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开局替徐庶北上,曹老板爱死我了 > 第276章 张子让咏菊 孙仲谋赠玉

亲射虎?

看孙郎?

此时此刻,抄首名句,把江东群臣褒颂一遍,只会成全东吴文武嚣张的气焰,这不符合刘备集团的利益;

但要说写首讽刺的诗,此时双方还是联盟,把人得罪死,于自己也没有好处。

张谦把诸葛亮恨得直咬牙。

这东吴最是麻烦。

交情论不上,仇恨也谈不上;

此时此刻,敌我难分。

他说他不想来江东,诸葛亮偏要他来,现在好了,这诸葛亮拉的仇恨,全让他承受了。

这张昭明显是要把在诸葛亮那丢的场子在他身上找回来。

“莫非诗仙今日不曾准备,若是如此,那我们只能感叹一声遗憾了!”张昭看上去很是包容,实则是在嘲讽张谦身为诗仙,却当众哑口无言。

“子布先生多虑了!”张谦开口说道,随即将杯中之物饮尽,站了起来,“我只是在想,一会和吴侯讨要什么赏赐罢了!”

在张昭惊愕的眼神当中,张谦缓缓走到中央,环顾了一圈,对着众人拱手说道:“今日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本来是轮不到我当众献丑的,不过既然子布先生苦苦邀请,那我就权当抛砖引玉了。”

“子布先生,先前有句话说的很对,以幼及长,以新去旧,此乃自然之理,正所谓江山代有才人出,一代新人胜旧人。刚才蒙子敬于我介绍这江东后起之秀,我深感欣慰,既为吾道不孤,又为汉室后继有人,正所谓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彼辈身上,我看到了大汉中兴的希望。”

江山代有才人出,一代新人胜旧人。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张昭越听就越觉得不对劲,于是问道:“诗仙不会是要拿这些散句搪塞我们吧?”

“子布先生莫急!”

既然让他说,他就得多说点,这么好的机会,不给世人多展现一下怎么行呢?

“不过,对于今日蒙受吴侯赏赐的年轻人,我同样有一言相告,这也是我正告自己的,莫要贪图功名利禄,莫要追逐王权富贵,君不见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我等要效仿玉之冰清,竹之有节,正所谓心中有正气,提足比天高。”

这时,所有人都被张谦弄糊涂了,就算做不出完整的诗,也不用如此倒豆子般说出一堆散句来吧?

而亦有人心中在想,张谦所说的这几处散句,到底有没有完整的补全版?

崔琰赴宴之后就注意过张谦好几次,不过见张谦没有注意他,他也松了一口气,他没有自找没趣的想法,只是张昭发难的时候,崔琰就有预感,他要遭。

不过听张谦连说了好几句,又好像与他没关系。

这种既担心被点名,又一直不被点名的感觉,真的是太难受了。

“现在子布先生既要我以江东君臣吟诗一首,那我便献丑了。”

见张谦终于说到正题,众人不由得都伸长了脖子。

“这首诗是为了颂扬赤壁之战中所有敢于奋不顾身反抗篡汉逆贼的有功之臣以及阵亡将士。”

张谦可谓是吊足了胃口。

紧接着,众人就听见张谦吟诵道: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武将大多沉默,因为他们实在不明白,这诗和赤壁之战有什么关系?

而读书读得多的人,则是明白这是一首夸耀菊花的诗。

不过以物拟人,当初曹操协百万大军南下,荆州蔡瑁张允携幼主投降,江东面临曹操“近者奉辞伐罪,旌挥难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这样一份战书,这样一场声势浩荡的“北风”,孙权却抱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决心促成赤壁一战,于此而言,说一句“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确实也合情合理。

这是一首借菊花之名赞颂东吴的诗,但是在场群臣,自孙权起,却没有一个人面露喜色。

因为这首诗,没有夸耀江东的功绩,没有陈赞东吴的强盛,反正颂扬的是江东的气节。

如果孙权自始至终都想的是以汉臣自居,那他对于这首诗,应当是抱以百分百的欣喜;

但是对于一个想要成就霸业的诸侯来说,现在夸耀他的气节,等他成就霸业,打进中原,成为和曹操一样的“北风”,那世人岂不是要拿这首诗反过来讽刺他?

所以孙权的脸色不是很好,孙权不发表意见,众人自然也不好发表意见。

崔琰看着满堂一幕,心中也不由得冷笑。

张谦果然还是那个讨人厌的“徐庶”,其实单看这首诗,崔琰是很喜欢的,但是此情此景,张谦把曹操比作摧残百花的北风,崔琰自然不能流露出一丝喜意。

而通过这首诗,崔琰也看出了孙权的野心。

想来,这会还真是三方都不讨好。

自己挨骂了;

孙权求夸却没被搔到痒处;

张谦得罪了江东想要成就霸业之人;不对,还得罪了如张昭这样的投降派,毕竟江东世家可不是“宁可枝头抱香死”的。

等等,崔琰发现了一丝不对劲,有一些人正在窃窃私语,评头论足,江东还是有一些既不主张投降曹操,更希望孙权能以汉臣自居的臣子的。

张谦的诗句其实是在夸这些人的,而这些人此时也对张谦抱以了极大的好感。

平心而论,崔琰也希望曹操一直能当个汉臣,但是事到如今,曹操的势力已经如同山顶滚落的巨石,他们这些人根本无能为力,只能寄希望于曹操循规守矩。

……

见孙权静坐在那默不作声,周瑜小声咳嗽了一下。

孙权才回过神来,嘴角勉强的扬了扬,说道:“先生不愧人颂诗仙之人,如此佳句,正当你我共勉!”

一边说着,又从腰间掏出了一块玉佩,玉佩四周刻有流云纹,两侧凸起镂雕两兽及云纹。

“先生既言要效仿玉之冰清,我便把这块玉佩赠送给先生!”

就在吟完诗的那一刻,张谦已经开始环顾四周的江东臣子,哪些对他面露善意,哪些对他面露恶意。

其中一部分,或许可以回去和诸葛亮商量一下,然后暗中派人联诺一二,张谦思索着。

当然,现在荆州和东吴还是联盟,联诺并非图谋江东,只是看看有没有合作的机会。

一边想着,张谦上前接过孙权的玉佩。

同时又想到,“孙权应该不会因为这点小疙瘩就对我露出杀意吧?”

好歹这诗还是夸人的啊!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