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复国 > 第255章 武举

复国 第255章 武举

作者:小桥老树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5 16:14:17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王朴是山东东平人,虽说很早就离开了山东,却保留着不少山东人的习惯和爱好,他的府弟曾被烧过一次,重建的府弟就变成了三进落的院子,前为大堂,中为内宅,内为花园,这是典型的山东世家大族的院落,只不过在大梁这种人多地少、寸土寸金的地方,规模、气度自然无法和山东世家的院落相提并论。

“寻找智能大师之事,就由你全权处理,有事随时来禀报。”侯云策挥挥手,又道:“你赶紧去办吧。”

杨匡义受到侯相的重视,刚才的小小不满自然就烟消云散,辞别了侯云策之后,沿着府弟的围墙向禁军军营走去,杨匡义感觉到侯云策在从背后看他,就把腰杆挺得直直的,尽量让自己显得英武干练。

陛下亲自来探望枢密使王朴的消息,就如滔滔洪水一样,迅速传遍了大梁官场,官场真是一个奇怪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又确确实实存在,而且稍有动静,就会做出象模象样的反应。

王朴极有才干,性格刚毅,异常果断,不过人都有两面性,正因为王朴有才能,说话办事就颇为武断,不太尊重其他人的意见,和同僚们关系并不好。但是,王朴是天子心腹,众臣们就只记得王朴了好处,忘记了他的弱点,病重消息传出之后,不断有走路的、骑马的和坐马车的官员从四面八方涌到王朴的府前。

侯云策看着满脸焦急的众臣,敷衍了一会,带着封沙、罗青松、林中虎等人离开了王府。

杨匡义回到禁军营地之后,在当天下午就派出精骑。带着中书门下的“制”,前往许州、宋州、澶州、大名府等地,接到中书门下命令的各地官府不敢怠慢,纷纷动员起来,寻找少林寺的智能和尚。

第二天,各地报回来的情况令人失望,均没有发现智能和尚的身影

大梁城,每天都上演着无数的悲喜剧。对于王朴的病情,除了他地家人和林荣、侯云策等少数人以外,真正从内心深处关心王朴的人很少,整个大梁城仍然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之中。

龙头节第二天,天刚蒙蒙亮,禁军操场已经热闹非凡,各地的武将举子都来到了操场上,背着弓箭,提着长枪,等待武举考试正式开始。禁军操场不准寻常百姓进来观看,有不少贵胄子弟却来到了操场边,观看着热闹好看的武举考试。

大林朝的武举考试一般都是在春暖花开之时,这时候气候适宜。舞枪弄棒不容易受伤,容易发挥出真实水平,此次在二月份就开始考武举,时间至少提前了近二个月。

武举考试提前的原因,表面上是兵部尚书张昭的奏折。

显德五年底,在三征淮南结束以后,兵部尚书张昭又上奏折请开武举制科,为禁军选拔人才。制科创设于大武太宗贞观年间,原是皇帝临时下诏聘纳“非常之才”地一种非常隆重的选官办法,也是朝廷网罗非常之才的一种措施。

张昭上书之后,林荣不同意另开制科,却同意将显德六年四月的武举考试提前到二月初三。

禁军操练场位于大梁城南。柳江清是城南尉,负责城南的治安,他在其治安辖区内常常捉到犯事地禁军军士,一来二去,柳江清就成为禁军熟人,和好几位禁军军官成为朋友,武举考试之时,柳江清也进入了操练场,一名被他捉拿过的军士见到城南尉柳江清站在场边。便屁颠屁颠地扛了一张胡椅,拿了一个装水的瓦罐。请柳江清坐下,一边喝水一边欣赏武举考试。

武举考试是选拔军官,这各寻常江湖比武不同,武举考试就以骑射为主,分为长垛、马射、马枪、负重四个项目。

第一道考试是长垛,长垛其实就是射固定靶,靶子是木牌子,木牌子蒙了一层白布,白布上画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圆圈,参加考试之人,在一百步的地方射木牌子,射中小圈者为最优,每人射五箭。长垛考试的规矩:凡是五支箭全部射在圆圈内,就算合格,可以进入第二道考试。

六百多名各地推荐来的考生,黑压压一片,随着考官一声令下,第一组五十名考生走出队列,张弓搭箭,每人射出五箭。射完之后,五十名禁军军士就开始检查箭靶。

这一次武举考试,里奇部诸子中有陈鱼梁、柳赤松、李月照参加武举考试,柳江清瞪大了眼睛,寻找着陈鱼梁、柳赤松、李月照,由于考生太多,柳江清寻了半天,一个人也没有见到。

