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开局替徐庶北上,曹老板爱死我了 > 第602章 开拓难与易 人选与抗寒

“子让,子让,你也说说对辽东的看法。”见张谦陷入遐思,刘备提醒道。

张谦摸了摸下巴,“我也不同意裂地封王,别说是辽东的土地,就是辽东以外的,也必须逐步划归郡县。”

张谦的提议有些激进。

“子让可知道,那些地方是穷山恶水,天寒地冻,常人生活在那,不是饿死,就是冻死。将那些地方划归郡县,恐怕治理上花费的钱帛要远远大于那里的赋税啊。”刘备说道。

诸葛亮则是若有所思。

“主公,都江堰建造之前,蜀地一样是洪涝不断,可是现在,俨然已经成为天府之国。那辽东之外,沼泽遍地,说明水域发达,有水便能种田,若能凿通河道,修建堤坝,那里会不会成为第二个天府之国呢?”

张谦说着又看向了诸葛亮,“孔明先前与我探讨过爆发黄巾的缘由,归根结底就在于人与地的矛盾,我等大好男儿,总不能阉割了自己,又或者,每百五十年爆发一场战争以此来消灭人口,所以,我等所能做的便是深入不毛,披荆斩棘,以为子孙后代多争取立身之地。”

“最重要的是,田无稻苗,定然杂草丛生。如果我们不去开发这些地方,不传教化,不定礼法,这些地方叫就会被异族所占据,横行,直至其壮大到对中原产生威胁。”

这句才是最让刘备提防的,为什么北方的异族为什么永远看起来那么强大?

前有匈奴,现有鲜卑。

不是草原人生来强大,而是那里环境相对恶劣,不强大就没有活下来的资格。

不像中原之地,物阜民丰,只要祖上有所积累,子孙后代便可养尊处优几代。

强于忧患,弱于安乐。

“可是即便我等有心开拓,百姓未必愿意奔赴辽东以北。”刘备开口道。

张谦有数千年的历史经验积累,但是刘备没有。

刘备当然不希望辽东方向出现一个劲敌,可是在他看来,开发高句丽扶余之地,就和当初秦始皇南征百越一样。

开荒和打仗一样,是要死人的。

为什么春秋时期诸侯强大起来后,就不认周天子的分封,而是张口闭口,先祖披荆斩棘,筚路蓝缕,因为绝大多数的土地,真的是他们先祖用刀枪斧砍开拓出来的。

山穷水恶,蚊虫灾疫,哪个没有带走千人万人?

此时,刘备兴兵讨魏,重建大汉,已经耗费了半生之力,天下各州郡的百姓也经过多年战乱,民心思安,再逼着百姓深入不毛之地,刘备难免担心自己的基业二世而亡。

“主公,当初秦始皇南征百越,最大的错误并不是这个政策本身,而是秦始皇妄图以个人的意志操纵天下这辆马车。殊不知,驾驭天下这辆马车,不仅需要法与刑,同样也需要仁与利。”

“所谓张弛有度,便为仁,主公知晓百姓百姓深受战乱之苦,故而不愿意百姓再去北荒之地,此为仁。”

“但除此之外,还有利。主公可知道,这天下什么人最多吗?”

“穷人!”不等刘备回答,张谦直接说道。

“主公应当知晓,这天下乱世,这郊野多是无主荒地,可是一旦天下太平,这些荒地便会冒出许多主人来,甚至为此又要挣个头破血流。而百姓之中,总有田地少的,土壤差的,即便一开始有地的,一时贪于逸乐,便将土地卖了去。再有就是子孙七八个的,原本一家五口,百亩之地,可是到了子那一代,养家糊口已是不够,何况孙辈?”

“官府便可以组织这些人向外开荒,凡是新开之地,朝廷与其五五平分,而且免其赋税五到十年。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向外开拓,还可以减少中原人口密集之地的矛盾。”

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这个诱惑是很吸引人的。

张谦这番话,倒是让刘备觉得大有可为。

诸葛亮突然笑了起来,对着几人说道:“我看子让还漏了一部分人。”

“哪部分人?”

“就是那些向钱庄借贷最后还不起债的人。”诸葛亮说完,又哈哈大笑。

该死的,这小贼又揭他短。

不过,张谦在设想钱庄一事时,确实就有考虑过这些。

现在的钱庄与普通百姓只有存钱业务,没有借贷业务。能从钱庄借到钱的都是家里有点资产的,如果因为抵押物没了最后还不起债,那只能说明这些人贪心不足。

不对,不能说贪心不足,应该说抵抗风险的承压能力比较强,这些人最适合拉去出卖苦力,啊不是,应该是最适合出去冒险。

张谦不经意间,嘴角已经长出资本吃人的獠牙。又说错了,是生出了给无助的人再一次选择的仁义长者之风。

“孔明,这话可是你说的。”张谦打死也不承认这是他的想法,世人都知道他继承了刘备的优良品质,是一个无比仁慈的人,怎么可能会有这些邪恶的想法。

诸葛亮并不反驳,笑了一会对着刘备说道:“主公,事实上,这滩涂沼泽之地治理好了,最适合用来种粮食,就好比曾经的蜀地,现在的荆南。”

这两年荆南大丰收,刘备是知晓的。

“而那辽东以外虽然一直荒芜,可是我听人说,却是平原广袤,想必治理好了,土壤也是肥沃异常。以往中原之人无人往北荒开拓,最重要的原因便是冬季严寒。人口若是多了,恐怕当地的木材便会被瞬速砍伐,后来人又如何烧制木炭,抵御严寒呢?”

诸葛亮说的这一点,张谦深有体会。

现在的母亲河就叫河水,而不叫黄河,那黄土高原之上,也还是郁郁葱葱。

洛阳及东面的陈留(开封)虽然也有水患的威胁,但远没有唐宋之时那么严重。

对于环境的破坏,盛世是比乱世更要严重的。

盛世一来要大兴土木,二来冬季取暖,森林面积会大幅度减少,这也是历史上后来的王朝大兴土木都要从南洋运巨木的原因。

东北自然不缺乏木料,毕竟大兴安岭横在那里,不过北方的树木生长周期比南方长许多,如果一下子砍伐过度,超过了大自然的自我恢复范围,那森林变成草原,草原变成沙漠,也不是不可能。

“不过现在,木炭之外,我们有了更好的选择,煤。如果煤炭能够普及,那辽东往北的冬天也不再是那么艰难,开拓之举大有可为。”诸葛亮信心十足的说道。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