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开局替徐庶北上,曹老板爱死我了 > 第778章 张谦的诚意 陆议的诚服

“承蒙国公照顾,陆家方有如此盛况,叔父特来我前来拜谢。”

陆议恭敬的说道。

“我与公纪虽然见面不多,却也欣赏他的品格和学识,陆家能有今日,都是你们叔侄的功劳。请入坐吧!”

“谢国公。”

两人寒暄了一会,张谦便问陆议,先前的事情是否考虑好了。

“敢问国公,这水师如何建立,又如何招揽人才,如何巡防呢?”

“怎么,你对这个感兴趣?”

“不敢,在下只是有个建议。”于是陆议便把和其他几家商讨的结果告诉了张谦。

“当然,你们能有如此认知,我绝对欢迎。”

陆议听闻,为之一松,没想到张谦这么快就同意了。

“不过,朝廷准备建立三支水师,第一支主要负责胶东到辽东的海域安全;第二支则是负责江口到交州北;第三支则是负责交州以南,包括珠崖岛及更远的地区。你们准备选哪一支呢?”

陆议面露难色,事情果然没有这么简单。

“据在下判断,朝廷现在绝对没有养活三支水师的能力。”

“你说的对,但如果是一支舰队,那会很危险不是吗?”

陆地上的军队将领造反还要考虑退路,但是海洋上,舰队建设好了,万一逃走,或者占据一个偏远的角落,那对朝廷的损失就大了。

张谦现在并不想把水师建多大规模,每支水师控制在一千五百人即可,黄河口靠近京城的可以适当多点人,毕竟离京都越近,朝廷的掌控就越强。

水师本身建设尚在其次,重点是海港,船坞的建设,这些东西留在大陆上,就可以随时制衡水师。

水师通过向过往船只收取路费,或者出售剩余的运力。一边维持自身的运转,一边积累航海经验。

对于船员的选择,张谦并不忌讳他是谁家的人,但重点是,必须身家清白,已经成亲诞下子嗣。

“我等熟悉江口往南这段海域,自然是选择第二支。”陆议说道。

“很遗憾,这一段不能留给你们。”

陆议脸一黑。

“国公是怕我们拥兵自重?”

“这只是一个原因。”

江东世家把控了这一段海域的商业行为,如果再把军队也掌握在手里,这是很危险的。

“更重要的是,你要明白我想做什么?”张谦盯着陆议,“你觉得我来江东是因为看不惯江东世家,所以来夺财的吗?”

“国公日月之光,又怎么会在乎萤火点点呢?”

“倒不用妄自菲薄!”张谦点了点头,继续说道:“江东是块宝地,可正因如此,这里油水泼不进,如果再让尔等尽占海利,你觉得会发生什么?”

当一个地方不需要外界也能活得很好时,就会形成割据,尤其是古代人口流动特别慢的时候。

说起来还是要怪诸葛亮,这么久了,连火车头都没做出来。

“可是朝廷与世家本就是相辅相成的,朝廷把控中央,地方上则以世家为主,若是这规矩乱了,天下早就乱了。”陆议皱了皱眉说道。

“你说的没错,现在是这样,未来很久也还会是这样。

不过你要明白,不是朝廷不能解决世家。地方每个家族能够紧密的团结在一起,一是血缘,二是族长掌握着族田,掌握着举荐家族子弟的权力。如果朝廷不看重这些,规定男子成年必须分家,土地一切都和家族脱离开。不出百年,世家的力量就会大为削弱。”

陆议心中一悸,因为家族的分配总有吃亏,总有获利的。以前官府不管,但是如果真的按照张谦的做法,这些吃亏的人看到脱离家族能获得更大的好处,自然就会逐渐反应过来。长此以往,家族的根基就会慢慢断了。

“伯言是聪明人,自然知道我不会这么做。对于朝廷来说,团结并不是坏事。世家是如此,放眼天下更是如此。”

“国公此来,是为了让江东融入朝廷?”

“不不不,江东本就是朝廷的一部分,无论是赋税,还是民风,陛下对江东可是向往不已,对江东的百姓官吏更是称赞有加。只可惜,现在北方太多地方还处于吃不饱的状态,陛下不想兴师动众,巡幸南边而已。”

听到张谦这么说,陆议又对着洛阳方向一礼。

“自秦始皇一统六国,我大汉继往开来之后,天下定于一,虽不敢言消除战争,但至少不像战国那般,春耕秋战,饿殍浮野,如今便是江东三岁小二,也知道我大汉风华,汉皇功绩。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这份和平需要我们共同去维护,不是吗?”

陆议明白了张谦的意思,江东自然不会脱离大汉的掌控,但是如朱陆贺屈几家积极开海,并不仅仅只是为了利益,还有就是给自己留一条退路。

等到中原再度爆发战争的时候,或者是朝廷要对他们动手,他们可以像逃亡江东一样,逃亡更南面。

如此一来,他们所往外拓展的地方就不会在朝廷的掌控之中,甚至对中原王朝抱有敌意。

“在下明白了!”

“你明白了就好,人为个人,为家族争取利益本没有错。可是个人的能力,家族的庇护总是有限的,伯言要进一步放大自己,就得着眼于整个天下,以朝廷为根,才能长得越发茁壮。

困境看能力,巅峰看器量,陛下能走到今天,不正是有着远超凡人的器量吗?”

“国公如若不弃,陆家远效犬马之劳。”陆议跪倒在地。

“哈哈哈,陆家不早就同我一起为陛下效劳了吗?”张谦将其扶了起来。

紧接着,两人又聊了一些关于其他几家的情况。

“朱家位处吴郡,位置得天独厚,恐怕不会轻易放弃。”陆议说道。

“我看不然,无论是朱治,还是朱然,都是聪明人。我强他弱的形式,他们是能分的清楚的。我希望伯言能找他们好好聊一聊,毕竟我这个人不喜欢以权势压人。”

“在下遵命!”

“对了,陛下素闻公纪先生忠孝两全,所以征辟他为河东太守,让他三个月后前往赴任。”张谦拿出一份文书。

事实上,类似的文书张谦还有不少。

河东虽然不是天子脚下,却也离洛阳不远,太守之职不可谓不重。

“另外,我早已奏明陛下,要在濮阳附近建立一座海洋军事学院。劳烦伯言挑选几人精通航海的好手前往洛阳,待兵部考较之后,担任军官。”

张谦的本意是把军师学院放在胶东,不过诸葛亮认为,还是离京城太远,于是便折中了一下。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