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开局替徐庶北上,曹老板爱死我了 > 第736章 税重自卖身 轻赋求自由

如果世家之人一个个都是种地小能手,一个个能种超过普通人几倍的土地,从而发家致富,这未尝不可。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他们有了土地,就会招揽流民,甚至是想办法剥夺正常百姓的土地,然后兼并他们。这样,这些人就会从国家的户籍上消失,国家的人就成了他们私人的奴隶。

他们用国家的名义去欺压民众,再裹挟民众去和朝廷谈大义,欺上而瞒下,恃强而凌弱。百姓的肚子瘪了,国家的府库空了,最终的结果不是国家毁于内乱,就是被外敌所趁。

“钦仲,思潜,如果我要剥夺世家的土地,你们从大义上会知道这是利国利民的事情,可是从私心上来说,家族一代代积累的土地就这样被人剥夺,肯定是于心不甘,对吗?”

“我等羞愧!”李撰、尹默拱手道。

“此乃人之常情。别说是对我有帮助的李家,尹家,就是与我毫无牵扯的赵家,习家,林家,孙家,我也无异于要他们的土地。但是有两点,是我不能容忍的,第一,是隐瞒土地,偷税漏税;第二,就是私藏人口,害国害民。”

一个家族拥有很多土地,他们可以堂而皇之的告诉外人,这是祖上一代代传下来,就算朝廷要夺,也不符合天理人情;

但是张谦提到的这两点,那就是真正的违法犯罪,如果从严治罪的话,治个谋逆都不为过。

没有那个世家敢堂而皇之的告诉别人,我就要偷税,我就要私藏人口。

“先生,我俩回去,马上就将家族的土地簿册交予官府。”李撰说道。

尹默也马上跟上,又解释道:“其实尹家一直不曾偷过一份田税,不过官府有垦荒良策,许多新垦辟的下等田未曾收录而已。”

张谦自然懂,这隐藏土地又不可能把土地卷起来塞到床底下,肯定是钻了各种政策的漏洞。

至于是不是真的新开辟的,还不是量地的田吏一句话的事情?

张谦要的是结果,也不是一棍子把人打死,能给藏地的世家一个下坡的台阶,自然也乐得其成。

“陛下马上会颁布一系列土地政策,新垦辟的土地一样会有免税政策,不过必须在官府登记后才能确认土地的所有权,否则的话,官府是会无条件收回,严重的还会追究破坏水土的责任。”

“是!”两人点头,决定等朝廷的新政一到,马上就去研究。

“先生,撰其实还有一点担心。”

“说!”

“事关第二条,”李撰仔细想了想,还是决定吐露,“事实上,当初中原战乱时,有不少百姓逃入蜀中,李家也收留了不少难民。这其中固然有逼不得已,希望重新计入朝廷户籍的。也有许多百姓习惯了目前的生活,我李家并不苛刻佃户,收成不好的时候,还会无偿接济一些佃户,这些人若是重新获得土地,可能日子还不如现在。在下想来,他们即便获得了土地,会不会依旧会想着卖身为奴?”

世家并不是无恶不作。

就和后世人们所讲,真正的黑社会,并不是染发纹身,街头斗狠的混混,而是穿着西装,喝着红酒的所谓上层人士。

能够传承数代,乃至数十代的世家都不会明目张胆的欺压佃户,逼良为娼。他们懂得藏富于私,懂得明哲保身,即便要夺取某些利益,也是通过对权力规则的了解,间接行事。

“钦仲兄说的很对,但是我想,这种事,以后不会发生了。”马谡说道。

“为何?”李撰反问道。

“我问钦仲一句,李家凭什么优待佃户?”马谡自信的问道。

“这——”

不等李撰说话,马谡继续说道:“世家能够优待佃户,是因为他们麾下有大量不用交税的土地。也就是说,他们把本该上交给朝廷的赋税,截留了下来,然后一部分分给了佃户,由此,佃户就产生了一种错觉,那就是成为私人的佃户,会比成为朝廷的治民,能够获得更好的生存。但当世家的土地完全上交给朝廷之后,佃户享受的待遇就失去了基础条件,除非世家主动掏钱弥补。”

比如说,国家的土地一律收五成税,世家的土地如果不用纳税,他们自然可以定二成三成的份额以吸引流民;可如果世家的土地一样交税,那他们要不想亏钱,税赋就必须定到五成以上,这对流民是没有任何吸引力的。

有世家会主动亏钱吗?

当然有,春秋末期的齐国,田氏便是“大斗出,小斗进”,以这种损己利人的方式获得了齐国百姓的感恩,最后“田代齐姜”,将齐国的国君由姜姓变成了田姓。

但普通的世家没这个能力,也没有这个胆量。

马谡的话,让李撰恍然大悟。

张谦也投以赞许的目光,不过要想彻底根绝佃户卖身为奴的想法,还是要朝廷轻税薄税。

历史上,许多王朝到了末期,朝廷缺少钱粮,皇帝就会想着“再苦一苦百姓”,事实上,这种加征的方式只会让百姓卖身为奴,百姓失去了土地,朝廷更难收起赋税,最后只肥了中间的大地主。

“如今洛阳附近,私田的粮税已经降到了一成,很快这个标准就会遍及大汉,等过上几年,府库充盈了,这个粮税还会一降再降,直到回到文景时期,三十税一的标准。另外,其他的劳役,口赋也会逐年下降。”张谦说道,也只有把粮税和劳役都降下去,才会彻底断绝百姓自愿卖身的悲剧。

“没有劳役,国家如何筹办大事?”马谡三人都痴呆了,哪怕是文景之治的时候,低的也只是粮税。

“国家层面的大事,自然是花钱雇佣民工。至于乡村修路搭建水渠,那就由村民自行搭建便是。后者也不算是服役。”

“另外,为了让私人的佃户有从良的**,朝廷很快会颁布旨意,只有父母都是良人,且向朝廷缴足一定年限的田税,他们的子女才能享受到教育,科举这些福利,他们的后代才有可能走上仕途。我想,只要他们能深刻明白这里面的意义,还有人能把他们藏在自家的田里吗?”

吃不饱的时候只想吃饱,但一旦吃饱,就会有别的**。

自己当不了官,要不要给后代一个机会?

到时候,谁敢不让他们从良,谁就是他们的敌人!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