里奇部共有十六名弟子随着侯云策来到了大梁城,经过显德五年的春试,柳江清、吴若谷已经进士及第,吴越州、李成元分别中了武举,已在禁军中任职。

另外,还是陈子腾虽说科场失意,却因为一笔好书法得到了林荣垂青,进入了翰林院,按常理来说,能进入翰林院都必须是科举考试中的出类拔萃者,陈子腾本没有资格进入翰林院,他是林荣特封地庶吉士(即取得翰林官的预备资格),陈子腾洒脱不羁,极受林荣喜爱,常常随侍在林荣身前,官不大却极为显赫,成为大林朝冉冉升起的一颗明星。

陈子腾际遇之奇,让无数科场失意的学子们羡慕不已,在大梁城的大街小巷,也就多了不少卖弄书法的学子们。

长垛考试是最简单也是最乏味的考试,六百名考生分为十二轮,足足用去一个多时辰,才全部完成了第一关。

检查箭靶的军士很快就把通过第一关地考生名单列了出来,主考官大声地念着过关考生地名字,念到名字的考生就兴高彩烈地走出队伍,在操场地左面聚集。没有念到名字地自然就是淘汰对象。

六百考生剩下了不到四百人。

里奇部诸子生长在草原上,他们和胡人一样,从小就在马背上弯弓射箭,用“弓马娴熟”四个字来形容最为恰当,来到大梁城的里奇部诸子都是年轻一代的骄骄者,射这种固定靶自然不在话下。柳江清根本没有为三人操心,轻松地坐在场外,果然。他听到了柳赤松、李月照的名字,随后又听到了柳汉阳的名字,然后又听到了陈鱼梁的名字。

柳江清面露奇怪之色:“柳汉阳,莫非有同名同姓?”里奇部柳江阳是个倒霉蛋,元宵节时,无意间摔断了左手,只得放弃了考试。

第二轮考试名为马射,也就是骑马射靶。马射共设了五个圆形箭靶,圆形箭靶有寻常人的脑袋大小,这就比州县考试时的人形靶要小得多,难度自然增加了数倍,另外,操练场还画有一条窄窄地跑道,骑手要沿着跑道奔跑,一边跑一边射箭,五箭皆中圆靶者就算通过。

马射的难度自然比长垛难度要大,不仅要求射中箭靶,而且要求能很好地控制战马,若速度过慢,考官有权取消考生的考试资格,若速度过快,则增加射箭的难度。

这些考生的骑射水平确实不敢恭唯,和胡人纵横驰骋的英姿相比,差得太远。柳江清一边看一边摇头,心道:难怪契丹军和中原军队打仗总是占上风,这些契丹人稍加训练就是精兵,而中原人只有艰苦的训练,才能勉强达到契丹人的水平,这是天生劣势,也是不得不承认的差距。柳江清突然想到了威震西北的黑雕军,回想起黑雕军大破契丹军的神勇。他暗叹:只有黑雕军这种变态军队,才能在与胡人骑兵对决时占到上风。

正在叹息之时,柳江清再次听到柳汉阳的名字。

一名身着黑色软甲地骑手。慢慢加快了马速,到达第一个箭靶之时,马速已经达到了规定的速度,马上骑手运箭如飞,眨眼间连发五箭,箭箭都射在箭靶的中心红点之上,围观的禁军大部分都是老军士,见到如此箭法,都发出震天喝采之声。

柳江清此时已顾不得喝水,大张着嘴站了起来:马上骑手赫然是妹妹柳江婕。

柳江婕这次随着哥哥到大梁,纯粹是来见识中原的花花世界,柳江清没有料到柳江婕竟然冒用了柳汉阳的名字参加武举考试,柳江清此时才恍然大悟:难怪前几天柳江婕神神秘秘,原来是准备参加武举考试。

看到众武举的水平,柳江清知道妹妹极有可能考上武举,虽然里奇部女子并不惧怕上战场,但是让女人走向战场毕竟是没有办法时的办法,柳江清用手猛拍大腿,道:“真是瞎胡闹。”他恨不得跳入场中,把得意洋洋的柳江婕拖下马来。

柳江婕并未见到场外怒火冲天的哥哥,她男扮女装,身穿黑色软甲,头扎英雄巾,胸膊用布条紧紧缠住,在禁军的欢呼声中回归本队。

柳江婕在石山之时,常常骑马在草原上射兔子。

兔子是草原公害,繁殖能力又强,若任其在草原上发展,不仅要和牛马争食,而且兔子会挖洞,常在草原上留下一个一个的大洞,快速奔跑的马匹若踩在洞中,重者死亡,轻者折断马腿。

在石山内,射兔子一般是女子的事情,柳江婕就是从小就喜欢骑马射兔子,长期射练兔子,使柳江婕就了一手马上射箭的好本领,论箭法之准,柳江婕犹在柳江清之上。

柳江婕脸露笑意回到队伍中,同队武举们看她的眼神有夸奖也有嫉妒,柳江婕也不管他们的眼神,她知道这一轮自己定然能够通过,就提马来到枪架处,取过一枝马枪,拿到手中比划了一会。

