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开局替徐庶北上,曹老板爱死我了 > 第678章 诸葛迎张谦 众人议封王

张谦抵达洛阳的时候,是诸葛亮出来迎接的。

诸葛亮带着张谦关羽走的是西北小门。

“孔明啊,我和关将军好歹也是凯旋而归。我知道你嫉妒我功劳比你大,人缘还比你好,所以你给我穿小鞋也就罢了。可是关将军那可是身先士卒,历经百战,你怎么可以不开大门迎接?”

“不当紧,不当紧,只要能早点见到兄长,正门偏门都是一样的。”关羽虽也觉得偏门寒颤了点,可是想来诸葛亮也不会无的放矢。

“云长,走,我跟你先进去喝茶,让子让一个人去正门挤挤!”诸葛亮贴着关羽,挥一挥羽扇说道。

关羽看看诸葛亮,又看看张谦,一脸的尴尬。

“怎么?正门很多人吗?”张谦凑上来问道。

“岂止是多啊,简直是人山人海,比肩继踵。”诸葛亮毫不夸张的说道。

张谦反应过来,这些应该都是劝进的。

“从官员到士子,再到洛阳周边的百姓,都希望主公能点早登帝位,威仪天下。所以正门被堵的是水泄不通,主公听得厌烦了,于是便躲在宫城里不出来了。”

“兄长还是太谦逊了,今时今日,登临帝位已是实至名归。”关羽激动的说道,脸色红润异常。

“云长说的极是。”张谦诸葛亮都很赞同。

“不过主公先前说了,天子之仇未报,他又怎么敢接受天子的遗赠?”诸葛亮提到。

“军师,这一次我与先生便带回了天子六玺,还有那残害天子的罪魁祸首。”关羽说道,仿佛有了这些,他就能见到刘备名正言顺的登上帝位。

“好,如此利好消息,自当让全城百姓都知道。”

虽然劝进的人挤在一起很烦,可是如果没有这些劝进的人。那才说明刘备有问题。就和法正对张谦说的那样,刘备可以不答应,但作为下属不能不劝进。事实上,之所以劝进的人有这么多,许多都是诸葛亮故意散布消息出去的。

参与劝进虽然没有鸡蛋领,可是日后在履历上可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进步的关键!

诸葛亮一行人很快来到城内,城内倒没有十里红妆,主要是天子刚刚下葬,此时外城的大街上也有劝进的士子,不过没城外那么疯狂。

几人来到宫城外,刘备已经在那里等候。

“拜见主公!”几人纷纷大礼参拜。

“请起,快快请起!”刘备激动的无以言表,上前一手扶起了张谦,一手拉起了关羽。

关羽起身后又从身后的关平手中接过托盘,上面摆放着整整齐齐六枚印玺。

那刘备身边跟着几位长者,见此纷纷跪倒在地:“如今六印已齐,天子大仇已报,请刘皇叔上应天意,下顺民心,登基称帝。”

诸葛亮张谦等人也再度跪下,“请主公顺应民心,奉诏登基,君临天下,恩加四海。”

刘备看着威压压跪倒了一大片,此时此刻,身体哪一块肌肉不在颤动?不过他也知道,越到了关键时刻,越要沉着冷静。而且诸葛亮张谦都私下和刘备谈过,什么时候才是最合适称帝的时候。

“北境不定,民心如何可安?尔等莫非要陷我于不仁不义?”

这句话的意思是,等张飞马超赵云打败了轲比能,你们再来劝。

事实上,也确实不急,此时曹魏虽然覆灭,不过河北大部分地方都还有乱兵匪患。再者,刘备又怎么会让徐庶庞统等人错过他登基的大好时刻?

“刘皇叔仁德布与四海,所言所行我等望尘莫及,既然刘皇叔觉得此时称帝过早,不如先晋王位,配十二旒王冕,乘六龙金根车,统摄国政,号令天下。”老者见劝刘备称帝不成,又开始劝刘备先封王。

刘备眉头一皱,倒是认真思考了起来。他环顾了一圈四周,张谦跪在地上没有所动,诸葛亮却在轻微的摇头。

“此事容后再议,我现在要先为子让云长接风洗尘。”

“多谢主公。”

宴会上,关羽又向刘备请罪,说让曹魏的余孽跑到了海上。

“我所恨者,只篡汉之贼曹丕一人。既然曹丕已经受缚,余下的妇孺老幼就让他们去吧。”刘备看了看关羽张谦,并没有很在意。

诸葛亮看着张谦,脸上带着阴险的笑容,张谦懒得搭理此人。

“主公,如今中原已定,想必程昱一众逃亡定要经过辽东,主公可遣使问责公孙氏了。”诸葛亮说道。

刘备略作思考,便询问道:“军师有何良策?”

虽然刘备现在兵强马壮,不怕与辽东开战,可是辽东也不是绵羊,真要动兵,恐怕损耗不在少数。

“主公从邺城回来之时,曾带来一批公文,我从中找到了公孙恭给曹丕送粮草的罪证。主公可遣使让公孙恭给个交代。问他为什么一方面向主公称臣,却还要给曹丕支援粮草。”

刘备点了点头,公孙恭这种做法确实惹人发怒。

“我想那公孙恭定会狡辩,说是受到曹丕的威逼,不得已而为之。至于信中内容,不过是虚与委蛇。等到公孙恭上书请罪,主公便可宽恕其罪,再施之以恩,将其调回国都,担任公卿,明升其爵,暗收其爵。”

明升暗降,这是阳谋。如果公孙恭不接受,就表明他不想与朝廷妥协,那剩下的只有动武了。

“一旦公孙恭答应入京,我们便可将公孙氏一分为二,一部分留守辽东,另一部分迁入中原。”

“如此甚好!”刘备要的是将辽东纳入朝廷的统治,并非要将公孙氏斩尽杀绝。

宴席到了最后,只剩下刘备诸葛亮张谦关羽几人的时候。刘备才似醉非醉的问起诸葛亮对先前“封王”一事的看法。

“主公,封公封王,赞拜不名,剑履上朝,加九锡,这是异姓贼子图谋篡位的伎俩。主公身为高祖之后,刘姓正宗,不需要效仿贼子,更不需经历如此繁琐的步骤。如今有了天子诏书,等到时机成熟,主公只要祭天祭地,祭祖祭宗,便可一鼓作气登上那九五至尊之位,这也可告诉世人,主公与那乱臣贼子的区别。”

刘备一听,盛叹道:“正该如此!”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