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开局替徐庶北上,曹老板爱死我了 > 第765章 忠臣不二主 好女不二夫

宴会进行的很顺利。

当地的太守,县令也不会自找没趣要求张谦这个大诗人吟什么诗。

而是找了些积极的内容讲给张谦听,包括户籍人口的增加,新开荒了多少亩土地,以及田里粮食产量的增加,又把这些功绩全部归在新皇和张谦的身上。

张谦自然也肯定了一番地方太守县令的功绩,一时间倒是皆大欢喜。

“国公,下官倒是有个不情之请。”县令起身恭敬的说道。

太守见状立刻指责,“国公远道而来,舟车劳顿,你怎么再敢麻烦国公呢,快坐下。”

“下官向国公赔罪。”

县令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张谦则示意他开口。

县令说道:“在朝廷的旨意和太守的协助下,本县新办了三所县学,只是庐江山水隔绝之地,缺乏大贤,学生有求学之心,却不知劲往何处使。下官想请国公莅临为学子指点迷津,下官才微德薄,不敢再有上进之心,却也希望治下能出几个治世能臣,一点私心,让国公和诸位见笑了。”

高手!

这绝对是个高手。

普通人只会想到给张谦送金送银,但是眼前的小小县令已经给出了教科书般的送礼方式——送名。

不仅如此,他在一开始就强调,这是积极配合朝廷的政策,另外,又强调太守功不可没,不独抢功劳。

太守见状,赶紧一拍脑袋,说道:“哎呀,我只知道贵人是当朝国公,却忘了贵人还是饱学大贤,这千载难逢的机会,我差点就错过了。”

张谦连忙摆了摆手,“朝廷取士,首重学问,二位的请求我本不该退却,只是旅程甚急,我不方便停留,此行若不是为了打听一位故人的踪迹,也不会来此。”

太守和县令有些黯然,没能送出这份人情让他们颇为遗憾。

不过两人也把张谦所说的故人记在心底,准备回去好好打听一番,以后说不定就是结交张谦的途径。

就在两人处在意图被张谦识破的尴尬中,一声悠扬的箜篌声传了出来。

“舍妹无礼,惊扰了贵客,恕罪恕罪。”刘大赶忙起身,又唤来侍女,要去阻止刘兰芝弹箜篌。

很快,刘大就得到回信:“老夫人说,公主听闻小姐会弹曲,一时来了兴趣,故而嘱咐,不料想却惊扰了堂前的贵客。”

此时的女子虽不介怀公开露面,不过也不会轻易与陌生男子共席,刘家自然在内堂又开了一席由家中女眷作陪。

刘大一时手足有些无措,他怎么就没想到是公主想听呢?

“国公和公主大人大量,怎么会与你一般见识,快坐下吧!”太守说道。

刘大这才赔礼坐下,刘兰芝口中“性行暴如雷”的兄长此时乖巧得倒和兔子一般。

张谦自然不会介意,不过也不会多说什么。

倒是马谡,借着曲声,吟诵了一首男欢女爱的诗。

张谦到了这里,倒没有看到孔雀东南飞,只看到孔雀在开屏。

“好诗,好诗啊!”太守和县令自然是连番称赞,这没听到定国公吟诗,听到他的学生吟诗不差不多?

更何况,他们也知道了马谡的身份。

马谡虽然没有担任朝中大吏,但是他的哥哥马良却是主政一方,前途无量。

张谦没有点评马谡的诗,而且接着谈起了之前的话题,“关于治学的问题,朝廷会马上颁布标准的教材,包括语言术算格物等方面,另外也会指定一些圣贤典籍,作为扩展书籍。这样学子就不会误入迷途了。当然,若有天赋突出者,也可以博览群书,甚至入太学研读一些孤本。”

“此乃万千学子之福也,下官替庐江学子答谢陛下,答谢国公。”张谦这番正经的告知,也避免了世人误会他们先前的话是在拍马屁,于是太守赶忙致谢。

“无妨,你们能急学子之所急,自然也能急百姓之所急。圣人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们不仅要看到朝廷积极向上的一面,也要勤于观察,朝廷还有哪些疏漏,又如何弥补?你们可以把这些写成公文,送往洛阳,如今新相即位,正是大展宏图之时,你们的每一条真知灼见,都会使百姓减少几分困苦。”

张谦心中暗自得意,诸葛亮啊诸葛亮,我一定多给你揽活。

“国公一片光风霁月,上可报君除贼,下可安民定世,下官一定时时以国公为榜样,虽不敢求同国公一般有大功于社稷,但求护佑一方百姓安定。”

“下官亦然,定以国公和太守为榜样。”

太守县令相继说道。

一旁的刘大听得热血沸腾,饮下一口酒,壮着胆子说道:“适才国公提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小人终日流连市井,所见所闻皆是民间琐事,却也有一困惑想请教国公。”

太守县令心中皆是一慌。

这大领导询问你有什么困难苦衷,你还真实话实说啊?

两人更怕自己治政有什么疏忽,被刘大给搬到台面上。

国公当面,小错也变成大错了,一时真是后悔答应刘大请宴的决定了。

“但讲无妨。”

张谦开口道,眼前的太守县令皆有过人之才,但是做官日久,老气横生,张谦虽不排斥这种人,但是要张谦继续提拔他们却不可能了。

当然,他们或许也知道自己是旧时代留下来的官员,又一把年纪,所以也不求高升,于是便灵活的运用官场那一套,不求有功,只求无过。

“小人听闻,如今朝廷重视婚育,凡是适龄男女,只要成婚,便可多分得十亩土地,若是诞下子女,又可多分得土地。民间为了配合此事,于是便为大龄男子与孀居寡妇进行婚配。可是市井又有传言,说什么忠臣不是二主,好女不嫁二夫。这叫我等黎民百姓如何是从呢?”

太守和县令一听,这确实是一件麻烦事,但还好,不是他们的执政过失。

于是,县令开口指责道:“好你个刘大,国公操心的乃是天下大事,你说的冠冕堂皇,实则还是为了你那妹子,岂敢拿这种私事来劳烦国公?”

……

两更在下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