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开局替徐庶北上,曹老板爱死我了 > 第439章 张谦题碑文 南中迁移事

《吕氏春秋》有八览、六论、十二纪,单是运送竹简就需要好几辆马车。

吕凯拿着质地绵韧、光洁如玉的白纸赞叹说:“中原竟有此等美物,真叫人爱不释手,如此,只需几册纸稿,装载不过一车,便可以抄录完尽先祖文稿,传阅世人。”

张谦微微一笑,纸张和印刷普及之后,文化的传承方便了许多,不过在这个时代,普通人要从识字开始,到认知这些“之乎者也”的问题,也是一笔巨大的花费,笔墨纸砚,还有时间,足以让许多家庭放弃。

哪怕后世,毕业之后,一套三十四块的正版图书,也不是所有人都舍得购买的。

张谦摸了摸他怀里,幸好他还有手机,刚才在室内,别人抄写的功夫,他已经偷偷拍了一遍。

古时候的“学富五车”变成图片后也就几百兆,若是换成文稿,恐怕就十几kb的事。

以后还可以随时翻阅查找,就这金手指,不靠抄写诗词,也是旁人仰慕的饱学之士。

张谦正得意着,吕凯已经在为张谦研墨。

“请侯爷为石碑题字!”

张谦摸了摸下巴,写点什么好?

李白杜甫什么的,咋就不来大理玩玩呢?

还有大宋那赵谁,为什么不把苏轼流放到云南来?

张谦犯了难!

张谦倒是听说过一个传闻,说后人在昆明发现一个石碑,上面写着“此碑如倒,蛮为汉奴”,说是诸葛亮写的。

可仔细想想,这怎么可能?这妥妥的拉仇恨,完全不符合诸葛亮隆中提的“西和诸戎,南抚夷越”。

要不写个“汉蛮一体,心心相印”?

也不行,这让后人看见了,还不得吐槽自己没魄力,打赢了还陪着笑脸?

张谦拿起笔,沾了沾墨,果断的写下六字——张谦到此一游!

不得不说,很二十一世纪!

众人一愣,接着满心欢喜。

“侯爷这字笔酣墨饱,势如龙蛇,真叫人赏心悦目啊!”

“没错没错,这笔势雄健洒脱,字与字之间行云流水,真叫人叹为观止。”

“最关键的是,你们发现的没有,侯爷这个‘一’字写的精彩啊,正所谓‘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有侯爷这墨宝镇守南中,以后大汉江山永为一体,华夏百姓永为一心。”

“不不不,我倒觉得,这个‘游’字写的才是最好的,侯爷那是诗仙,这仙人吞云吐雾、遨游天外,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这一个字便道出了侯爷的潇洒不羁,风姿绝世。妙,真是妙不可言!”

“谢谢你们,马屁侠!”张谦心里默默吐槽了一句,脸上却始终带着笑,对着说话人不断颔首。

和有文化的人聊天就是这么愉快!

张谦可不知道,因为他仅留下六个字,却给了后人留下无数的施展空间。

五百年后,一位姓李的诗人来此,随笔写下了“石碑本为功绩表,张子谦逊道一游。世人班门怕弄斧,我本狂人诗上头。”

一位姓杜的诗人追随着李的足迹,来此,写下“张圣之后无佳音,唯有太白有豪情。”

有不记名者在一旁刻下了“张子诗名传千古,我辈安作笔墨舞?先有班门敢弄斧,后有狂人诗上头!”

八百年后,一位姓苏的词人流落到此,写下了“谁言年少无功绩,轻抚石碑,任他雨打风吹去!”

……

由于永昌世家的配合,张谦很快就处理完了这边的事。

治理权张谦完全放给了当地,不过张谦抓住了两点,一是文化,凡是人口超过万人的县城,都必须建立书院,学习中原文化;其二是通商,凡是对外的大宗交易都必须有张谦派来的人监督,然后与他们分利。

因为张谦本身就是最大的买家和卖家,所以他们并没有拒绝的余地。

在得到李恢和关平的传书,说他们都到了昆明以北的时候,张谦启程向益州郡治行军。

“先生,对那孟获是否也和永昌吕氏一样呢?”

“季常如何觉得的?”

马良想了想,试探的说道:“永昌附近几乎都是哀牢旧地,吕氏需要大汉的名义去震慑周边的小族,但益州郡附近早已蛮汉杂居已久,汉人实力并不弱于蛮人,所以无论先生选何人执政,都容易滋生叛乱。”

张谦点了点头,归根到底,都是实力问题。

朝廷强大,则四海归附;朝廷孱弱,则众皆起异。

至于认同感,不过是影响一下这个变化的时间。

“益州郡有爨、雍、孟、李数大家族,自然不能让一家独大,我有意从这些家族之中挑选一些子弟,前往巴地、荆州为官,季常觉得如何?”

“自古以来,加快民族融合的方式莫过于迁徙,或许先生可以建议主公流放一些罪民。但凡愿意迁徙的,可减免其罪,并授予其族人土地。”马良建议道。

古代动不动就流放三千里,本意大多不在惩罚犯人,而在于充实边境的人口。

马良的这个建议很中肯,百姓大多安土重迁,不是生存所迫,谁又肯远离家乡?

“贤名之君会懂得此举的用意,可是此举在普通人心中,边境倒是成了藏污纳垢之地,也会使得边境之民离心离德,实在是弊利参杂啊!”张谦叹了一口气。

“先生说的是!”自古以来都不缺乏聪明人,可是能成事的却很少,因为涉及到个人利益时,每个人都很聪明,如果领头者不能做到把所有人的利益团结在一起,那么就会在一条看似光明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不过,季常,我倒是可以教你一点,许多事情通过行政手段很难处理,但是却可以通过经济手段去解决。”

“请先生赐教!”

“只要我们对南中的土地,矿产征以更少的赋税,自然会吸引外面的人迁移来此。而且,当初孔明也问过我一个问题,那就是我建议广设钱庄,如果有人还不清债务那该怎么办?对于这些人,我们会给他们一条活路,让他们来边塞之地,有本事就让他们去雇佣这地的百姓,没本事就让他们自己去挖掘,如果他们运气好,或许还能翻身做主,扬眉吐气!”

马良大惊,早在当初设立钱庄之时,先生居然就想到了这一层!

“先生真乃天神也!”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