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开局替徐庶北上,曹老板爱死我了 > 第607章 忽悠传忽悠 全是大忽悠

诸葛亮家中。

鲍三娘抱着小孩挑逗着,眼神中充满了溺爱。

黄月英手拿着一颗蜜枣放到三娘口中,“我的好妹妹,你们准备啥时候要个孩子啊?”

鲍三娘脸一红。

“我的好妹妹,咱们都是妇人了,啥没经历过,这有啥害羞的。那群男人在外面谈天侃地,一个个能耐的,我们女人好不容易找到个知心的, 还不能说说心里话吗?”

“夫君说,我们还小,不急着要孩子。”鲍三娘声音小的和蚊子一样。

黄月英更加感兴趣了,两手拇指比划着,“难道你们还没这个过?”

鲍三娘下巴已经贴着胸口了,眼神只敢盯着孩子,先是摇了摇头,然后又快速的点了点头。

“好妹妹,那你告诉姐姐,你们在床上快活不?”

鲍三娘点点头。

黄月英摸了摸鲍三娘的身子骨,鲍三娘扭扭咧咧的,倒也没有反抗,黄月英嘀咕道:“这身体好的呢!还有那子让看上去也挺健壮的,咋就没个孩子呢?”

“子让这小子不会在外面偷吃吧?”黄月英声音大了一点。

“他敢!”鲍三娘脱口而出,语气十分坚定,随即又温柔的说道:“姐姐说什么呢,夫君才不会是那样的人呢。”

黄月英噗呲一笑,“好妹妹,逗你玩呢,子让这么好的洁身自好的男人,可不多见。”

随即又钻到鲍三娘耳边,“妹妹,你可别听那些男的说什么不着急要孩子,真到了时候比谁都着急,姐姐这有几个方子,平时喝了强身,需要的时候能提高怀上孩子的可能,你要不要试试?”

虽然张谦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但是鲍三娘心里是很着急的,特别是她母亲每次来看她,都会提这事。

此时听黄月英一说,鲍三娘虽然满脸羞涩,却还是点了点头。

黄月英轻轻一笑,拿出了方子,又配上两副现成的药,开口道:“这就对了,还有,这方子是不分男女的,你和子让一起喝效果更好哦!”

“多谢姐姐。”

两女子就这样说起了悄悄话,不过更多是黄月英问,鲍三娘听,看上去,黄月英更像是长辈一些。

张谦与诸葛亮回来后,才把三娘接回了家。

一回到家,鲍三娘就把药给熬上了。

晚上,张谦喝水的时候突然察觉味道不对。

“三娘,这茶水怎么变味道了?”

鲍三娘一开始不肯说,然后在张谦挠胳肢窝脚底板的言行逼问下, 张谦终于得知了实情。

“你是说,你嫂子和你说,诸葛亮对孩子的**比她还大?”张谦问道。

鲍三娘点点头。

“该死的!”张谦知道,他又被诸葛亮骗了。

“三娘啊,以后咱俩之间的秘密可不能告诉别人。”张谦一个人对付那对狡猾的夫妇已经够难了,要是身边再出个卧底,那就是兵败如山倒了。

鲍三娘微微一笑,“所以夫君有个能发光的宝贝,我一直没告诉姐姐。”

“三娘真聪明,那你告诉我,你们后来都聊了些什么?”

“我把夫君读给我的诗告诉了月英姐姐。”鲍三娘一副志得意满,满目炫耀的模样。

“等等!”张谦突然觉得不妙,“你说的诗,不会是我在被窝里念的那些吧?”

鲍三娘点点头。

张谦右手五指大开,拍在脸上,他的一世英名!

鲍三娘伸出双手缠着张谦,羞涩的说道:“夫君,我们也要个孩子吧!”

对于孩子这事,张谦其实也问过华佗那个臭老头,他曾经给鲍三娘把过脉,张谦也让他把过脉,双方都没有问题。那老头还嘲讽张谦是不是走错道,气的张谦想把他揍一顿。

二十一世纪,哪个有为青年会犯这样的错误?

虽然张谦一向是洁身自好的人,可是他有个室友,大晚上看动作片不是一次两次了。

张谦许多时候就是为了躲避这样没有追求的室友,才选择野外探险的。

以上所言句句属实,张谦敢对着洛水发誓。

张谦抚摸着三娘的头,后世网上有那么多催婚催子的家长,张谦也知道鲍三娘的压力很大。

张谦怀疑问题的原因出在他的穿越者身份。

他轻轻抚摸着三娘的头问道:“你觉不觉得你夫君是个大有本事的人。”

鲍三娘眨眨眼,又点点头。当初在成都,鲍三娘就被张谦所折服吸引,更别说现在张谦还天火灭敌,打了传奇一战。

要不是她出现的早,出现的巧,或许他早就被别人叼走了。鲍三娘心里想。

“所以夫君偷偷告诉你,有本事的人的孩子也不会是一般人,这天上的星星有一颗是文曲星,有一颗是武曲星,将来他们掉落的时候,就是你我有孩子的时候,到时候一怀就是两个,你要是不好好珍惜身子,可生不下大有本事的孩儿。”

鲍三娘露出傻傻的笑。

张谦哈了一口气,天这么冷,抱着三娘就钻进了被窝,暖和暖和。

……

第二天下午。

矿山那边就带回了消息和样品,张谦口中的“水泥”顺利成型,如果混上沙子碎石,硬度远超想象。

张谦,诸葛亮,刘备等人一起见证了这一时刻。

“有此物,造房子就便捷多了,到时候各地的百姓也更能抵御冬天的严寒。”刘备说道。

“还有啊,此物如此方便坚硬,以之修建堤坝,恐怕荆州马上就要多上上万亩上等水田啊!”马良开口。

“最重要的是,以之修路,从此再也不用担心泥泞水洼。马车一昼夜能多跑百里,边疆有难,传信的时间将大大缩短。”

古代,制约国土面积的除了君王的英明,国力的强盛,还有一个重要的客观原因,那就是通讯的时间。

“主公,依亮之见,不如就在汉水两侧修建几道堤坝,一来防止春夏涨水;二来,也验证一下这水泥的效果,还有持续时间。若是这堤坝能保证两岸百姓从此不受水患影响,那主公的名声也将和这堤坝一样千秋万世的流传下去。”诸葛亮建议道。

人都有一死,但造物不会。

始皇帝已死,但是万里长城却证明了他的存在,功过自有后人评说。

此时刘备看到了速干速硬的水泥,岂能没有意动?

而张谦则是佩服,这诸葛亮借花献佛,借力打力的本事是可以的。

不过总归而言,算是对几年后的强降水做了一点预防。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