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开局替徐庶北上,曹老板爱死我了 > 第291章 北伐第四路 张谦返乡时

“都督言重了,我主若知我身陷囹圄,必然前来相救!”

“如今已事发十数日,便是曹操那也该得到消息,刘备故作不知,难道子让还看不清他的面目?”

“许是烦事耽搁了,这君臣之间最忌胡思乱想,否则,原本的推心置腹也该变成互相提防了。再者说了,还可能是有小人作祟,情况如何,我还得回荆州才能知晓。”张谦敢断定周瑜这么说,一定是派鲁肃去荆州使过坏了,不过周瑜不点破,他也假装不知道。

“子让说的莫不是孔明?”

“当然不是!”张谦立马否决,“我与孔明情同手足,他怎么会害我呢?”

周瑜盯着张谦,张谦也一脸诚恳的回望过去。

周瑜思索了一会,说道:“既如此,子让若是在荆州待的厌烦了,自可来我东吴。”

“都督厚爱,谦不甚感激!”

周瑜点了点头,说道:“现在,子让可以与我言说,北伐一事了吧?”

“都督权且一听,这事,在下也是来到江东才突发奇想想到的。”

“子让请讲。”周瑜伸出右手做了个“请”的手势。

“在下与都督初见之时,曾提出北伐的三个要害,东为合肥,中为襄阳,西为汉中。如今东中两处皆为江东所控,故而在下先前才往蜀中一探究竟。”

“结果如何?”

张谦摇了摇头,“都督可听过吕后时期发生在武都的那场大地震?”

地震前

周瑜点了点头,说道:“高后二年正月,武都山崩,杀七百六十人!”

“正是这场地震导致汉水改道,世人眼中,只要占据巴蜀,便可效仿高祖故事,但我却从蜀中人口中得知,自武都地震之后,天池大泽消失,汉水改道,如今再要效仿韩信暗度陈仓,单单运粮便已是难上加难了。”

地震后

周瑜身为大都督,自然知道粮食转运的重要性。

“子让的意思是,自汉中攻打关中已经成为不可能之事?”

张谦摇了摇头,“我只是言其困难而已,再说了,都督赤壁一把大火能以三万破曹操百万大军,世上还有什么不可能之事?”

“子让告诉我这些,莫不是想让我放弃攻打益州?”

张谦还是摇了摇头,“在下只是想告诉都督一个比攻打益州更重要的地方,那就是北伐的第四条路!”

“何处?”周瑜疑惑道。

“海上!”张谦坚定的说道,“若都督能东出大海,北结辽东,自东莱郡登陆,攻取青州,必能使得天下震动。”

张谦想的是,孙权既然能够探索夷洲(今台湾省),那说明江东的船已经具备了海上行驶的能力。

汉朝曾在扬州庐江舒县设立了“楼船官”,负责监修楼船,这也造就了现在江东的造船技术远远领先于曹操刘备。

周瑜听完,摇了摇头,“海上行船非比江河,任何一丝风浪都可使得船毁人亡,每年江东都有不少渔民葬身海上,我不可能带着江东将士冒这种风险。”

“都督对将士如此深爱,难怪东吴上下对都督如此信任。只是我听人说,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韩信之前,谁能想到可以暗度陈仓呢?正是因为海上风高浪险,曹操才不会想到东面设防,难道不是吗?”

见周瑜陷入思考,张谦继续说道:“这只是在下一点不成熟的建议,若是都督觉得不可,那就权且当个故事听就好了。”

“子让今日之策,我会多加考虑。”周瑜抱拳说道。

“都督肩挑军国大事,却能每每细致入微,在下佩服!”张谦说着,便有了告辞的意思。

“子让不急着走,在下近日闭门苦思,又作曲一首,想请子让再评点一二。”

“聆听都督天籁,在下生平之幸!”张谦喜悦的说道。

张谦:诸葛亮,看看人家,你都没弹曲子给我听过!

……

送走张谦之后,周瑜则命人找来东吴船只的构造图,以及相关的工匠,询问如何才能提高船只的强度以及抵抗风浪的能力。

张谦的提议给周瑜打开了一条新的思路,不过从海上进攻,机会只有一次,这属于兵行险招,韩信能打进关中,关键就在一个“暗”字,为此,周瑜必须制定完整的计划。

首先,现在的战船肯定是不行的,海上的任何一点风浪都可使得船只侧翻,另外,还要克服将士对大海的恐惧,以及如何在海上辨别方向。

周瑜想了想,或许可以以行商之名,先行寻找一条航路,然后分批次让将士以护航为由进行训练。

第二天,周瑜带着完整的计划去见了孙权,而之后不久,江东则颁布了一条关于减少海外商品抽成的条例,这也使得江东世家对于探索大海的积极性大为提高。

……

而周瑜见完孙权的第二日,鲁肃就来拜访了张谦。

“子敬许久未来,不知留恋于何处温柔乡啊?”

鲁肃是个老实人,直接了当的说道:“不瞒先生,我去了荆州见了刘皇叔。”

“我明白了,子敬是想以我为人质,迫使我主付出更多的利益,子敬啊子敬,妄我最为信任你,没想到到头来,倒是你把我给卖了!”

见鲁肃有些惭愧,张谦叹了一口气说道,“我知道这不是子敬的本意,子敬是个实诚人,何苦站在中间为难呢?”

“先生能体谅我就好,为人臣者,但有使命,如何敢不遵从呢?”

张谦摆了摆手,“我想子敬此时前来,定然不是来道歉的,有何事不妨直说。”

“也好。在下却有两事想要询问先生。第一件事,昨日公瑾去见了主公,降低了海外商品的抽成,我听说之前先生去见过公瑾,我想问问先生,这二者之间可有联系?”

“难道吴侯与都督没有告诉子敬?”

鲁肃摇了摇头。

“既然是这样,我也不便相告,子敬不妨去问问都督便是。”

鲁肃想了想,点点头。

“第二件事,我想请先生为我主写一首诗。”

“这是子敬的意思还是吴侯的意思?”

“自然是在下的意思。”

鲁肃想到张谦给周瑜写了两首诗,事后孙权听说多有不满,所以鲁肃厚着脸皮提了这事。

“子敬啊,非是我不愿,只是写诗这事,讲究灵感,若是灵感不到,写出来也是乏善可陈。”

……

事后,张谦又给周瑜写了一首。

而后,驿馆外面的守卫终于撤走了。

张谦松了一口气,他终于可以离开了。

而与此同时,周瑜也收到了一封留别信。

上面记载了有关龙骨和水密隔仓的设想,以及简图。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