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复国 > 第18章 都指挥使

复国 第18章 都指挥使

作者:小桥老树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5 16:14:17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侯云策以前不过是流落在北地的幽州人,地位不高,虽然有圣旨在手,沧州军诸将听其承诺仍然心有忐忑。

曹翰到达,宣布刘存孝私通契丹罪状,仍令各将引领原军马,沧州军诸将方才彻底定下心来。他们大多认识曹翰,纷纷上来参见。想到刚才稍有闪失,两军定要刀兵相见,一场恶斗下来,军中之人不知要折损多少,暗自后怕,对斩将的侯云策都高看一眼。

解决了沧州城内军马,刘存孝、刘三和刘海等主要头领伏诛,大局已定。而另一支由刘存孝亲信掌握的沧州军远在十几里外的恶虎关驻扎,已经翻不起大浪。

突入城内五百名敢死队员,战死三十四名,受伤八十七名。沧州军精锐尽降,此战可为全胜。

侯云策这时才有时间包扎肩膀伤口,不一会,血就渗透厚厚的布带。

曹翰是经验极为丰富的大将,进城以后,做了三件事,迅速稳定了沧州秩序。

一是令人在沧州城内广帖告示,安抚军民。他又命令澶州军、德州军和沧州军均在军营集中,没有将令不准外出。小校石虎带两百人在街上巡查,维持社会治安,不准城内泼皮趁机劫掠,遇到不归队的军士,统统带入指定军营。

二是叫来原沧州各级官佐到大帐,令他们仍按各自职位行事,不得有误,懈怠者按军令处置。

三是连夜查抄刘存孝和刘三府第。抄出一封尚未发出的密信,正是与契丹人羽陵的密信。

四是按郭行简提供的名单,抓捕城内刘存孝心腹,连夜拷问。数名心腹捱不过苦打,将刘存孝与契丹人密谋之事招供了出来。曹翰将刘存孝信件和口供急送到澶州。

侯云策并无军职,城内战事平息后,其责任也就完成。他先到敢死队驻地,等待曹翰招见。

参加突袭的军士对侯云策十分恭敬。

主将无能,则累死三军。因此,勇猛善战,特别是能带领部队打胜仗者,最能得到大家尊敬,侯云策犯险带领突击队夜袭刘存孝府,在大军前阵斩刘海,身先士卒,指挥有方,敢死队以很小代价取得一场大胜,重重的犒赏是免不掉的。

军士听说侯云策要睡觉,为其找了一个最干净的帐篷,还派了军士守护。

侯云策在营地睡得正香,被曹翰派来寻他的小校叫醒。

醒来后的侯云策,已成为都指挥使。

大林王朝的军制大体承大武王朝,只有少量变化。地方自镇以上置使掌管军事,如节度使、观察使、防御使、团练使、刺史等,且由于各镇辖境大小不同,所设牙兵人数不等,少则几百,多则几千,有的上万。基本建制单位为指挥(营),每营约五百人,每营分五都,五营为一军,冠以地域名称。

州镇军、都主将以上军职,由朝廷任免。战时,各级所辖军队奉诏出征,分设招讨使、都统、都部署、行营都指挥使等率领作战。将帅之职则由受命征伐的藩帅充任,战毕即免。

随着北面契丹人的兴起,边关重镇军力都大大提高,比起内地建制单位人数更多。侯云策任都指挥使,石虎为副都指挥使,统辖一千二百人马,由六百名澶州军士和新调入的六百名原沧州军士组成。

林荣极其赏识侯云策,暗自交待曹翰两点,一,若此仗得胜,则侯云策献策和领军之功不可没,可让他独领一军人马,守护沧州;二,虽然只诛沧州军首恶,但是为防以后再生乱,宜将沧州军尽量打散。

作为一方诸侯,林荣还是颇为小心,派人暗到幽州寻访侯云策底细,查证是否真是侯之恩族人。查证之人来到侯家堡,发现侯家堡已经成为一片白地,侯家人大部被杀,余者星散。寻访周边乡邻,得知侯家年青一辈确实多有云字辈。

当年太师李甲为了对外保守秘密,以免引来追杀,将三皇子由侯世义改为侯云策,之所以取名为云策,其中一个原因是侯氏有一支在边地,辈份中有云字。太师李甲深谋远虑,多年后,其改名的云字辈份,为三皇子真正身份提供了极好掩护。

曹翰按照林荣战前密令,将原沧州军一部调至澶州,一部调至德州,另外一部由侯云策统领。侯云策以都指挥使之职统辖一支生力军,控制沧州局势,抵挡北面的契丹人。

依林荣令,曹翰授侯云策都指挥使后,又将刘三府第连同所有财产、奴仆赠予侯云策。刘家的妻妾儿女统统羁押,押往澶州,听候发落。攻下沧州时,赦免了大部分沧州军将之罪,若是再赦免刘家妻妾儿女之罪,则处罚太轻。因此,刘家妻妾儿女难逃一死。

