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开局替徐庶北上,曹老板爱死我了 > 第353章 张谦访人才 话凉州凋敝

把运粮的事情承包给祁山沿线的豪强世家,这是张谦深思熟虑后做出的决定。

虽然张谦可以摊派徭役,但他人生地不熟,招人和日常监督都需要大量成本,与其这样,不如多花一点钱,让凉州的大族心甘情愿的去做这些事,张谦不需要管过程,只要结果就行了。

更重要的是,能让他们主动参与到北伐当中。

至于钱,打下凉州后,他已经准备新一轮的“掠夺”了。

张谦思考间,简雍来到屋内,告诉他打探的结果。

“子让,我按照你的吩咐打探冀县内有名望的人物,城中百姓提到最多的便是杨阜,尹奉,赵昂三人,杨阜刚亮公直,尹奉进退有度,赵昂坚韧不拔,韦康正是得到三人的辅助,才得以立足凉州。”

“宪和辛苦了!不过我倒不能让宪和休息,还得陪我去拜访他们。”

得城易,得人心难,若不能使人心归附,张谦又怎么敢放心东征?

……

杨阜家中。

“侯爷有事通禀一声,下吏自当前去拜见,何劳侯爷亲来?”杨阜躬下身子,神色却很平淡。

“不,我家主公常教导我,对于真正的大才,是要诚心的拜访虚心的纳谏的。”

“在下微末之人,哪里当得上‘大才’二字,侯爷见笑了,两位贵人里面请。”

张谦入内,看到屋内的陈设都很简单。

不过也对,在一张破草席都能当成资产的汉末,即便是大户人家,也做不到琳琅满目的装饰。

张谦打量四周的时候,杨阜也在打量张谦,见到张谦入座后,杨阜询问道:“侯爷此番前来,不知道有什么需要在下效劳的地方?”

看似主动,实则拒绝。

张谦浅浅一笑,摆了摆手,“并无大事,只是想与先生闲聊几句,敢问先生生平之志?”

“乱世之中,苟全性命足矣,安敢言志?”

张谦:上一个说这话的已经996,007了。

“先生何必要自欺欺人呢?”张谦摇了摇头。

“侯爷何意?”

张谦盯着杨阜,语气坚定的说道:“我略懂相面之术,先生鼻梁挺直,鼻翼丰满,此乃正直之相;而且眼睛清澈、腮骨有力,此乃与人为善之相。此等样人,若是为官为吏,必是勤政爱民,善待百姓之人。”

杨阜低下头,似是叹了口气,然后又抬头看着张谦说道:“侯爷言笑了,凉州凋敝如此,皆是我等无能之过,哪里还配得上‘勤政爱民,善待百姓’八个字。”

“先生觉得,这凉州凋敝,是何缘故?”张谦顺势问道。

“军阀割据,战乱不断!”

“先生真是一针见血,只是这军阀割据的背后,又是有何诱因呢?”

“羌胡好战,多为有心之人利用,妄图称霸一方。”

张谦鼓了鼓掌,“乱世之中乱的不仅是世道,更是人心,天下意图称王称霸者多如过江之鲫。不过先生,请恕我直言,你尚未能够看到事情的本质。”

“本质?”杨阜表示疑惑。

“没错,羌人好战,诸侯趁机圈地,导致乱世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源的有限和生产力的不足。”

“生产力不足?请侯爷赐教。”

“没错,凉州之地,本就土地狭小,武帝之后,大量的羌人汉人被迁移到凉州,羌人放牧,汉人种地,双方的矛盾就此囤积,其实,随着人口的增加,不仅是羌人和汉人之间,就是羌人和羌人之间,汉人和汉人之间,矛盾厮杀也不再少数。”

杨阜点点头,有时候,羌人部落自己杀起来,比对汉人还要残忍。

“而这些,根本原因就在于土地资源的不足。那又要如何解决土地资源不足的问题呢?”张谦自问道。

“最简单了当的方法就是厮杀,把对方的抢过来,这个问题自然就解决了,但是,双方的厮杀只会导致矛盾升级,双方都必须腾出大量的人手用于战争,从事生产的人减少,凉州百姓自然更加穷困,凉州之地自然凋敝。”

杨阜听了张谦的话后陷入了思考,过了一会才问道,“那侯爷觉得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当然是要提高生产力,我这里所谓的生产力,是指一个成年百姓一年时间内能够生产财富的能力,这财富包括但不限于粮食,绢布,工艺品。”

“可是这样东西不是已经注定的吗?”

“当然不是,先生应该知道都江堰,在李冰父子建造都江堰之前,成都百姓常年处于洪涝干旱轮回中,但是都江堰建造后,成都成了天府之国,如今世间少有的沃土。”

见杨阜陷入沉默,张谦继续说道:“我这里指的提高生产力,并不仅仅只是指兴修水利一种,而是要因地制宜,比如生产工具的改进,育肥育种技术的提高等等,都是提高生产能力的方式。就好像,南方出现的‘玄德犁’,一年多的时间,已经使得百姓能够耕种的土地面积大大增加,百姓拥有的粮食变多了,自然就富裕起来了。”

杨阜自然听过玄德犁,不过环境不同,玄德犁在凉州使用的并不是很多。

“侯爷同在下说这些,是要在下做些什么?”

“不是我要先生做些什么,而是先生心怀天下,愿意为凉州百姓做些什么。”张谦循循善诱的说道,“天下诸侯多以武力为荣,不事生产,看似战功赫赫,互称英雄,实则如屠夫刽子手无异。我等具是读书之人,就应该知道,修生齐家,治国平天下,人生天地之间,既然为官一方,若不能上报国家,下佑万民,那与朽木腐草又有何异呢?”

张谦慷慨激昂的一番话,让杨阜对他的感观大有改变。杨阜原以为张谦只是想通过凉州然后东征,但是张谦的这番话,说的都是如何让凉州百姓过上好日子。

这真的很像一个“迂腐”的读书人,而不是一个统兵之人说出的话。

杨阜还未开口,又看到张谦起身,开口:“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凉州,让这天下都有一点小小的改变,不知道先生是否愿意助我一臂之力?”

“侯爷一番话,让在下受益颇多,只是在下惶恐,不知道能为侯爷做些什么?”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