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开局替徐庶北上,曹老板爱死我了 > 第263章 邓艾入川蜀 秦宓办书院

长弓寨。

钟离琪见到了一位故人。

“子羽!”钟离琪欣喜的说道,他已经驻守长弓寨大半年,每日来往于山寨与夔山之中,都怕昔日好友把他给忘记了。

邓旻同样欣喜,对着钟离琪敞开怀抱,两人紧紧相拥。

许久后,才分开。

“许久不见,子凡黑了不少。”邓旻笑着说道。

“子羽也是,不过也壮实了不少。”钟离琪对着邓旻说道,同时又看了看他身边的一位少年。

“这是我族人,先前叫邓范,先生给他改了名字叫叫做邓艾,让他先跟在我身边,读书习字。”

听到邓旻的解释,邓艾规规矩矩的行了一礼,不过却没有说话。

“艾者,芳草也,看来先生对他期望颇深啊!”钟离琪看了邓艾一眼,对着邓旻说道。

邓旻却是有不同见解,之所以改名,是因为自己先前告诉先生,族中已有长者名为邓范,而之所以改这个艾字,则是因为五十曰艾,邓艾少患口疾,先生是希望他以后能无病无灾到五十岁。

“子羽此番入川,可是特意来看望我的?”

“子凡还是如此自作多情,不过是恰好顺路,来看看你这个‘山大王’!”邓旻哈哈一笑,开玩笑道。

“真是岂有此理,看来今日我这山大王是不能放你安然离去了!”钟离琪秉着脸说道。

两人打趣了几句,邓旻才说道:“此番主公任命我代理涪城县令,前往涪城安抚百姓,登籍造册,另外,还需规划城池,建造粮仓,为进军汉中做好准备。”

“恭喜子羽,终于走出仕途第一步了!”钟离琪抱拳说道。

邓旻一直跟着徐庶在荆南四郡筹办实务,劳苦功高,此番入川,虽然只是代理涪城县令,实际权责却很大。

成都是刘璋的地盘,而且深居大后方,江州(今重庆)目前刘备还没有余力插手,而涪城梓潼附近的百姓因为遭遇过张鲁的侵害,又蒙张谦带兵驱敌,所以对刘备的认同度很高,因此,在张谦的规划中,以后涪城就是刘备势力的大本营,而且涪城往西就是金牛道,在此储备粮草也方便转运。

看到好友有如此前途,钟离琪在想,自己什么时候才能不当这个“山大王”啊!

看着钟离琪的表情,邓旻突然一笑,从怀中掏出一支令箭说道,“不和子凡说笑了,这里有主公的调令。”

钟离琪立马颔首抱拳。

“先生和主公说,你在这山寨之中经营集市搞得有声有色,于是诸葛军师便向先生讨要了你,如今主公正在各地筹办官市,而边境靠近蛮越之地,诸葛军师有意普及集市之策,以此友好山民,亦使山民之力为主公所用,所以特地调遣子凡回公安。”

钟离琪一听,这离他当将军的初衷越来越远了。

邓旻劝道:“先生和我说了,等你办好了集市之事,一定让你从军!”

钟离琪绷着脸认真点了点头。

邓旻又问道,“这夔山情况如何?”

听到邓旻这么问,钟离琪没有开口,因为夔山上的事情,先生说了,越少人知道越好。

这时,邓旻又掏出一支令箭说道:“主公有令,加封荡寇校尉甘辛为别部司马,挑选一千精兵随我前往广汉,军队划归到魏延将军麾下,现阶段的任务是协助从事马良修建剑阁。”

钟离琪接过令箭点了点头,“我马上让人入山通知承恩!”

同时又十分感慨,“其实这集市一事寨中比我熟悉的人很多,能不能换个人顶替我去见军师,我随甘辛一起去广汉呢?”

“子凡啊,先生不会忘了每一个人的,你这去了公安再回来,到时候起点就不一样了。”

听到邓旻安慰的话,钟离琪不由得点了点头。

“对了,先生说了,你和甘辛走了之后,这长弓寨还有夔山炼铁的事情不能停,所以你二人要各自推荐一个可信之人留在这里,甘辛那的名单,由你带回公安!”

张谦第一次回荆州,就向孔明索要了炼铁师父,如今这夔山附近,山头都秃了好几座。

看着邓旻言辞如此利落,钟离琪不由得感叹故友老练了许多,自己可不能落下了,等回到荆州,忙完了集市的事情,一定要争取军中历练。

这时,钟离琪又听邓旻说道:“还有一事!”

钟离琪连忙抱拳。

却被邓旻拉住了,“此非公务,先生说,这附近有个山寨,寨民都姓鲍?”

钟离琪点点头。

邓旻说道:“先生嘱咐我带了贺礼还有书信,送给山寨的寨主,不知道子凡可否找人带路?”

“不知是何事啊?”钟离琪问道。

“喜事!”邓旻浅浅一笑。

……

成都。

秦宓最近经常听到有人嘲讽,说他明里暗里帮刘备,帮张谦做了许多事,可是事后,对方就将他抛诸脑后。

说他明珠暗投,竹篮打水一场空。

秦宓没有在乎这些人的言语,他倒不在乎当大官,但是若说心中没有一丝波澜,那是不可能的。

近日,他收到了一封从荆州寄来的书信。

秦宓看过之后,随即对家人说道:“收拾东西,去涪城!”

他的妻子问道,刘备可是赏了他什么大官。

秦宓欣喜的说道:“此去既不为官,亦不为吏,只为劝导百姓,教化世人。”

张谦在信中告诉他,刘备在涪城外西山上给他划了一片地,准备在上面盖一座书院,希望他去担任祭酒,祭酒也就是书院的首脑,不过现在一切从零开始,书院的博士,学生都需要他去聘请招揽。

“一年有多少俸禄?”妻子问道。

“我这是去做大事,何必在乎这点蝇头小利呢?”秦宓反驳道。

张谦在信中写的俸禄是六百石,这已经等同于县令了。不过秦宓家资富裕,不在乎这点小钱。

他更看中的是此事带来的影响,若是以后蜀中的官吏都出自他的书院,那他虽不为官,影响力却丝毫不输于任何公卿。

而且,张谦还在信中强调了,除了个别优秀的随他皓首穷经钻研学问外,其他求学之人皆需熟练一门庶务,要在三到五年内尽可能培养出一批干吏出来。

而干吏的数量,也决定书院的地位,和他未来的俸禄。

这可不是普通书院,这简直就是地方的太学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