对刘存孝和刘三一家的结局,侯云策侧隐之心一闪即逝。成者为王败者寇,若刘家谋反成功,不知有多少中原老百姓要丧生在契丹人刀下。

侯云策一战立功,成了都指挥使,还获得刘家家产。这是侯云策最想要到的结果,甚至比他想得到的结果更好。在侯云策的算计之中,此战成功后,他可以在林荣军中任职,压根没有想到能够独领一军。尽管林荣是生死大敌林度的儿子,他还是暗自佩服林荣的大手笔和胸襟。

黑城十年经历,让他明白实力的重要性。他在黑城贵为皇子,可是若手中无人,不过是空架子。如今他能够驾驭一千二百人,这就是属于自己的实力。

一起率军突击沧州的石虎此时成为侯云策副手,他和侯云策走出大帐后,道:“将军带伤,可去休息。我到营房安好兵士,尽可放心。”

侯云策正有此意,与石虎别过之后,来到郭府接春兰和秋菊。

门客见侯云策身披凯甲,腰佩长刀,肩缠布条,布条上有殷殷血迹,好一条凶神恶煞的大汉,忙进屋报与少郎郭炯。

郭炯急带三五人到大门,见是侯云策,甚为欢喜。

来到厅堂,郭行简见到侯云策,深作一揖,道:“我老眼昏花,不知侯郎高义,前日未谢相救娘子之恩,今日在此谢罪。”

侯云策知郭家与林家关系密切,不敢怠慢,赶紧回礼:“今日一战,全凭先生让澶州军借秘道入城,才能将叛贼一网打尽。”

郭行简手扶长须,道:“此战曹翰将军统领有方,招降了沧州军,一战而平沧州,功不可没。更为难得的是,攻城未有过多杀戮,还能约束士兵不扰民,城内秩序井然,人心安定,看来节度使用人有术。”

郭行简稍稍停顿,又道:“刘存孝勾结辽人,罪当诛,但其治理沧州,护得沧州多年平安,也有些功劳。希望能够赦其年幼之子女,当年之事,记忆犹新啊!”话说到此,他知道在叛逆是第一大罪,必诛九族,刘家必然无人生还,长叹一声,不再说此事了。

春兰、秋菊来到厅堂,见到侯云策,红了双眼,上前行礼后,退到一边。

侯云策在郭家吃过午餐,带着春兰、秋菊回到刘三府第,与六曹官吏会面,接收刘家财产。

刘三府第,六曹官员把帐册搬到大堂之上,正在盘点刘三家财,见一条大汉带着两名小校和两名使女进来,不知其是何来路,冷眼瞧着,并未理睬。

小校上前道:“这是侯都指挥使。”

六曹官员才知是新进的都指挥使,连忙放下手中活计,上前见礼。都指挥使为正五品下,而六曹参军事为从七品下,从品级上来讲,侯云策要高于他们。更重要的是,侯云策在这次沧州之战的勇武行为已迅速在沧州军民中传开,飞黄腾达指日可待。因此,他们对侯云策执礼甚恭。

一名六曹官员说道:“钱物、地契等物件全部清点好,请都指挥使过目。”

侯云策见桌上分门别类放了各种帐册及地契等证明文书,知道自己一时半会理不清楚,就对秋菊道:“把这些东西全部放到书房去,加上锁,不准任何人进去。”又对春兰道:“让厨房赶紧准备饮食,杀口猪,宰两只羊,再弄些鸡鸭,各位忙了半天,我就陪大家喝一杯。”

刘家妻妾儿女穿锦衣秀服,在寒风中蹲在院角,往日的雍容华贵不复存在,代之的是惶惶不可终日的表情,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对着母亲直叫饿。其母不敢开口请求,只能捂住了女儿的嘴巴。

侯云策又吩咐春兰道:“给刘家人煮点吃的,不必在此为难她们。”

昨夜激战一夜,侯云策刚到大营睡下就被叫醒,随后又不断应酬,在接受所有家财以后,着实困顿。春兰、秋菊收拾了一间客房,让侯云策睡下。

一觉醒来,已经黑夜,侯云策睁开眼,见到坐在床前的春兰。他打了一个大哈欠,道:“备水,洗澡,全身臭得紧。”

春兰早有所准备,兴冲冲去吩咐备水。

侯云策大睡一觉以后,精神恢复过来,抱起春兰,将其放在木桶里。木桶里的热水不断涌出来,流到地面,形成一条又一条的小水流。

秋菊站在门处,听到水流之声,羞红了脸,赶紧离开。

事毕,春兰换了衣服,充满柔情地看了侯云策一眼,低头出门。

秋菊正在房间缝衣,见到春兰,不觉心中一慌,手里纱衣掉在地上。春兰连忙拾起纱衣,道:“你看我做什么。”

“水声好大。”秋菊不觉红了脸,就把头低下。她的手指有好些针眼,在纱衣上染了些红色。

春兰过去,抓住秋菊的手,又抱紧同甘共苦的姐妹,道:“好姐姐,好不容易遇到侯郎,你别端着,错失良机。”

秋菊眼泪就流了出来。

(第十八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