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开局替徐庶北上,曹老板爱死我了 > 第504章 张谦的心眼 诸葛的忧虑

“子让,你最后与那周瑜说什么了?”

周瑜走远后,诸葛亮急忙进屋问道。

“没说什么,些许小事,不值一提。”张谦摆了摆手。

“真的没什么?”诸葛亮凑近问道。

“当然。倒是孔明,这些日子,与公瑾待在这山野清闲小居,背山面水,鸟语花香,又做了些什么?”

“我这不过是为了多留周瑜一段时间,那周瑜观察细微,暗藏心机,子让可不要露出什么端倪,还是快快把刚才说的话告诉我,让我帮你参谋一下。”

“真没什么,我只是告诉周瑜,这将来是合作也好,竞争也好,至少,华夏共祖一事不能忘。”

“就这些?”诸葛亮满脸不信。

“哈哈,真是瞒不过孔明,我还叮嘱周瑜,这语言文字一事不要乱改,将来也好认祖归宗。”

诸葛亮摸了摸胡子,“若是仅仅这两件小事,子让该不会背对着我吧?”

“算了,孔明,我还是告诉你好了,我听我师傅说,那海外有一种直立行走的大老鼠,我让周瑜有可能的话给我弄一只过来。”张谦叹了一口气说道,然后小心翼翼的嘱咐诸葛亮,“此事你可不要告诉任何人,包括主公。”

诸葛亮眼珠子转了转,看得张谦有些发毛,最终还是答应了下来。

片刻后,张谦再不复躲在床上瑟瑟发抖的模样,而是笔直了身子与诸葛亮站在一处看着远处的江面。

“子让,你说我们会不会铸下大错,将来终结汉室的人真的会是周瑜。”

诸葛亮颇为凝重的说道。

“孔明,你这几天没把焦煤炼钢的方法告诉周瑜吧?”

“当然没有。”诸葛亮肯定道,这事要是说出去,周瑜要是狠下心不走,集结几万铁甲军,那不是大麻烦。

人与人之间需要信任,但成大事可不能寄希望于他人的人品。

“那我就放心了,我倒是希望将来终结汉室的人是周瑜后人了。因为那样的话, 说明汉室至少还能传承个好几百年。”

周瑜出海后,先是要生存,接着要发展,然后航行和远航作战可不同,后者会难上千百倍。

除非周瑜得天之助,在新大陆先行弄出坚船利炮,否则,周瑜的威胁就是一句空谈。

有些事情,不是空有大志就可以实现的。

“那子让觉得汉室还能延续多少年呢?”

在和周瑜讨论过治国之策时,诸葛亮对这件事也上心了起来。

诸葛亮这么问,张谦突然想起后世网上盛传的封建王朝三百年国运一事。

唐朝290年、明朝276年、清朝267年,任何一个大一统的王朝似乎都超不过三百年。

汉朝传世四百年,还是因为王莽篡了一次位,将各个阶层的人的仇恨都吸引到了自己头上。

至于周朝八百年,打了起码有七百五十年。

“孔明希望是多久?”

“我想听子让告诉我。”诸葛亮说道。

“那我便说说我的见解。一个王朝在创立之初,也就是开国之初,土地相对富裕,百姓各得其所,这时候的王朝相对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在第一阶段下,百姓的数量飞快增长,国家也越来越强盛,但是官僚权贵就会发现土地越来越值钱,这时候,他们就会想尽办法兼并土地,贫富差距不断拉大。但此时,王朝表明相对还比较和谐,因为失去土地的人也可以通过租用这些官僚权贵的土地得以生存。甚至来说,有可能还会遇到善意的权贵,交的税比种植国家的地交的还要少。”

“第三个阶段,失去土地的百姓越来越多,权贵们看到了榨取百姓劳动力的带来的利益,而且因为他们麾下聚集了大量的百姓,所以他们还能够从国家那里获得好处,以此偷税漏税,瞒上欺下,国家和百姓越来越穷。”

“最后,国家只能通过不断压榨百姓的利益来维持运行,而百姓终将因为负担不起高昂的税赋,民不聊生,揭竿而起,尸横遍野,乾坤重演,进入一个新的循环。”

“孔明觉得这四个阶段需要多久的时间?”

张谦话语里提到两个最重要的信息就是人口和土地,如果按照大汉先有的土地去计算,人口以二十年繁殖一代,人均寿命按五十岁计算,现有的土地最多只能维持二百余年。

从高祖打下天下到王莽前夕的变换不正是如此吗?

而光武帝夺取天下,原本的秩序并没有打破,原先的利益集团很快便开始了土地兼并,所以刘秀之后的阶段转换,还要更快一步。

至于如何改变这一切,诸葛亮也想到了。

张谦提到的就是人口和土地。

第一种方式,那就是通过战争劳役消耗大量的人口;

第二种,那就是扩充土地。

但这并不治根之法,想到这,诸葛亮不由得感叹,有时候,知道的太多,还真是一种痛苦呢。

“子让,你一定能解决这一循环的吧?”诸葛亮深情的看向张谦。

张谦吓了一跳,开什么玩笑。

3202年都不知道能不能解决的问题,让他一个2023年穿越的人去思考,开什么玩笑?

“孔明,要相信后人的智慧!”张谦拍了拍诸葛亮的肩膀安慰道。

诸葛亮心想:你不就是后人吗?

……

船上,周瑜看了看手中核桃般大小的指南针,又想到了张谦交代的事,不由得一笑。

就在刚刚,诸葛亮出门后。

张谦和周瑜说的除了告诉诸葛亮的第一件事外。

剩下的完全不同。

“都督,咱们做个交易如何。”

“哦,什么交易?”

“就是如果都督能够到达新大陆的话,在写中原的历史时,记得突出一下我的优点,这个,都督应该懂我意思吧?”

周瑜点了点头,“那作为交易?”

“放心,将来主公修史的时候,我一定把都督写成一个美男子,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周瑜摸了摸鼻子,做了个成交的手势。

又问道,“那孔明哪里?”

“当然是尊重历史!”张谦认真道。

“放心吧,子让,我这次出海,带了不少世家子弟。”周瑜给了张谦一个秒懂的眼神。

当初诸葛亮舌战群儒,可是得罪了不少人。

这些人不至于歪曲历史,但是适当发挥一下春秋笔法,还是能做到的。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