太长,到时候人都换了一代了,自己还怎么收回来?所以他一开始讨价还价的是五年。然后张谦和他说,五年,连这些地方掌控都没掌控住,双方就这个问题讨论的时间最长。

而刘璋提了这个多条件,张谦自然也不会没有任何要求。

第一,就是江水以南,涪水以西所有土地,未来十年内全部交给刘备驻守,治理,刘璋需予以配合,至少是名义上的配合;

第二,刘璋同样需要派一个儿子前往荆州,当然不是做人质,游学,嗯,游学!

刘璋儿子足够多,没多想就答应了下来。

第三,如今刘备刚刚经历大战,刘璋需提供一些钱粮用作开拔之姿,后续,刘备可用新获得的土地作抵押,向成都借钱。

刘璋听说不是空手套白狼,用土地换钱,也就答应了下来。

而张谦之所以提这个要求,就是要让刘璋认为刘备粮草后备不济,毕竟有弱点,总会让人更放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