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开局替徐庶北上,曹老板爱死我了 > 第251章 崔琰为使者 曹操谋关中

杨沛来见曹操,是因为崔琰带着几个东吴奸细找到了他。

“孙权联络崔琰,所为何事啊?”曹操问道。

“经在下严刑拷打,这几名奸细交待,孙权联络崔琰并无具体之事,只是希望能够交好崔琰,而且……”杨沛说到这,停顿了一下。

“而且什么?”

“据奸细说,孙权的意思是,若是崔琰有性命之忧,可前往江东避难。”

听到杨沛的话,曹操脸色顿生不悦。

孙权这是直截了当的指责他不仁,然后挖他的墙角。

“孙权小儿为何会突然派人联系崔琰啊?”自从赤壁之后,曹操回到邺城,他发现,无论荀彧还是崔琰等世家之人都恭顺了许多,以前还有许多据理力争的时候,但是现在,这些世家领头之人几乎很少反驳他,往日里的那些小动作都少了。

一开始,曹操觉得是好事,但是日子久了,曹操发现,这些人身上有股颓气,更可怕的是,这些人的不作为,更让曹操隐隐有种后背发凉的感觉。

曹操有些担心,会不会这些人在酝酿一场大阴谋?

“据这些奸细交代,说是有崔家之人到了京口,受到了孙权的热情招待,于是孙权才派人北上。”杨沛回答道。

“速让崔琰前来见我!”曹操说道,随即又觉得不妥,改口道:“让许褚去,告诉他,如有反抗,就地格杀!”

“喏!”

许褚到达崔府的时候并没有遇到什么抵抗,崔琰也早早做好了准备,甚至沐浴更衣了一番,就等着曹操召见。

……

“琰拜见丞相!”崔琰心平气和,恭敬的行礼。

此时,曹操也冷静了一些。

“季珪啊,此事还是由你来解释一番吧!为何孙权会找上你?”

“在下不知!”崔琰回答道,“下人禀告我说有东吴之人上门,我并未见面,直接就让人带去了杨县令处,其中缘由,琰正打算事后询问杨县令。”

于是乎,曹操又让杨沛把拷问出来的话说了一遍。

“此绝非我崔氏族人!”崔琰言辞说道,随即又补充了一句,“至少绝非我清河嫡系!”

曹操点了点头,又上下打量了崔琰一眼,提醒道:“季珪莫非忘了,你还有一个侄女?”

崔琰屏气凝神,深吐一口气说道:“我早已通知族人,将其开除族籍,其人生死,与我清河崔氏毫不相干!”

曹操点了点头,又说道:“族谱易除,血脉难断。我也不是不近人情之人,即便季珪与那女子再有牵扯,我也不会过于苛责!”

“丞相,我……”崔琰想开口再解释,曹操却拦住了他。

“孙权派出奸细一来是为了交好季珪,以便获得清河崔氏的帮助;二来嘛,更是为了离间你我,此等宵小之计,我岂能不识?”

“丞相英明!”崔琰松了一口气。

“不过孙权小儿,甚为可恶,他明面上是为了交好季珪,实际上却是想要暗害季珪,让我自断手臂,此等伎俩,实在是卑鄙至极!幸好季珪忠心赤诚,早早将人交至孔渠处,才避免了误会发生。”

“丞相慧眼独具,孙权鼠目寸光,只要我等行事光明磊落,何愁贼人奸计。”崔琰赞叹道。

曹操点了点头,继续说道:“俗话说,来而不往非礼也。孙权小儿欲行离间之计,我便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东吴世家多有心向朝廷之人,我想请季珪前往东吴一趟,一来让孙权知晓,你我二人之间的情谊,不是他一个小辈可以离间的了的;二来吗,让东吴世家知晓,周瑜虽然赤壁小胜了一仗,但是天下大势,仍在朝廷,希望他们能够识清时务。”

“这……”崔琰有些犹豫,“琰并无口舌之利,且年事已高,恐耽误了丞相大事,敢请丞相另请高明。”

“唉——”曹操语气由低转沉,又摆了摆手,“季珪之才没有比我更清楚的了,清河崔氏能有今天,全仗季珪取舍有道,季珪此去,定能让东吴世家争相效仿之。”

崔琰见推脱不成,只好答应下来。

……

不久后,程昱来见曹操。

“丞相,那崔琰断没有背叛丞相的意思,为何丞相还要让他出使东吴啊?”程昱不解其意,若只是以此来试探崔琰,恐怕有些过了。

“仲德莫非觉得不妥?”曹操问道。

“非是不妥,只是以崔琰之才和名望,出使东吴,未免有些大材小用了,在下实在是猜不透丞相的用意!”程昱叹了口气说道。

以崔琰的名声,哪怕是留在曹操这里什么都不错,也是一面吸引人才的大纛。

古语有云,两国交战,不斩来使,一来是为了给双方留有余地,二来也是因为,除非友好的两国,否则很少派出重臣担任使者。

曹操却在这个时候派出崔琰,实在是有些不智。要是孙权扣留了崔琰,岂不是自毁臂膀!

所以程昱才感到疑惑。

而曹操之所以这么做,一来他是觉得这些世家最近过于低调,既然搞不清楚你们想干什么,我就把你们的人分散出去,让你们什么也干不了。

二来:

曹操当着程昱的面,点了点西面。

“丞相准备对关中用兵了?”

曹操点了点头,说道:“刘备已经将触手伸到了汉中,我若是再不动手,恐怕就晚了。”

程昱明白了,曹操要对西面用兵,所以才派出重臣前往东吴,希望能安抚住东吴之人,保持住东边的稳定。

“丞相高瞻远瞩,是我所不能及也。”程昱感叹道,随即又开口,“丞相,既然要对汉中用兵,何不宴请那马腾与韩遂之子,让其各自书信一封,劝服马超与韩遂共同出兵呢?”

曹操眼前一亮,说道:“仲德之言,正合我意!”

……

晚间,曹操又收到崔琰的奏请:

说清河附近有贼寇犯境,为保族人安全,希望能迁一部分嫡系族人来邺城附近安居。

帖中颇有大将出征,质子于都的意味。

这本该是让曹操安心的举措,可是曹操细读之下,却只觉崔琰心中对他的不信。

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

难道我真的做错了吗?曹操心想。

在他们眼中,难道我就这么没有包容心?

曹操一手摁住自己隐隐有些发疼的头颅,一手执笔批准了帖子上的请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