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开局替徐庶北上,曹老板爱死我了 > 第715章 涪城书院事 秦宓言献土

“山前这片主要教授蒙学,学生也多是涪城附近的人家。再往上教授的内容也多些,学生也来自蜀中各处,甚至还有南中交州的子弟。”

“子敕的贤名怕是要传达天下了!”张谦轻轻一笑。

“其实多数人仰慕的还是国公的威名。”秦宓拱了拱手。

“不不,读书人都有几分心高气傲,若是子敕无真才实学,又怎么能吸引和留住如此多的大才呢?”

“哈哈哈哈!”见张谦如此夸耀自己,秦宓也觉得不负平生。

“蜀中多俊杰,来年科举的事,想必子敕不会忘记吧!”

“书院已经层层选拔,选出二十名弟子前往京城应试。其他人虽有此心,不过我看他们才学尚浅,怕他们妄自尊大,万一出仕只会误国误民,于是便要求他们再苦读几年。子让,这科举之事,国家不会只举办一次吧?”

“子敕有远见,若不出意外,以后每四年会举办一次。”张谦答道,之所以不是每年一次,是因为古代偏远地区来往京师,一来一回就要大半年,如果一年一次,恐怕交州南中辽东等地的士子就要一直在路上了。

“时代真的不同了啊!”秦宓感叹道。

“子敕兄觉得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当然是好事,从此唯才是举,苦读之人终于要有出头之日了。”

秦宓本就是饱读之士,因为博学而在蜀中有不少的名气,可是刘焉刘璋在位之时,虽然几番征召于他,却只是看中他的名气,并未委以重任,以至于,秦宓身在朝堂,但张谦初次入蜀时,秦宓站出回答“天有头乎”的问题时,刘璋都没认出秦宓。

“有子敕兄这份肯定,那陛下可以放心了。”

几人边走边谈,来到一处阁楼。

此楼依山而建,旁有几根翠竹,没有雕梁画栋,却尽显古韵典雅。

张谦刚踏入其中,就闻到一股纸墨的清香。

“这里是藏书阁,一楼二楼藏有蜀中世家捐献的图书,凡是书院弟子都可以来这里品读抄录,若有囊中羞涩者,闲时也可以来这里抄书,然后放到山下的小店售卖。”秦宓介绍道。

阁楼中却有不少弟子正在抄书,见到秦宓等人后,只是略微起身行了一礼,然后又马上坐了下来。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子敕兄教导的好啊!”

秦宓微微一礼,然后又带着张谦走过一个走廊,“从藏书阁往后有一个密洞,里面藏着一些孤本贤人舆论,平时不对外开放,只有经过教授允许才可进入其中。”

“哦,莫非其中有不可对人言之书?”

“并非如此,只是有些人读书未及火候,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闻一二惊世之言,便自觉洞晓天机,实不知已钻入牛尖,故而,这洞中书籍,只有学问经受住了书院夫子的考较才可品读。”

对于秦宓的做法,张谦不予置否。

走了几步,张谦看到一个岔道。

“此处?”

“可通往山顶凉亭,只是秋风萧瑟,并无良辰美景。”秦宓答道。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走,上去看看!”

“好句啊!”秦宓愣了一下,然后赞叹道。

“子敕兄谬赞,只是我这懒人疲于案牍书卷罢了!”

秦宓呵呵一笑,张谦说他不喜欢读书,谁信啊?

山尖确实没什么好景,而且还有点冷。不过也可一览书院布局,更可窥见山下涪城面貌。

“今日之涪城当真与往昔不同了!”张谦看到扩建将近十倍的城池,还有纵横交错的道路,心生感叹。

“这都是先生的功劳。”

“涪城之明日当比今日更盛百倍,不过这绝不是我一人之功,而是属于你我,属于全体涪城百姓。”

“此言壮哉。”秦宓摸了摸胡子微微一笑。

“子敕兄,此番我来此,除了重游故地,还带来了陛下的旨意,陛下已经数次听闻先生的声名,可惜未得一见,此番便吩咐我邀请先生前往洛阳,在太学担任教授。”

“这……宓何德何能,能——”

“子敕兄不必谦虚,此番不仅是陛下召见子敕兄,我也希望子敕兄能把蜀中这几年的教学体系推广开来,另外,子敕兄也算是亲眼见证了涪城的兴起,想请子敕兄将其中的变化一点一滴写出来,也算是为日后的城市规划提供一点点帮助。”

“那就恭敬不如从命!”

“子敕,恭喜啊!”邓旻对着秦宓拱手。

“以子羽的才识,入京是早晚的事,我这老人家就算是先替你探探路吧!”秦宓微微一笑。

几人闲聊了一会,秦宓突然一拍脑袋,说道:“这还是书院建成之后,子让第一次来到山上,而且还是以国公的身份,我居然忘记要请子让题一副字了。”

张谦连连推辞,秦宓却坚持一定要的。

“子羽,你来书院拐人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就请你下去准备一下书案笔墨如何?”

“固所愿,不敢请耳!”邓旻拱手一礼,随即便先行走下山去。

张谦看着秦宓,他知道对方一定是有话要说。

果不其然,秦宓很快就开口,“子让此番入蜀是为了给刘璋封爵?”

“正是!”

“既是子让亲自入蜀,想必不是普通爵位?”

“子敕兄,有话不妨直言!”

“不久前,听闻子让入蜀,蜀中不少人知道我与子让的关系,便想替我代为说项。”

见张谦不答话,秦宓继续说道:“他们十分仰慕子让的所作所为,想请子让将封地定在蜀中,他们每家每户愿意拿出五千亩以上的土地,累计二十余万亩,以供子让供养亲兵,福延子孙。”

“蜀中世家好大的手笔啊,二十万亩的土地说送就送。俗话说,拿人手短,吃人嘴软,我怕我受用不起啊!”

张谦话语看似轻松,实则语气已经颇为生硬。

“其实此事不光对子让有莫大的好处,而且对于陛下亦有不少的好处。”秦宓说道。

“哦,为何?”

“刘璋经营蜀地多年,虽无恩惠加于百姓,可是其放任官吏世家肆虐蜀地,也算是聚拢了不少人心。子让此番名为封爵,实必为夺权,如此一来,刘璋何以安心?陛下又如何放心蜀中?若是子让能在蜀中建立封地,以子让在蜀中百姓中的声望,和定国公的威名,定可以压制刘璋,蜀中亦可得太平矣。”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