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开局替徐庶北上,曹老板爱死我了 > 第228章 黄权赴涪城 对弈论大势

王累家中。

“王累啊王累,你让我说你什么好,你就是再有怨念,也不该派出刺客去刺杀张谦,更不该让自己的女婿掺和在内啊!”黄权踱着步指着王累说道。

“公衡!此事我真的一无所知啊!我也没想到傅玉那小子居然这么大胆,连刺杀这种事情都做的出来!”王累垂头丧气,七分忧虑,还带着三分怨愤。

“事到如今,你再这么说有什么用,主公已经想着怎么向张谦解释了,自从张松从荆州回来之后,益州不少人心就向着刘备了,你我再出事,日后益州有危,谁还能保护主公?”

在出了刺杀一事之前,自己等人还占着理,若是张谦等人有冒犯成都之举,自己还可以严词谴责,但是现在,对方即便是出兵成都,也不算是师出无名了。

“公衡,你说这事会不会是张谦那小子自己谋划的,想想当初刘晔也在成都时的那把大火,他可是有先例的。”

黄权摇了摇头,若是此事没有傅玉王籍等人的参与,黄权也会如此认为,但是有了这些人,是张谦自己谋划的可能性就很小很小了。

“此事还是等我去涪城回来再说吧!”

黄权和刘璋申请了去涪城面见张谦,他是不相信张松了,万一张松一去不回,然后率领大军进攻成都,那该如何是好?

“公衡,你一定要帮我带回傅玉的尸体,还有,让张谦交出杀害了他的凶手!”王累说道。

黄权哀叹了一声,这王累事到如今,还看不清状况啊!

刘璋已经存了息事宁人的心,此去只要张谦不要狮子大开口,就是万幸了。

……

涪城。

“子让为何不趁这个机会,以刘璋背信为名,讨伐成都呢?”

法正见张谦手中拿着棋子筹谋不定,开口问道。

“原因有三,其一,兵马不足;其二,主公定然不许;其三嘛,其实我根本不想开战!”

别看张谦信誓旦旦的对张任说,如果刘璋不给个交代,他就要大军压上。事实上,张谦根本就没想到和刘璋干一仗。

虽说他在张任面前表现的很坚决,但目的只是为了把压力给到刘璋那边。好让成都那些人知道,他张谦不是那种打碎牙齿往自己肚子里吞的人,你们反对刘备入川可以,但是要是敢动手,你们自己掂量掂量结果。

“唉!”法正叹了一口气,他其实想说,兵力不足,可以就地征兵,而且有他和张松在,此去成都,定能说服不少将领归诚投降。但是张谦提到刘备,法正就无法多说了,总不能还没见到皇叔,就悖逆他的意思吧?

“子让为何不想开战?”法正问道。

“孝直兄,夺下成都于兴汉大业利害如何?”张谦反问道。

“子让既懂围棋,可知这围棋纵横三百余目,何处为重,何处为次?”法正是真的没想到,张谦诗词文章,行军用兵,无一不通,无一不精,但是这棋,下的是真烂!

“莫非是金角银边草肚皮?”张谦问道。

金角银边草肚皮?

听张谦这么一说,法正一琢磨,这个比喻倒是恰当。看来这张谦虽是初学围棋,却是深谙围棋至理。

“没错,这争霸天下,便如同下棋一样。天下诸侯多以为,得中原者得天下,然中原之地一马平川,四战之地,今日得之,明日复失。而蜀地则不同,位于天下一角,易守难攻,高祖因之以成帝业。以肚皮和黄金比喻两者,再合适不同,子让既知其中之别,为何还有所犹豫呢?”

“孝直兄,这边角之地欲求发展,一个大前提是中原腹心不能有一个统一的政权。当初霸王分封天下,天下诸侯乱战不休,高祖才能乘势而出,扫平天下,可时至今日,北方曹操一家独大,若是按图索骥,效仿高祖,恐怕不能矣!孝直兄既言高祖旧事,可莫忘了公孙述这位前车之鉴。”

刘邦之后,第一位蜀中称帝的并非刘备,而是公孙述。新莽末年,光武初年,公孙述割据益州称帝,可惜仅仅十二年便败亡了。

刘邦进击关中是从散关入手,但在此之后,汉中出散关作战就没赢过,每回都是以失败告终。公孙述,诸葛亮都是如此。只要关中铁板一块,由巴蜀从南向北,攻坚十分困难。

后续诸葛亮为何五出祁山,由祁山道入陇地?目的就是为了在这块多民族聚居、关中政权管控较弱的地方撕开一道口子,而后由西向东俯击关中。

法正想了想,若是这围棋对手已经在中央形成了大龙,那此时若再想着在边角发展,而不去屠龙,那确实是坐失时机了。

张谦更是深知,自刘邦以后,天下诸侯,无有从巴蜀成事者,蜀中虽号称易守难攻,可蜀中君王最后多是以投降为结局。

“子让之言,一语惊人。只是这成都沃野千里,徒留庸人之手,我等只能坐而望之,实在是心中难舍!”

看着攻取成都似乎成了执念的法正,张谦真的不知道怎么劝了。

“孝直兄如何看待蜀中之人?”

“时有斐然,多溺于逸乐,少从宦之士!”

法正的意思是说,蜀中有一些有才华的人,但养尊处优的生活让他们很少关注天下大事,更别说拿自己的命去为君王实现天下一统了。

用曹操的话来说就是: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孝直兄既知此事,就当明白我为何不取成都了!”张谦说道。

如果张谦帮刘备打下了成都,那么蜀中外来人士和蜀中世家的矛盾就会是刘备集团的内部矛盾。

但只要保持现状,蜀中不愿意打仗的就会紧紧团结在刘璋身边,而那些想要建功立业的自然会办法靠向刘备。

当然,留着刘璋会有一个隐患,那就是当刘备北伐的时候,若是成都那边受人蛊惑,起兵背刺,那很可能导致北伐功亏一篑。

虽说以刘璋的性格,张谦敢断定,九成以上不用担心背刺的发生,但以防万一,张谦不得不把张松留在刘璋身边,并且此前还特地以刘备的名义写信笼络了一番。

“子让此举,可避免不少争端,可少了成都平原的钱粮供给,日后北伐亦是少了一大助力啊!”

“孝直兄所言甚是,所以我还想请孝直兄相助一臂之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