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开局替徐庶北上,曹老板爱死我了 > 第767章 女子再嫁难 张子论实例

“先生的意思是说,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听听!

张谦很骄傲。

他不仅在识人用人,就连教学生都比诸葛亮优秀一百倍。

看到张谦赞许的目光,马谡继续往下说道:“朝廷积极促进孀居女子改嫁,不仅仅是为了繁衍人口、扩充户籍,更是为了给这些女子找一条活路。须知战乱之年,多少人死于战乱,又有多少人死于饥荒,如今朝廷新立,男子尚可以自食其力,可这些女子又该如何呢?有族人庇护,有子女依偎,尚可心有希冀,纺织糊口;若是族人不善,膝下无子,又甚至是婆家压榨,岂不是走投无路?”

马谡这样说,太守和县令自然理解。

事实上,因为要养家糊口,多少孀居的女子闭起门来做暗娼?

生活所迫的有;

被人刁难欺凌的也不少,麻绳专挑细处断,如果一女子没了男人,又没族人庇护,多少流氓地痞会欺上门来,甚至是夜爬围墙?

哪怕是被后人批为封建遗丑的贞洁牌坊,在古代也是许多女子的一层护身符。

“所以国公的意思是,如果一个女子生活不下去,那我们作为地方官吏就要劝其改嫁;而如果她有所凭借,就应该为夫守节?”太守问道。

“这莫不就是贤人所说的,仓廪实而知礼节 衣食足而知荣辱?”县令也附和道。

“这……”马谡一时僵在了那里,望向张谦寻求帮助。

“《治政》第十二篇!”张谦提醒道。张谦穿越后一直有在读书,这两年更是闭关苦读,历史的经验,结合后世的认知,张谦写下来许多自己的思考。《治政三十六篇》便是成果之一。

经张谦一提醒,马谡也反应了过来:“两位所言,则是走入了教条主义误区。圣人有言,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圣人又言,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人各有异,是否满足于当前生活也不能一概而论,外人又岂能以己度之?”

“所以,国公的意思是?”太守县令自然知道事情没有这么简单,不过既然国公关心此事,那他们就问的细致一点,宁可犯蠢也不能犯错。

“迎娶要询问男方的意愿,而婚嫁则要征得女方的同意。而后者又更加麻烦一些,尤其是孀居女子,不仅是女子本身,甚至还牵扯到女子的公婆,父母。如果三方意见统一,那外人自当不可多言,尔等在执行朝廷律令的时候,要考虑的就是三者意见出现矛盾的情况。”张谦开口说道。

“敢问国公,若女子本人、其父母、公婆,出现冲突,三者当以何者为重?”

古代女子,尤其是贫苦人家女子出嫁后,相当于就是成了婆家的人,自己父母的意见反而不那么重要,所以冲突更多就是女子本人和公婆的冲突。

而冲突最多,就是公婆见自己儿子身死,就把女子强留在身边,百般折磨,甚至给她贴上“扫把星”,“天生克夫”的标签,目的就是为了压榨女子给自己养老;

而外人也很难插手,因为你要么看着一女子受苦,要么就要看着两个老人老无所养。

恶,有的时候来源于穷。

朝廷上,争吵的是利益。

但到了最底层,可能就是生死。

张谦也无法一语回答这个问题,只是说道:“当此三者出现冲突的时候,地方官吏要做的不是强硬站在那一边,而是由地方贤老进行疏导工作。

当然,当其中某一方将事情诉与公堂后,地方官府也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我这里提几个例子。

比如说,女子欲改嫁,公婆不肯,但公婆尚有他子,这种时候,官府应当站在女子这边。”

太守和县令点了点头,事实上,这种事情,许多聪明的公婆都是把女子嫁于小叔子,至于邻里闲话,吃不饱的老百姓可管不了这些。

“若是公婆无他子,亦无他女呢?这种时候官府如何处断呢?”

事实上,能闹大的都是这种情况,一边是女子的幸福,一边是公婆的养老。

大多数问题到了最后都能转化为经济问题。

太守和县令静静等待张谦的答案。

“若是公婆有恶意打骂女子的情况,那官府应当站在女子这边,谁也不能因为自己承受的苦难,或者将要承受的苦难而把恶加诸在他人身上,任何人都没有这样的权力。

但若是公婆只是以理相劝,以情动人。那官府也不能对老人置之不理。最好的办法是,那女子再嫁的对象,自身父母早逝,愿意赡养老人。而那公婆过世,留下的遗产也归新夫妇所有,若是有旁系族人出来抢夺,则必须先行支付养老的金钱,以及利息。”

张谦说的方法相当于是把儿媳当成女儿,然后招个上门女婿。这样的例子历来有之。

“国公胸怀大义,对黎民百姓亦心怀体恤之情,下官钦佩。”太守县令相继说道。

虽然张谦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但是口中的方法亦解决了至少八成以上的问题。

这时候,县令又说道:“事实上,民间亦有女子欲为夫守节,而公婆希望其改嫁的。”

“此事我亦有所闻之。”张谦点头道。“其中一种,便是公婆另有子嗣,并已经娶亲,便想着把亡夫女子赶出家门,甚至是收下银钱,再嫁一遍。”

县令点头,他要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对于这种情况,若是那公婆没有恶意,将女子嫁了个本分人家也还罢了;若是心怀奸诈,将女子嫁于泼皮无赖,推进火坑,那官府当治其一个贩卖人口之罪,不仅要罚没所得,还要加以苦役。”

“国公明断。”

张谦则继续说道:“其实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公婆真的出于为儿媳考虑,而儿媳也真的是心系公婆。这种情况双方虽有争论,但一片真心,也不会爆发大的冲突,官府更不宜多加干涉。”

“是!”

“更有一种情况,其夫为国捐躯而死,女子束发明志,或为阵前卒,或为田粮运,或为勇者织。此等巾帼女子,烈士家属,如今天下太平,无论其公婆还是女子本人,国家都应当予以优待,不使有米粟之困,不该有宵小冒犯。尔等身为地方官吏,应该积极统计民间情况,若有纰漏,应该立即上报朝廷。若是让此等不输儿郎的女子厄于困顿,受小人欺凌,那便是朝廷的过失,我等亦是民族的罪人。”

张谦想到了杨门女将,香骨浩然传余韵,巾帼决眦傲儿郎,这样的女子无论在何时何地都应该是民族的脊梁。

如果朝廷不予照顾,不予表彰,那这样的国家迟早衰落,这样的民族迟早灭亡。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