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开局替徐庶北上,曹老板爱死我了 > 第243章 诸葛不领俸 黄氏唱双簧

放学后,额不是,下班后,也不是,总而言之,当张谦结束了一天的摸鱼。

就被诸葛亮很“友好”的请去了他家中。

“子让,我且问你,日后若是大汉土地的产出都不足以支付利息了那该如何?”诸葛亮怒气冲冲的问道。

“我先前不是……”张谦想耍赖,不过看诸葛亮的表情,张谦“嗯嗯”几声,随即一本正经的说道:“孔明是不是想的太多,若是大汉的产出连利息都支付不上,那该欠下多少钱啊?”

“明君在位自然不会,但是难保日后不会有昏庸无能的君王!”诸葛亮说道。

……

张谦当即拿出了小本本,记述下:某年某月某日,诸葛孔明公开污蔑昭烈皇帝后人昏庸无能,不配为君,理应问斩!

这当然是张谦的臆测。

“孔明啊,主公仁义无双,所选后人自然也是德才兼备,又怎么会出现你担心的事情呢?”

“子让莫要框我,即便是商汤夏启,也避免不了后世出了桀纣之君,主公再圣明,最多也只能管到下一代,再下一代,下下一代,岂是主公所能顾及的?”

“可是孔明,你要知道,我们也是人,即便是我们穷尽才智,难道还能管的到身后五十年之后,还有五百年后,五千年后呢?即便我们定下的规章制度再完美,那也需要人去制定,是人就会有漏洞,任何东西从它诞生开始就注定要毁灭的!”

看到张谦言辞凿凿的模样,诸葛亮反而放心了,因为他在襄阳城外是见过张谦因为船只不够真正担心的模样的,此时看张谦一脸神态自若,诸葛亮哪里还不明白,这厮又在装傻。

“子让说的也有道理,是愚兄奢求了!”诸葛亮脸色一缓,随即好像被说服了的样子。

张谦:?

你不多坚持一下,我马上就要告诉你解决办法了!

这时,黄月英端着两碗面来到堂上。

“都到家了,怎么还谈公事?”黄月英指责道。

“嫂夫人说的是,孔明就是这样公私不分!该好好教育!”

张谦接过吃食,道谢了一声,随即便开始大快朵颐。

吃着吃着,张谦发现,面里居然连块肉都没有!

小气!

“嫂夫人,孔明是不是没把月俸上交啊!”

“子让怎么知道?”黄月英好奇的问道。

果然,一个藏小金库的男人。

“夫君说时局艰难,所以自开战以后,就没领过俸禄了!”黄月英说道。

这让张谦筷子顿了下来。

诸葛孔明,你要这么伟大干什么?你个天天花老婆嫁妆的屑男人!

转头一想,自己好像也没领过俸禄。

不对,自己外出经费一直杠杠的。

还有自己与刘璋,巴蜀商人打交道,单是这些人送的礼物,就足够张谦成为顶富之人了,如果张谦不考虑军队的话。

张谦摇了摇头,对着诸葛亮,老声老气的说道:“孔明啊,你这种不领俸禄的做法是不对的!你不领,你让下面的人怎么领?大家跟着皇叔是来过好日子的,结果现在一个比一个穷,这样子不利于团结嘛?”

“还是子让说得对,哪像他,一根筋!”黄月英说道。

“如果人人都发足薪的话,估计主公撑不了三个月,就要发不出军饷了,到时候,境遇比现在更苦难。”诸葛亮哀叹一声说道。

张谦看了诸葛亮一眼,心想,都这样了你还要质疑我办钱庄。

这个家没有我迟早得散。

“所以办钱庄,就可以解决军饷不足的问题!”张谦开口道。

“吃面吃面,从现在起,在家里,不谈公事!”诸葛亮动了动筷子,说道。

挺能装是吧!

那我走了!

“子让兄弟说说,我一个妇道人家也听听,你们这些大男人聊些什么?”黄月英说道。

“就嫂夫人这气度,怎么也称得上巾帼英雄!”张谦对着黄月英伸出了大拇指,随后看着孔明说道,“嫁给我兄长算是可惜了!”

黄月英掩嘴直笑。

于是乎,张谦又把钱庄的事情简要说了一遍。

“原来你们是在吵这个啊,我看子让兄弟说的对,夫君的担心真是多余了。这钱庄就是有再多的钱,也影响不到朝廷啊,脑袋再硬还能比过拳头吗?”黄月英的意思是,只要朝廷把军队掌握在手里,真到了那一天,派大军把钱庄背后过分的那批人干掉就行了。

“只怕未等到这一天,军队就被钱庄背后的人用钱给腐蚀了!”孔明淡淡的说道。

黄月英一听,知道自己犯了傻,也不着急,看向张谦,“子让小兄弟既然提出了钱庄,肯定就有解决的办法,夫君应该虚心讨教才是!”

“夫人说的极是!”诸葛亮对着黄月英拱手,随即看向张谦做出一副请教的模样。

张谦终于知道诸葛亮为什么要拉着他回家说这事了,在这里,他有帮手!

下次带上鲍三娘?

不行啊!

动武可能还行,但是论起心眼子:

张谦 鲍三娘<张谦<诸葛亮<诸葛亮 黄月英。

不过张谦也没打算隐瞒,他只不过享受和诸葛亮斗智斗勇的乐趣罢了,谁让诸葛亮老是试探他?

“很简单,让铜钱贬值!”张谦开口道。

“铜钱贬值?”黄月英一愣,难道说,一枚铜钱,还能变成半枚?

这也有点超过诸葛亮的认知了,他皱着眉头,似乎有很多灵感,但是总是抓不住关键。

“孔明,嫂夫人,你们可知,这铜矿产自山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增加,除了打造铜器之外,并无他用,可为何市面上的铜钱为何还在减少呢?”

正常来说,铜钱确实应该越来越多,但是,在古代,绝大多数时期就是铜钱不够用。

“因为许多人家得到铜钱之后就贮藏了起来,不再让其继续流通。”诸葛亮说道。

“没错,可是大户人家为什么要贮藏铜钱呢?”张谦继续问道。

诸葛亮和黄月英相继沉默。

“因为铜具备价值?”黄月英试探道。

“嫂夫人说的对,因为铜本身具备价值,而当他们储存了一定的铜钱之后,民间的铜钱就减少;民间的铜钱减少,物价就会下跌,反过来说,他们手中的铜钱更加值钱了。”

“只要储存铜钱,他们的财富就会不断增加,由此,就会产生一种恶性循环,富裕人家更加积极主动的贮藏铜钱,市面上的铜钱不断减少,所以,哪怕铜矿不断被挖掘出来,钱的总量却一直在减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