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开局替徐庶北上,曹老板爱死我了 > 第569章 于禁劫信使 众人猜测多

“报,于禁将军抓住一支洛阳赶往宛城的骑兵小队,里面发现了一封张谦写给徐庶的信。”

哨骑飞快来报,曹丕接过书信一看,上面却是张谦所写,希望徐庶迅速从襄阳调集一批学子北上。

曹丕把书信传示众人,然后问道:“你们觉得,这会不会又是张谦的奸计?”

众人都开始朝这个方向思考起来,唯独贾诩内心凄凉,他忽然觉得现在无论张谦做什么,曹丕等人都要疑虑再三。

这样下去,即便张谦真的露出了破洞,他的敌人也会将其脑补回来。

真正可怕的不是张谦,而是世人心中的恐惧。

贾诩仔仔细细的看完了书信,然后又详细询问了一番于禁捕获这支骑兵小队的经过,然后对着曹丕说道:

“魏王,此信中措辞十分谨慎,比如他没有要求徐庶出动宛城之兵,只是要求一批识字之人,这很符合张谦的需求,他的目的就是安抚众多降卒,依我看,这封信应该是真的。”

对于贾诩的判断,曹丕还是信任的。

“那依太尉之言,我们该如何利用这封信呢?”曹丕仔细一想,也觉得张谦没必要在这种小事上设计,又不是要求宛城兵马出动,这百八十来个学子,即便是被擒获,恐怕也没多大价值。

“我们可以把信中的内容略作修改,就说洛阳攻打甚急,需要襄阳方面派出援兵。徐庶深知兵贵神速的道理,又知晓洛阳的厉害,定然不会等荆州派兵,他会觉得,我军既已离开,他便可以分调宛城守军,及时赶往洛阳。”

曹丕觉得贾诩的提议有实践的价值,点了点头,却又愁眉苦脸的说道:“只是这信中最后还提及了暗号——”

曹丕看向报信之人,询问道:“于将军可有拷问出这第六套暗号是什么?”

“我将将军亲自拷打送信的什骑长,那厮把前前后后所有的细节都说了,唯独对于暗号一事,始终坚持‘什么也不知道’。”

“这支队伍中的其他人呢?”曹丕问道,他想的是有时候送信时,为了保证信件的可靠,会把信件和暗语交给不同的人。

“在追击过程中,都被弓箭射死了。”报信之人回复道。

唉!

“可惜!”

曹丕叹了一口气。

这时,夏侯尚问来人,“你确认,每次拷打对方,得到的都是‘什么也不知道’?”

来人点头。

夏侯尚对着曹丕说道:“魏王, 会不会这暗语就是‘什么也不知道’?”

众人面色一僵,张谦这厮恶心人的事情不是一次两次了,就比如这次一方面劝降夏侯惇,一方面又拿夏侯楙的投降书给曹丕;听说先前还给年过六旬的王朗送了一套女子亵衣。

简直就是可恶至极。

所以暗号定为“什么也不知道”这种事情张谦还真做的出来。

“魏王,臣有个提议,魏王可派一机灵应变之人冒充骑兵小卒,将信件送入宛城,若是徐庶问起暗号,就说‘什么也不知道’。如果歪打正着则正好;如果不对,就说信件是骑兵什长临死前交予他的,暗号还未来得及说起。”

曹丕很欣慰,他觉得夏侯尚还是挺聪明的,先前失败,不过是心系洛阳,被敌人利用了而已。

就在曹丕打算这么做的时候,贾诩伸手拦住了他,“魏王,臣有一个不一样的想法。”

“哦,太尉有话尽管直言。”

“夏侯将军所言不失为稳妥之策,可是若是后者,恐怕徐庶难免会心存忧虑,试问送信之人临死前交予信件时会把最重要的暗号给忘记吗?”

曹丕点了点头,这年头识字普遍不多,所以暗号不会是一大串,仅仅几个字若说没来得及说起,确实引人怀疑。

“臣有一个大胆的想法。张谦所写的这封信并无兵力部署,亦无行军路线,它真的需要特别强调暗号吗?”

“太尉的意思是?”

“臣觉得,不是于禁将军抓捕的什长‘什么也不知道’,而是根本就没有暗号。张谦的诡诈之处就在于,如果信件落在敌人手中,对方真的去猜什么暗号密语,那就真的上当了。”

曹丕一听,突然觉得贾诩说的真的很有道理。

普通人眼中,可能暗号就是两个人之间定几个关键词,关键时候一对,就用上了。

事实上,暗号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

简单的暗号一经泄露,很可能就会连累一串人;暗号设置的复杂了,自己人都弄混淆了。

而且距离一场,暗号就要经过多人之手,如果其中一人出了差错,那很可能贻误战机。

这看似没有成本的事情,实际上,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成本。

所以许多时候,相信暗语,不如相信人,你要给谁送信,就派一个双方都认识的人。

曹丕一时很是犹豫,到底是按照夏侯尚的提议,还是按照贾诩的提议。

……

宛城内。

徐庶,文聘,马良,沙摩柯等人汇聚一堂。

曹丕虽然退去,但是宛城的善后工作却仍旧很忙,毁坏的城墙需要重新建设,拆毁的房屋也需要重新搭建,还有防疫治伤等事情,总而言之,宛城现在是各种缺。

马良则是提到,最近伏牛山中有不少百姓南逃,据他们所说,有大量的溃兵涌入山中,抢占山头,霸占屋宇。

徐庶则是从中分析出了张谦大胜的消息。

“子让孔明等人接连大胜,实在是可喜可贺!”徐庶表面上十分欣慰,实则内心多少有些落寞,因为只有他守在宛城,不能寸进一步。

“徐先生,我大兄说,善战者无赫赫之功,这用兵之道,无非一攻一守。大兄让我北上增援时便告诉我,此番与曹魏的战争,不在于其他地方,就在宛城,徐先生守住了宛城,那任何地方的小胜都是大胜,可若是宛城失利;那即便是其他地方大胜,恐怕也是分散了兵力,后患无穷啊!”

八百里伏牛绵延东西,千万年淯水缓缓流淌,华夏文明在此扎根,楚汉文化于此发源。

於显乐都,既丽且康!陪京之南,居汉之阳。

南阳作为四战之地,乱世之中,于此起家十分困难,但是要得天下,就必须要拿下南阳。

“孔明过誉了。”徐庶淡定的说道,虽然他没有很强的功利心,但是既然走上了为将为帅的道路,总不能轻易向人认输。

就在众人商议如何增援张谦的时候,城外巡逻的将士带回了一个受伤的骑兵。

从他身上搜出了一封信件。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