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开局替徐庶北上,曹老板爱死我了 > 第701章 重立白马盟 唯军功封爵

“陛下,定国公之言乃老成谋国之言。”

简雍仔细琢磨一番后,赞同道。

虽然从短期来看,他的爵位利益好像受到了威胁,但是从长远看,这却是利大于弊。

因为翻翻刘邦立国之后的事情,就知道有多少功臣因为各种罪名被罢官免爵,谁也不敢保证自己的子孙不会是其中之一。

但张谦的提法却让他们看到了自己子孙恢复爵位的途径。

这一代出废材,总不能代代出废材吧?

真要是后者,那这样的家族给个帝位也保不住。

张谦却是歪着个脸,“宪和,你连表字都不愿意称了,看来咱们的情分怕是淡了。以后我这个兵部尚书还要你这个宰相多多照应了。”

“去你的,敢挑我老人家的刺!”简雍气急败坏的说道,随即向着刘备一拱手,“陛下,臣请子让担任臣的副手,以免耽误国家大事!”

“宪和这个提议好啊,请陛下准许!”诸葛亮附和道。

“我错了!”张谦赶忙举手,这些人他一个都惹不起,主要还是吃了年纪太小的亏,否则,论嘴上功夫他还真不虚他们。

“哈哈哈哈!”

众人大笑,接着又聊回正题。

“这袭爵之事一定要袭爵之人本人亲自前往边疆吗?”

“是,而且必须是。一旦查出有人弄虚作假,出现‘张三服役,李四袭爵’的情况,则有爵之人直接去爵,无爵之人直接入罪。”张谦答道。

“必须从底层士兵做起?”

“若有在军校取得优异成绩者,可从低级军官开始;否则,一律从士兵做起。”

“这会不会太严格了?”

“每一食,便念稼穑之艰难;每一衣,则思纺绩之辛苦。一衣一食尚且不易,更何况是世袭罔替的爵位呢?如果后世子孙以为这滔天的富贵是从天而降,从而穷奢极欲,挥霍无度,这才是人间悲剧。只有他们明白先祖筚路蓝缕,披荆斩棘之艰险,才能更加珍惜眼前的一切。

主公,古人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功臣之家绝对不会只有一子,若是长子觉得边境太过危险,那就让他以别的方式博取功名,其余子嗣之中,谁更有胆略,谁才配继承祖上的功业。”

张谦虽然嘴上说用“别的方式”,但事实上,只要放弃袭爵,相当于公开承认自己胆下,以后,最多也是一生富而不贵了。

刘备仔细思考这个问题,虽然张谦的提议过于理性,会让一部分功臣觉得皇帝吝啬,但却是真真正正的长久之策。

刘备为什么要大封文武?除了他心中感念诸人的恩德外,目的就是为了拉拢勋贵,以维护天家。如何拉拢?当然是从这些勋贵的子弟中挑选有才之人辅助后代郡王。如果这些勋贵的后代都仗着祖上的功劳坐吃山空,对帝室爱搭不理;又或者一个个蠢弱如猪,昏庸无能,那还怎么维护天子?

当然这里,我们不能因为刘备的这点私心而怀疑他的仁义。

因为,画个大饼,然后忽悠人为之效劳,称之为缺德;

而真正给出一个大饼,然后让人为之奔波,这叫君臣相惜,心心相印。

刘备又想到了当初在新野初次,不,应该是第二次遇到张谦时,张谦试探他的那番话。

虽然张谦后来承认说是试探之言,可是除了杀徐庶那条,另外的三分天下,一统江山张谦已经办到了。

剩下的传承三百年国运……

刘备心里有数,高祖的汉传了两百余年,光武的汉传了一百余年,如果他这一支,汉室能传承超过三百年,那他也可以称宗做祖了,说不定后人再评价他的时候,还会说他“远迈先祖”,这是什么样的功绩?

刘备想想都要笑出声。

于是乎,刘备点点头,“子让的提议我会认真思考,然后再做决定。”

刘备所谓的思考,大概率就是找徐庶、庞统、法正、伊籍等人问证一遍。

随后,刘备又接着说道:“不过想来即便是如今的爵位消失殆尽,只要其子孙认真读书,有科举取士的政策在,其后人也可出人投地,再次拜相封爵。”

“陛下,拜相可,封爵不可!”张谦认真的说道,“这就是臣今日要说的第二件事,主公应当效仿高祖,立白马之誓,今后非战场杀敌不得封爵,非开疆拓土,救国危难不得封公侯。”

如果公侯真的烂大街,如果读书人随便吟诵两句诗就可以封侯,那今日跟随刘备流血牺牲的人意义又何在?

不是张谦要把后人封侯拜爵的路堵死,而是这个口子就应该这么大。

爵位的尊贵性也关乎诸葛亮简雍的利益,于是两人也附和张谦的提议。

而刘备也在斟酌,事实上,今日拜爵,刘备已经尽可能的抬高了所有人的功绩,但民不患寡而患不均,还是有许多人心怀怨气。

这也让刘备体会到“缓称王”的意义有多大,如果他早早称王,手下官爵一封,恐怕有的人不甘落后,早就生出事端来了。

而张谦的这个提议,会让所有人都知道,后人封爵有多么不容易,他们更应该珍惜今日的厚赏。

所以,刘备也把这点记在心里,暂时答应了下来。

只不过,有些地方还需要斟酌。

刘备问道:“可是子让和孔明屡次提及科举取士的重要性,若是读书人不能封爵,科举岂不是无人看重?”

“不,主公,我且问诸位一句,这治理天下,需要的是文人,还是武将?”

“自古将士定国,士子安邦!治国当然需要的是文人。不过当今之士,不乏上马杀敌,下马治政的人才,所以二者倒是分的没有那么清。”简雍开口道。

张谦点点头,“宪和此言有理,不过自古国家分裂,都是因为地方权力过大,而权力过大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主政之人,军权政权一把抓。所以在很久之前,我便向主公提议,兴复汉室后,地方上一定要实行军政分离。所以以后治理天下,一定是文人居于上方。

武盛文嬉,国家将会四分五裂;文盛武嬉,国家将很容易受到外敌的侵略。所以要保证二者平衡,必须抬高武人的地位。因此,我才提议主公,只有军功可以受封世袭爵位。

至于科举取士,请问诸位,科举取士的目的是什么?”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