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开局替徐庶北上,曹老板爱死我了 > 第526章 诸葛再登门 谈论治学事

张昭刚回到家,发现后脚诸葛亮又跟上来了。

“我说孔明,你拜托我的事我已经帮你办好了,你还有什么事?”

“张公!”

“叫我子布!”

“张公,小子面薄啊,哪有您老人家面子大,您看看,您这一出马,元叹先生就答应了,要是我和兄长两个人,元叹先生还不知道要推脱到什么时候呢!要不怎么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呢?”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没错,这是子让说的。您老人家和我同是徐州出身,就和家里的老人一样亲近。”

提起张谦,张昭就想起被怼的哑口无言之时,要不是自己心宽体胖,早就和刘晔崔琰一般被气晕过去了。

再看眼前这小子,前倨而后恭,非奸即盗!

“别,你们琅琊国和我们彭城国中间还隔着一个东海郡呢,谈不上一家人!”张昭吹胡子瞪眼说道。

“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大汉,谁说我们不是一家人?”诸葛亮信誓旦旦的说道。

张昭皱了皱眉头,这厮上次来江东的时候,虽然言语犀利,可也不失为铁骨铮铮,怎么这会变得有些厚颜无耻起来了?

这种感觉,好像还在哪遇到过?

“莫非张公觉得孔明不够分量,那我家主公可要轮番派人来请了,若是还不行,我家主公亲自赶往江东也是可以的。”诸葛亮嘿嘿说道。

“哼,当初你叔父都不敢这么和我说话。”张昭脸上写满了生气,不过心里到底怎么想的却不为人知,“说吧,还让我帮你劝说?”

“自然是张公本人了。”

“我是不会出仕的。”

“当然不是要张公出仕,我家主公最是崇道重教,所以我有意在建业兴建一座书院,想请张公担任院长,主持教育之事。”

古时候,评判一个君主施政得失有一个重要的依据,那就是贤人名士是否愿意出仕。

如果山野遗贤多了,那一定是统治者不得人心。

历史上,曹丕就多次书写劝说隐士出仕的诗词,比如《大墙上蒿行》。

“适君身体所服,何不恣君口腹所尝。冬被貂鼲温暖,夏当服绮罗轻凉。行力自苦,我将欲何为?不及君少壮之时,乘坚车、策肥马良。上有仓浪之天,今我难得久来视;下有蠕蠕之地,今我难得久来履。何不恣意遨游,从君所喜。”

诗中先是赞赏了一番隐士的品德, 接着又劝隐士们时光短暂,及时行乐,然后描绘了大量出仕之后可以享受到的服侍舞乐,宫舍美酒……

有人出仕是看中他的才能,但有的人,出仕本身就代表了一种政治认可。诸葛亮自然懂得这个道理。

试想,孙策的托孤之臣被孙权所贬谪,接着被刘备委以重任,又比这还能痛打孙权的脸的吗?

“孔明是想在江东行荆州那一套?恐怕不行吧,这江东私塾之多,已无公塾之必要。”张昭开口道。

有名望的世家大族可是很注重家族子弟求学一事的,不仅安排从小读书,真正有天分的,还会花钱请名师,助他们游学。

荆州的私塾本来也不少,只不过曹操南侵,当时的求学环境遭到了破坏,之后被诸葛亮张谦一顿操作,官办的学塾迅速满足了百姓了需求。

“只要天下还有一个读不起书的人,那就有公塾存在的意义。”诸葛亮斩钉截铁的说道。

“哼!”张昭冷哼一声,“要让天下人都读得起书,孔明的口气未免也太大了吧?”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张昭沉默了。

他忽然感觉,眼前之人之所以能够屡屡成功,不仅仅是智谋超群,而是因为他一开始的志向便与常人不同啊!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孔明志向之大,就不怕与屈原一般累垮了自己吗?”

“张公言重了,亮哪里配的上一个‘独’字,最多是举世皆浊我先清,众人皆醉我先醒。世间有识之士何其之多,吾道岂会孤单?”

张昭再度沉默。

他反应过来了,眼前这厮可不是屈原那样倔头倔脑,执而不化。

什么见机行事,随机而变,诸葛亮玩的那是得心应手,而且,这次见面,更是给人一种狡猾的感觉。

“先生执意成立公塾,那私塾之事如何解决?难道要如同秦始皇之时焚书坑儒,废除一切私塾吗?”张昭问道。

“当然不是,都是传学授艺,开办公塾,但却不禁私塾。”诸葛亮回答道。

张昭疑惑了。

如果是这样,刘备能拿出那么多的资源来办公塾吗?

毕竟私塾可以优中选优,花费重金聘请名师。而公塾受众之多,摊到每一个地方又能有多少钱?

“张公,其实这个问题,很好解决。”

“哦,还请先生指点。”张昭一副请教的模式。

“虽然我们不管私塾学什么,教什么,但是我们只管一点,那就是考什么?”

“考?”

“没错,如今荆州的学堂已经兴起了一月一小考,半年一大考。每年两次考测,成绩合格的才能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不合格的则留级,连续三年不合格,则会予以劝退。”

乍一听,这合不合格好像与公私塾没有关系。

不过,

很快,张昭就听到诸葛亮说道:“若干年后,这郡县的吏员都会在有合格证的人中优先录取,甚至于太守县令这样的执政官员也会从中产生。”

张昭脸上紧张了起来,“若按先生这么说,你们虽然不禁私塾,可是天下也再无私塾立足的地方。”

很简单,私塾拿不到合格证。

“当然不是!”诸葛亮立刻反驳道,“虽然学生不在一起学,可是却可以一起考,只要能通过考试,那我们同样发放合格证。”

“即便如此,因为考的内容被你们掌握着,所以私塾的教学内容也会向公立学塾靠齐,是也不是?”

诸葛亮点了点头,“张公总不能指望私塾教些过时无用的学问,平白误人子弟吧?”

张昭面色不虞,心想:你们是怕私塾教些过时无用的吗?你们是怕教些不利于你们的学问吧?

“而且也不是所有的私塾都会被一视同仁,要想学生能一同参与考核,首先这私塾教师必须经的起考核。所以我这才想请张公出马,对江东的私塾教师进行考核,优者发与认证牌照;差者进行责改整顿;至于劣者,则禁止其传道授业。”

“张公,您意下如何?”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