第二关马射之后,仅仅剩下了六十多人。被淘汰的武举不乏武艺高强者,只是因为他们缺少骑马射箭的机会,这才导致了马上射术不精,最后胜出地选手,大多数都是家境较为宽裕、有条件骑马射箭的武举。

在操场西边,搭建了一个木台子。上面坐着一些权高位重的大臣,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侯云策,侯云策是节度使出身,对兵戈之事都有着极大地兴趣,武举考试之前,他早早地来到了操练场。

侯云策最重视部队的远程攻击能力,看到马上骑手的箭法,不禁眼前一亮。

主持武举考试的最高长官是兵部尚书张昭,对于侯云策到来心中暗自不满。

自从枢密院成立以来,兵部的权力受到了极大的削弱,兵部对武官的选举、奖惩之权,已被枢密院夺去,兵部主要管地图车马甲械之政。每年的武举考试一直就是兵部地一亩三分地,这也是张昭经过力争之后,从枢密院夺过来的,向来都是由张昭一手操办。现在侯云策突然出现在操练场,虽然侯云策客气地说一切依据老规矩办事,可是,官场之事诡变百生,这些客气话是当不了真的。因此,张昭下令之前,总要来到侯云策面前请示一番。

第三次请示的时候,侯云策挥了挥手。对老资格的兵部尚书道:“张尚书,一切按规矩办,不用再请示我。”

张昭这才下令第三场马枪考试开始。所谓马枪考试,是在奔跑的马上用枪刺杀四个木偶,全部击穿头部为合格。

这一场比赛之后,全场只剩下二十四人,陈鱼梁、柳赤松、李月照以及假冒的柳汉阳全部通过了第三场考核。

第四场为负重考核,考生负米五斛。行二十步,为合格,这一场考核只有一人不合格,就是化名柳汉阳的柳江婕。

柳江婕最初参加武举考试地时候,完全是因为无聊,轻松过了三关以后,希望值也就提高了,此刻在最后一关被淘汰下来。面对着无数人或嘲讽或惋惜的眼光。柳江婕心中也有一些失落,她默默地收拾起随身武器。就退出操练场。柳江清看以妹妹在最后一关被淘汰,心情轻松下来,他站起身,也朝操场口走去。

“你好大胆子,若被父亲知道此事,你肯定要吃鞭子。”柳江清故意黑着脸,低声训斥着柳江婕。柳江婕嘟着小嘴,道:“哥,你不说,父亲怎么会知道此事。”

柳江清虽然是石山书院的教师,书院的教师均为族人中的精英,因此,柳江清在族人中素有威信,柳江清有书院教师这个身份,成天也只好不苟谈笑,把书院教师地架子端起来,也只有在这个调皮妹妹身旁,他才能自由自在。

“哎,我怎么说你,若小妹真的由兵部授官,则要领军作战,到时看你怎么办?”柳江清放缓了绷紧的脸面,没有继续责怪柳江婕。

柳江婕露出浅浅的笑容,道:“谁说女子不能领军,我们里奇部就曾有女军,若当年不是这些女军成为一支骑兵,里奇部早就不存在地。”

柳江婕所说的是事实,当年回骨汗国强盛之时,曾和盘距石山的里奇部多次交手,数次恶战下来,里奇部男子伤亡过半,迫于无奈,里奇部组织了一支女军,迂回穿插到敌后,突袭了回骨军大营,回骨军虽然围困了里奇军,却也是强弩之未,里奇女军坚决果敢的冲锋,成为压垮回骨军的最后一根稻草。

此役之后,回骨军十几年不敢和里奇军决战,又过了数年,回骨发生内乱,回骨各部被迫远走河西走廊,从此离开了阴山山脉。

柳江清对这一段历史记忆犹新,笑道:“女军出现在特定环境之下,而且女军从军士到将军全部都是女子,而你若授了军职,则必然率领一大群军士,届时,恐怕小妹睡的地方都没有,你总不能不睡觉吧,还是洗澡怎么办、入厕怎么办?”

柳江婕心中只想到当军官的威风,根本没有想到还有这么多具体的问题,自我解嘲道:“幸好最后一关没有通过,要不然麻烦事还真多。”

兄妹俩一边聊一边走出了军营大门,未走多远,突然身后传来了马蹄声,一个粗豪地声音喊道:“柳汉阳,慢走。”

很快,一个身穿软甲的禁军军士跃马来到柳江婕身边,道:“柳汉阳,最后一关你算通过了,赶快跟我回去见兵部张大人。”

这一来,兄妹两人反倒是哭笑不得,柳江婕反问道:“我不是没有走到二二步吗,为何又算通过了。”

禁军军士是来报喜的,见柳江婕并没有大喜过望,就有些无趣,就道:“侯大人和张大人爱惜箭法好,是个人才,这才破例放你过关,你怎么如此婆婆妈妈,快跟我过去见过张大人。”

(第二百五十三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