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开局替徐庶北上,曹老板爱死我了 > 第376章 消息至邺城 曹操思后继

“丞相,夏侯将军深入北山追击法正,被黄忠所斩杀,陈仓丢了。”

长安信使六百里加急,赶回邺城,报告了最新战况。

“妙才,你说妙才怎么了?”曹操有些站立不稳,下人上前准备搀扶,却被曹操一把推开。

“夏侯将军阵亡了!”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曹操抓住传令的信使,将他推了出去,随后脑中涌起一股剧烈的疼痛,晕了过去。

曹操再醒过来的时候,屋外众文武已经在等候。

“传我命令,整顿三军,我要亲率大军再赴关中,为妙才报仇!”

“丞相,不可!”曹操话音刚落,荀彧程昱等人就出言制止。

“丞相,我军刚从河间剿乱归来,又多沿江防范周瑜,此时若出兵关中,舟马劳顿不说,恐河间复反,周瑜趁虚而入啊!”

“是啊,丞相,而且如此大雪,此时行军远征,出了任何一点意外,都可能全军覆没啊!”

“妙才是我兄弟,我若连他的尸首都收不回来,还有何面目去见族人呢?”曹操伸手,虎口搭在眉毛上,遮住了眼睛,微微唾泣着说道。

夏侯渊之死,不仅对曹操是重大的打击,对整个曹魏势力都是重大的打击,如果曹操不表示出报仇的决心,那世人眼中,就会暴露出他的颓势。

“丞相,大雪封路,张谦势必不敢东进,所以我们出兵不急在一事。而且,我方已经探听到,周瑜与孙权不合,只要周瑜得不到补给,一定很快就就会退军,这样,来年开春我们就可以放心对关中用兵。”

“周瑜退去,难道就不能再回来吗?”

“回丞相,周瑜此次奇兵突现,在于我等未在青徐沿岸设防,下一次,他就未必有这样的机会。另外,我方已经在黄河口打捞到了一只东吴的沉船,下一次周瑜就不能来去自如了。”

这些事情,曹操早就知道了,他和荀彧这么一唱一和,目的是为了安稳众人之心。

“传令,夏侯渊为国征战,不幸逢难,我要上表天子,追封他为愍侯,其爵位由其长子夏侯衡继承,其余子嗣,待遇参照诸公子,不得有误。”

“谢丞相!”

曹操摆了摆手,叹着气说道:“妙才作战每每身先士卒,我常唤他多读兵书,免得军中一直称他‘白地将军’,可是他却不以为然,这才酿成了今日的祸患啊!”

这时,门外突然来报。

“何事慌张?”

“禀丞相,夏侯渊之子夏侯霸持剑砍伤了郭镇,扬言要为父亲报仇。”

郭镇,是郭淮的弟弟。

曹操眉头一皱,怒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时,荀彧说道:“信使带回的消息中,一说郭淮为国捐躯,城破后跳下城楼殉节;还有一种说法,是说郭淮暗自投靠了张谦,诱骗夏侯渊出城追敌,随后开城投降。”

“糊涂,这一定是张谦的诡计。”曹操咬牙切齿的说道,又问下人郭镇伤势如何。

“郭镇跑的及时,仅手臂被割破!”

曹操点了点头,然后严肃表情说道:“郭家世代忠良,郭淮更是我亲自提拔,岂会背叛于我?再有扬言郭淮投降者,立斩不赦。告诉夏侯霸,让他去他父亲灵前好好反省,要报仇,就多读兵书,将来给我当将军斩了那张谦黄忠。”

“另外,郭淮虽有失城之罪,却有尽忠之节,我会上奏天子追封其为侯,念其无子,就由郭镇袭爵,以后过一子到郭淮名下,再把爵位还回来。”

“谢丞相!”臣子中有与郭家交好者,挺身替郭淮致谢。

处理完夏侯渊和郭淮的身后事后,曹操摆手赶走了多数人,仅留下荀彧程昱贾诩数人。

曹操又询问了一番陈仓失守的细节。

“妙才负我啊!”曹操不由得感叹道。

“丞相?”荀彧等人都很疑惑。

“我不恨夏侯渊打了败仗,我只恨他身为领军过万的上将,却还在执着于一城一地的得失,陈仓虽然是关中的西大门,可是只要坚守一段时间,打掉张谦的士气,然后缓缓东撤,这又有何不可呢?”

一场早来的大雪,让曹操觉得是天命对他的认可,可是这才没过多久,他就得到了夏侯渊的死讯。

加上先前被俘的曹仁,他的左膀右臂皆被斩断。

谁能替代夏侯渊,曹仁在曹操心目中的地位呢?

夏侯惇作战虽勇,却无统军之才,其能多在于理政抚民;

曹洪虽然忠心,却过于爱财,家中富庶无比,不能与士卒同甘共苦,又怎么能得到士卒效死呢?

曹休,曹彰等人具有过人之能,但是说到独当一面,却还逊色了些;

曹真,唉!不提也罢。

……

曹操想了想,一直没想到合适的人,或许该召集武将,举行一场骑射比赛,看看曹家和夏侯家中有无后起之秀。

想着想着,突然发现荀彧程昱等人还在面前,又问道:

“那法正是何人?”

“法正,字孝直,名士法真之孙,扶风郿人,李傕郭汜祸乱关中后,法正同友人进入益州,因不被刘璋重用,张谦入蜀后,投靠了刘备,现为刘备麾下军师中郎将,疑似掌管情报。”

“其才能如何?”

“十倍于我!”

“难道他比诸葛亮还厉害吗?”

荀彧程昱等人皆没有说话。

“一个卧龙,一个凤雏,还有徐庶法正,这刘备还不得上天去?难道我偌大的中原还比不上荆益两州出的人才多?”

曹操盯着几人沉默了许久,才摆了摆手,“你们去回去好好看看族中有没有优秀的子弟,我要重用。”

几人转身后,曹操又开口,“文和留下!”

贾诩转过身,半躬着身子谦卑的站在那里。

待其他人都离开后,曹操才问道:“我看文和眉头紧锁,似有话要说,”

贾诩一瞬间反思了自己的表情管理十余次,然后弯下身子更加谦卑的说道:“世家子弟不愿应征,或许多源自于《求贤令》。”

曹操眉头一皱,说道:“难道我作的《求贤令》不好吗?”

“丞相求贤一文,旷古绝今,当名垂千古。”

“那文和为何觉得人才不济,在于《求贤令》呢?”

“因为世族子弟通过察举入仕,无须《求贤令》也可当官,若此时应征,有品德不贤之疑;而有意于《求贤令》者,又被选拔官员所鄙弃,只能被委以小吏,久而久之,双方就都不应征了。”

“户蠹!”

“愚夫!”

“坏我大事!”

曹操大怒。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