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开局替徐庶北上,曹老板爱死我了 > 第690章 三省六部制 丞相立与否

刘备处。

“宪和,你对孔明提交上来的三省六部治国方略如何看待?”

“主公,昔日我听水镜先生夸耀孔明,可比开汉四百年之张子房,兴周八百年之姜尚,尚绝太过,然而,当我看到这三省治国之策后,才觉得,水镜先生所言,丝毫不差。”

刘备问道:“此制强在何处?”

简雍想了想措辞,回答道:“若使此制,当无丞相可以危及皇权。”

自古以来,皇权和相权的斗争从未停止过。

秦朝时期,治国采用的是三公九卿制。

三公,是指:丞相(管行政),太尉(管军事),御史大夫(监督)。

因为太尉掌管军事,兵将为君王之忌,所以太尉一职并不常设,西汉立国以后,大尉一职也经常空置。

而御史大夫虽名为三公,权力却远低于前两者,俸禄上也有差异,前两者品秩为一万石,后者为两千石。

而且丞相下辖九卿,九卿者:

一曰奉常,掌管宗庙礼仪,九卿之首;

二曰郎中令,掌管宫殿警卫;

三曰卫尉,掌管宫门警卫;

四曰太仆,掌管宫廷御马和国家马政;

五曰廷尉,掌管司法审判;

六曰典客,掌管外交和民族事务;

七曰宗正,掌管皇族、宗室事务;

八曰治粟内史,掌管租税钱谷和财政收支;

九曰少府,掌管专供皇室需用的山海池泽之税及官府手工业。

所以丞相在位时间一长,很容易就和皇帝有掰手腕的能力。

西汉初,皇帝设“六尚”为自己的秘书,即尚衣、尚食、尚冠、尚席、尚浴与尚书;

而宰相设“十三曹”为自己的秘书处,即西曹、东曹、户曹、奏曹、词曹、法曹、尉曹、贼曹、决曹、兵曹、金曹、仓曹、黄阁。

由此可见,宰相权力之大,已经隐隐超过了皇帝。

《史记》中就记载了汉武帝时武安侯田蚡为丞相时弄权骄逸的事迹。

当时是,丞相入奏事,坐语移日,所言皆听。荐人或起家至二千石,权移主上。上乃曰:“君除吏已尽未?吾亦欲除吏!”尝请考工地益宅。上怒曰:“君何不遂取武库!”

意思是说,田蚡专权,把任免两千石官员的权力,都从皇帝手中夺走了,皇帝不高兴的问道:”你任命官吏完了没有?我也打算任命官吏。”后来田蚡又打算用国家的工匠为自己造私宅,皇帝愤怒的说:“你为什么不干脆要武库?”

……

诸葛亮此时上书刘备以三省六部制取代三公九卿制自然是和张谦讨论过的结果。

三省六部制中,三省指的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中书省负责决策草诏,门下省负责审核封驳,尚书省统领六部(吏户礼兵刑工)负责执行。

对于皇帝来说,三省的好处就是朝廷从一个丞相总览朝政变成了一群人分揽朝政,由此,相权就不会对皇权有太大的威胁。

虽然后世人历史书上学到的是,三省六部制,始于隋,完善于唐。但事实上,三省六部的雏形早在汉朝就有了。

汉武帝有感田蚡旧事,把章奏的拆读与审议,转归了尚书台(令),丞相如有过错,尚书亦能问状弹劾。

光武帝时,尚书台权力进一步做大,“出纳王命,敷奏万机,政令之所由宣,选举之所由定,罪赏之所由正”。自此汉朝三公如不录尚书事,就等同于吉祥物了。

而曹操担任司空、丞相时,任命荀彧为尚书令,由此也可见对荀彧之重视。

当然,尚书令一人做大也不是君王愿意看到的,所以曹操后来又设立了秘书处,这个也逐渐演化成中书省。

历史上的魏晋时期,皇帝为加强皇权,拼命的扩大三省权力,扩充三省机构,三公九卿制被严重冲击。东晋桓温说:“今事归台阁,而九卿为虚设,皆宜省并。”这里的台阁便是指尚书省。

……

“宪和,你觉得孔明此时献上此制是为何?”刘备叹了一口气。

“当然是为了防止出现外戚宦官专权,也为了再出现董卓曹操之类。”在简雍眼中,这完全是诸葛亮的一片忠心,而且这三省相互制约却是一大创举。

刘备摇了摇头,再问简雍,“宪和,你觉得我资质如何?”

饶是简雍和刘备相识已久,简雍本人又不拘一格,对于这个问题也一时不知如何回答:“主公仁厚礼贤,举贤任能,有高祖之风。”

“我是问我的能力比之孔明子让如何?”

简雍想了想,答道:“恰如高祖询问韩信点兵之事。为人君者,不在于擅长农工机巧之事,而在于善用擅长此道之人。以此看之,主公更胜孔明子让一筹。”

刘备呵呵一笑,“宪和何时学得这滑舌之术?”

“这都是我的肺腑之言。”简雍谦逊的说道。

刘备笑的更欢了,“宪和,你可知道我从这孔明所提交的三省六部文书中看到了什么?”

“主公看到了什么?”

“我看到了两个想要偷懒的小鬼。”刘备冷哼一声,“孔明之才我甚为了解,他熟读经史子集,凡世间已有之书术,他无所不知。可是要集史家之所长,以一人之力立下三省六部之职权,恐怕非其所能。”

“主公意思是说?”

“我听说孔明最近天天去子让家吃鱼?”

“是!”简雍点点头,“不过这两天我听说,子让以家里快要被吃空了为理由,不让孔明上门了。还被孔明骂小气来着。”

“他们哪是吃鱼啊,明明是在商量如何逃离朝廷这个樊笼!”刘备独具慧眼的说道,他也曾经想过,以诸葛亮为丞相,张谦为太尉,徐庶为御史大夫,唯一思虑的是,是现在就把他们提上三公的位置,还是等到他们再年长一些。

然而看完这份文书,刘备心底“哐当”一下,这两人怕是怕背上这个包袱,所以直接把根给掘了。

什么不当三公?

是三公彻底没了!

至于说是集中皇权,防止奸臣做大。刘备屁都不信,从汉武帝到刘协,政策变了又变,皇帝有能力,自然能把权力收回来;皇帝一旦昏庸,权臣就没少过。

他刘备虽然不管事,可是真要管事,张谦诸葛亮拦的住?

三省看似平衡,它真的平衡吗?现在平衡,将来平衡吗?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