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开局替徐庶北上,曹老板爱死我了 > 第336章 南中叛乱起 诸将请建功

汉中。

“张鲁已经答应投降,不过他还有个条件,那就要侯爷娶他的女儿。”

阎圃在南郑与成固之间来回两次,终于成功说服了张鲁。

见张谦眉头紧皱,阎圃又说道:“此女年方豆蔻,花容月貌,仪法端庄。”

“阎公难道不知我已经成婚?再者说了,同姓而婚,其生不蕃,这恐怕于礼不合吧?”

“张鲁此举不过是求个心安罢了,若是侯爷觉得于礼不合,可将该女收在身边,再将其改由母姓便是。”

同姓不婚,并非是铁律。

而古人定下这条礼法的时候,其实考虑的也不是现在近亲结婚容易产生弱智的弊端,而是宗族人伦容易出现混乱,比如辈分问题。毕竟古人的活动范围不大,同姓基本上就是同一个祖宗了。

这条礼法对于统治者的约束并不大,比如《论语·述而》中就记载鲁昭公娶了一吴国女子,当时,鲁吴两国皆是姬姓后人。

对于底层百姓约束更不大,因为老百姓能娶到妻子就不错了,别说同姓,无姓都很正常。

真正需要遵守的是那些依靠名声往上攀爬的名士儒生。

在阎圃看来,张谦若能收一女而让张鲁放心,这是很划算的事情,至于两人都宣称是张良后人,这有什么重要的,那都多少年前的事了?再者说了,说不定两人身份都是假的也不一定。毕竟张良的正牌后人可是武阳张翼。

张谦之所以先和鲍三娘结婚再养成,而不是养成再结婚,目的就是为了避免联姻这种琐事,哪怕对方是米妹,张谦也不想多个包袱。

而且联姻这事,其实一点也不靠谱。

刘备取了孙尚香,孙权不照样打荆州?

汉武帝之前,多向匈奴和亲,匈奴不照样年年犯境?

或许在这个时代,女子根本不被重视,在他们看来,起不到效果也没关系,若是能因此多一层保障,那就是赚了。

阎圃想要再劝,被张谦阻止了。

“我有鲍氏一人足矣,联姻之事再勿提及,阎公可告知张鲁,看在双方都姓张的份上,只要他愿意投降,日后若遇困难可找我相助。如果他一定要联姻的话,可以让他考虑一下我主麾下其他人,比如我麾下关平,一表人才,更是主公义弟,汉寿亭侯之子,并不辱没了他。如果张鲁还是执意要与我联姻,那我就只能当他尚存离间之意了。”

阎圃不太明白,这张鲁都不在乎女儿做小了,张谦为什么不答应呢?要知道,古代女子多夫会遭人诟病,但是男子多娶只会让人羡慕称赞他的本事。

难道他真的恪守君子之礼?还是鲍氏善妒?

“还有,阎公,请你告诉张鲁一声,这是他最后一次与我谈条件,你告诉他,三日之内,要么他来南郑见我,要么,我带兵渡过汉水见他!”

庞统已经依计前往下游,张鲁此时已是笼中困兽,张谦自然不会再客气。

……

成都,州牧议事大堂。

刘璋打了个哈欠,昨晚福牌玩的有点晚。

“今日人员齐备,是发生了什么事啊?”刘璋问道。

张松挺身而出,“主公,南面告急,说益州郡雍闿勾结蛮夷之人作乱南中,南中百姓多为其害,甚至已经威胁到江阳等地。”

“雍齿是什么人?”刘璋不解。

“什邡侯雍齿之后,益州郡(益州南面的一个郡,今云南)豪族。”

刘璋犯了难,好不容易等到有人帮他收拾张鲁,结果南面又冒出了一个雍闿,关键是,从江阳郡往南,刘璋几乎就管不到那些地方,每年提交的赋税也少的可怜,现在出事了要他去管,这不是欺负人吗?

“诸位有何建议啊?”

众人都不说话,倒不是没有办法,要解决叛乱,无非就是出兵打,不过当初张鲁打到梓潼,刘璋都不肯派兵,这南中怕乱,刘璋又怎么会出人出钱呢?

对南中用兵,胜了最多和庞羲一样,看似大权在握,实则时刻受到提防;若是败了,那就要名誉扫地,甚至惨死南中。

在站之人哪个不是人精?所以一个个都不想冒头。

“偌大的益州,竟没有一人能够解决南中叛乱吗?”刘璋悲切的说道。

这时,有一人站出,乃是成都令李严。

“主公,在下有一策,不用耗费一兵一卒,便可解决南中叛乱。”

“正方(李严,字正方)快快讲来。”

李严咳嗽了一声,然后说道:“我听闻当初主公册封张谦为益州刺史时,曾将益州涪水以东、江水以南借于刘皇叔,敢问主公,这益州郡是在江水以南还是江水以北啊?”

当初张谦所借的其实不过是由荆州通往汉中的一条北伐通道,也就是巴郡,巴东郡,巴西郡,还有广汉郡的西部(张谦新命为梓潼郡)。

但是现在李严抓住其中的字眼,江水以南,那范围就大了,不仅包括了刘璋实际控制不到的南中地区(今云南),还包括了江阳郡,犍为郡的一部分。

听到李严这么说,刘璋有些不舍得,虽然这些地方大多不受他的管控,但至少名义上还是他的。

张松看了眼刘璋的神情,说道:“主公,如今张谦已经攻进汉中,恐怕下一步就要向关中用兵,这南方凋敝之地,恐怕无论是张谦,还是刘皇叔,都不想背负这个包袱啊!”

刘璋一听,这么快就打进汉中?连忙问道:“那张鲁就这么被灭了?”

张松开口道:“先前得到确切消息,说张谦已经攻破阳平关,打到南郑,张鲁东逃,这会,恐怕已经占领整个汉中了。”

堂下众人都或多或少得到消息,此时从张松口中得到确切消息,都议论纷纷。

谁能想得到,当初在益州朝堂徒逞口舌的文昌侯,居然连带兵打仗都这么厉害?

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完美的人?

或许是刘备麾下的将领太能打的关系!

嗯!

应该是这样!

刘璋此时也在想:这下张谦打进了汉中,等下群臣应该会有人建议自己收回巴中广汉之地,可是刘备未曾负我,我该怎么说服群臣呢?

刘璋还没想完,就见吴懿挺身而出。

“主公,刘皇叔有匡扶汉室之志,如今国家危难,我等身为大汉臣子,怎么能贪图逸乐,躲在后方虚度光阴呢?”

“主公,我等请战!”

吴懿身后,又有诸将站出。

先有法正,后有孟达,都立下了大功。

如今张谦势头这么猛,自己再不加入,以后就真的只能留在留在成都吃灰了!

刘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