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开局替徐庶北上,曹老板爱死我了 > 第554章 报纸传海内 诸人差异多

“好文章,胜过灵丹妙药啊!”

自那日张谦怒骂王朗,得胜回营,法正见张谦神色不对,便询问众人,后把所有言论连带军情一同发往了荆州。

刘备看着此文,内心一震,这惊人的文笔,惊天的意识,满腔热血,气贯古今,真不愧是他的张谦。

当浮一大白!

随即,刘备令人将张谦怒骂王朗的文段刊登于报纸上,发与天下,广布四海。

……

崔琰自从公开露面并怒骂曹操之后,也算是坚定的站在了刘备这边,不过刘备准备赐予高位,他没有答应。他知道,刘备不是真心,而他也没有这个脸,。他帮刘备做一些整理编纂文字的工作,时不时也在报纸上发一些批评曹丕的文章。

曹丕那边对他恨之入骨;而刘备这边对他的评价是深明大义,弃暗投明。崔琰知道自己的定位,他只是想保全自己的家族而已。

此时看着张谦怒骂王朗的文辞,崔琰感叹了一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啊!”

要是他和王朗换个身份,恐怕他是要当场被气死了。

……

孙权这边,此时他被捕还没有多久,他总想着刘备吃个大败,然后有人来将他救出,到时候他振臂一呼,江东忠义之士群起响应。

抱着这个想法,孙权时刻关心外面的事情,不过他的一举一动其实都活在监视下。

这天,孙权领到了最新的报纸,看着张谦怒骂王朗的文章,心中不由得升起一股快感。突然,他发现不对,他和张谦不是一边的。

该死的!

而且这骂人的词怎么和那日诸葛亮骂他的有异曲同工之处?

这刘备卑鄙阴险小人,连这方面的话术也是经过了统一培训的是吧?

孙权心想着,下次刘备再请宴,一定要揭露他的面目。

这时,一只肤白小手从孙权身后绕了过来,环在孙权的腰上,一张俏脸贴着孙权的后背缓缓靠近他的耳根,嘴唇轻动,口念了一声“陛下!”

孙权浑身一震,顿时豪情万丈,什么宏图大业都暂且抛诸脑后,开始了芙蓉帐暖度**。

……

紧接着,关羽诸葛亮也看到了报纸。

关羽激动地气血涌上面门,满脸通红的连说了几声“好”!

“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自当以忠义为本,安能折腰于功名富贵?”

“云长说的极是!”诸葛亮抚扇说道。

对于王朗,诸葛亮知之甚多,不仅是因为王朗身居司徒,事实上,两人可以说是从同一个地方出来的。

诸葛亮出身徐州琅琊国,张昭出身徐州彭城国,而他们中间隔着的这个东海国就是王朗的老家。

王朗是一个很有学问的人,不过道不同不相为谋。

寻常小民,普通小吏,投靠曹魏搏个出身还自罢了。

王朗出身名门,拜师杨赐,可谓是世受国恩,在此国难之时居然为曹丕摇旗呐喊,还敢堂而皇之的接受魏国司徒之位,简直是恬不知耻。

诸葛亮感觉张谦的这些话都说到了他心坎上。

诸葛亮提笔一挥,在报纸上又添加了一条评语。

……

曹真最近总是察觉不对劲,就好像有无数人在监视他一般。

但这怎么可能呢?

他可是在曹丕的身边,外面就是十几万的大魏军队。

“曹真将军,魏王召你。”

曹真点了点头,询问来人魏王是因何事召他。

然而来人摇了摇头,表示魏王急召众人,并未说明事项。

曹真与曹丕交情匪浅,丝毫没有起疑。

曹真到的时候,帐内只有曹丕贾诩等几人。

曹真简单行礼后便站立一旁。

“子丹,荆襄传来的报纸你可曾看过?”曹丕问道。

曹真摇了摇头,曹丕便把报纸递给了他。

曹真一看,十分笃定的说道:“王司徒犯了一大过错!”

“哦,何以见得?”

“那张谦素以口舌闻名,王司徒不知扬长辟短,反以唇齿相激,如此这般,岂不是正中了张谦下怀?”

“那依子丹之计,应对张谦该如何是好?”

“一不做,二不休,示之以强,对之以力,以雷霆万钧之势摧枯拉朽,对付奸诈之人,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就是以力破之。”

这是曹真吃了好几次亏总结出来的道理。

曹丕看向贾诩,两人对视一眼,微微点了点头。

曹丕一开始对曹真是有疑心的,但是当他亲到战场督战攻城之时,曹真于禁等人皆是身先士卒,不避刀剑,一次次杀上城头,掉下飞梯后又再次攀爬,如此这般反复。

战场上,曹丕想到了孙权周瑜的事情,他默默告诉自己,如果连于禁曹真这样的心腹股肱之臣也背叛了自己,那他认了。

当然,热血过后,曹丕为了稳妥起见,还是加强了校事府对重要大臣的监视。

曹真说完没一会,其他文臣武将也陆续到达帐内。

曹丕提起了洛阳被围攻,眼下如何增援的事情。

众人意见不一,有说要趁消息尚未走漏,先行打下宛城;

也有人指出洛阳的重要性,说宁可放弃宛城也要回师洛阳。

更多人则是提议分兵为之。

……

洛阳附近。

王朗当日被张谦一席话语气得说不出话,险些跌落下马。

而后,黄忠趁王朗大军士气低沉一番冲杀,王朗险些命丧当场,若不是张谦担心王朗身后有夏侯惇大军设伏,恐怕王朗的诈败就要变成真死了。

王朗经此一遭,身体大不如前,一直病卧榻上,时常被噩梦所惊醒。

孝廉!

断脊!

先帝!

张谦口吐这些字眼的画面时常浮现王朗脑海,让他精力交瘁。

好不容易等他休养了几天,勉强可以出门。

他在院内晒了一会日光,突然听到隔墙外有人居然在谈论他和张谦对阵时说的话。

荆州刘备,好生歹毒,竟然将此事公诸于报纸之上。

王朗感觉一股闷气涌上心头,他下意识的想要握紧拳头,却偏偏使不上力气。

这时,他又听到外面的人说道:“你们知道现在外面是怎么评价王朗的吗?”

“怎么评价?”当即有人问道。

“有人下了评语,你们且听我一语道来:

幼慕东海有贤良,今耻污名伴耳旁。

从此世人愧名朗,多少子孙恨姓王。”

王朗眼睛突然睁大,嘴巴微张,眉头拧成一团,脸上充满了呆滞,整个人仿佛被雷声震住了一般。

从此世人愧名朗,多少子孙恨姓王!

此评语一经传出,他王朗不仅要遗臭万年,而且日后每一个姓王的恐怕都要骂上他几句了。

“王司徒!”

“王司徒!”

不久后,王朗被人发现倒在院中。

……

邺城一间小院内,司马懿一手拿着报纸,一手拿着甜果,摇头晃脑,颇为自得的说道:“区区言语,伤不得我分毫!”

这时,一女子抱着婴儿自屋内走出,看着司马懿这般模样,怒斥道:“司马懿,你丢了官服也就罢了,你一个大男人穿我衣服干什么?”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