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复国 > 第311章 拜访

复国 第311章 拜访

作者:小桥老树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5 16:14:17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薛府的后院错落有致,各式应景的花朵开得格外繁盛,这个院子是侍郎薛居正躲避世俗的世外桃源。

午餐过后,薛居正如往常一样换下了官服,穿上普通仕子们最标准的服饰——青色圆领长衫,取过翻得烂熟的《史记》,靠着胡椅,随意地翻阅起来,翻了几页,这往日最能让自己平静的、带着一股草味的书页,却难以让自已安静。

“唉。”薛居正在心中叹息一声,这刑部大堂的案子,如影随形地粘在脑海中,根本不给自己歇息的时间。

出了院门,很快就来到了刑部尚书裴巽府中。

大林朝的行政制度多是继承大唐,就中央官制来说,有三师(太师、太傅、太保),三公(太尉、司徒、司空),三省(尚书、门下、中书),一台(御史台),五署(国子监、少府监、将作监、军器监、都水监),九寺(太常寺、光禄寺、卫尉寺、宗正寺、太仆寺、大理寺、鸿胪寺、司农寺、太府寺)。

三师三公是一种崇高的荣誉职,并无实权,经常是有位无人。九寺源自过去的九卿,汉代的九卿分掌全国政事,位尊权重,经两晋南北朝演变到隋唐,九卿改为九寺,其职权为六部所取代,性质上九寺仅为天子宫庭庶务之官,地位清闲,而无大权。国家的行政大权集中于“三省”、“一台”。

刑部就是大林朝最高的司法机关,刑部尚书裴巽执掌刑部多年,向来以严刑峻法闻名朝野,薛居正和裴巽相识多年,早年还曾受到过裴巽提携,对这位恩师的威严和狡猾素有领教,当他进屋看到躺在床上养病的裴巽。从其眼神再次证实了自己的判断:裴巽确实是装病,把扎手的刺猬扔了过来。

听完了案情,裴巽不置可否,勉强坐起身来,一个小使女连忙过来,为其梳理头发,薛居正端坐床头,静静地等着恩师开口。

等到小使女走开。裴巽从衣服上挑起一根白色的长发,对着大门亮光仔细端祥。“真是逝者如斯,如今我也是满头白发了。”

裴巽年纪不到五十,头发亦大半白了,就是这些苍白,让其在刑部大堂上凭增了许多威严。

“人不服老不行,若是在十年前,这一场小病根本不在话下。可如今却让我躺在床上难以起身,经此一病,老夫恐怕也要告老还乡了。”

薛居正忙道:“大人言重了,若你告老还乡,谁能镇得住刑部大堂。”

裴巽带着一丝嘲讽的笑容。道:“俗语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古来稀,我已是知天命的年龄,自己是多少斤两已秤得清清楚楚,刑部大堂离了谁都一样刑部大堂。”

两人聊了一会,薛居正装作随意地道:“澶州一案,恩师能否赠我一言。”

裴巽自然知道这才是薛居正来的真意,背靠着床,眼望床顶,沉默了半响,才道:“解铃还需系铃人,谁把王、郑两人带回大梁,就由谁来解这个难题。”

裴巽隐含的思路和薛居正不谋而合,侯云策是当朝辅臣,位高权重,声威日隆。他千里迢迢地把王德成和郑有林带回大梁。自然大有深意,这个深意正是薛居正最为惧怕的东西。

出了裴府,沿着小巷不过数百步就是昝居润的府弟,过了昝府,就能看到宽阔的侯云策府弟。

薛居正未穿官服,门子就有些懒洋洋地问道:“有什么事情?”

薛居正不喜穿官服,但是名刺向来带得齐整,听到门子问话,也不多言,就把名刺递了上去。门子眼尖,他见到了递过来名刺的规格,立刻知道了其品级,马上换出笑脸道:“大人请进内稍等,在下立刻进去通报。”

大门后的客屋是侯云策专门为到府拜访的客人所准备,里面有上好的茶水、饮食,还安有一个书架,里面整齐地摆放着一些书籍,薛居正是第一次到侯府,饶有兴趣地看着这个别具一格的休息室。

一位同样穿着圆领长衫地中年人,正依着书架的一侧,摇头晃脑地看着厚厚的书,薛居正不经意间,看出来人捧着一本《大林诗杂选》,此人看得极为专注,连薛居正来到身边也没有注意到。薛居正心中一笑:“好一个书痴。”也就放弃了和他交谈的想法,抽出《史记》,自顾自看了起来,刚翻数页,一名相貌不凡的年轻人出现在会客室内。

他拱手道:“在下封沙,请公孙大人和薛大人稍侯片刻。”

看《大武杂选》地中年人正是公孙维扬,他如今已是青州刺史了,他在环县曾经见过封沙,虽然已有三年,可他仍是一眼就认出了这位侯相亲随,就恭敬地还礼道:“封参军,别来可好。”

封沙对公孙维扬印象颇深,当初在环县之时,县令公孙维扬是一幅穷困潦倒的模样,可是随着环境地位提高,公孙维扬一扫穷困相,有着饱学之士的儒雅,又有着高位者的自信。

薛居正久居大梁,消息也灵通得紧,一听介绍,就明白了公孙维扬是皇宫新任崔正统领姐夫,在崔正担任皇宫卫队新统领之时,薛居正还颇为奇怪,崔正虽然出身青州崔家,可是崔家已不是隋唐之时天下第一姓的崔家,没有特殊原因,不可能由一位指挥使直升为皇宫禁卫统领,此时看到了新任青州刺史公孙维扬,精于《史记》的薛居正立刻嗅到了其中的真味。

过了二柱香的时间,薛居正这才得到了侯云策召见。

一幅画、一盆高品质的兰草,数张硬木胡椅,一杯清茶,使宽大的会客室显得简约而高雅。

刑部大堂审案的所有细节如今已化成了灰烬,安静地躺在了书房的陶盆里,侯云策也就料到了薛居正会来禀报此事,他和其他大人物一样,不动声色地听完了薛居正的禀报,等到薛居正结束了他的故事,侯云策静静地盯着薛居正,没有说话。

沉默是短暂地,但是对于薛居正来说,侯相目光是如此高深莫测,让他禁不住心中有些不安,仔细回想了一遍自己所说,并没有任何地不妥之处,便控制住心神,等待着侯云策发话。

“我送薛侍郎一句话,刑部审理案件,要公平,只要公平,行万里船也会平安无事。”

薛居正暗自苦笑:一天之内被两位大人物赠言,一为“解解铃还需系铃人”,一为 公平”,这两句话就如哑迷一样,扔给了满腹学问的薛居正。

等到薛居正走出了大院,侯云策对身旁的封沙道:“薛居正爱读《史记》,我相信他能够听懂我的话。”

封沙跟随着侯云策数年,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他已颇能跟上侯云策的思路,渐渐地成为侯云策的核心骨。

“裴巽是一只老狐狸,薛居正也是一只不逊于裴巽的狐狸,这两人一定会想办法做到侯相提出的公平原则,若是他们想不到这个办法,就真的有损刑部大堂的威名。”忽又抿嘴笑道:“张美大人向来眼高于顶,今日居然肯到府上来,真是让人想不到。”

侯云策想了想王德成的模样,道:“但是王德成能做到澶州刺史,张美也是暗中打过招呼,王德成所言并不能全部相信,他如此忍让郑有林,想必还另有隐情。”

封沙心领神会地道:“这个隐情,或许就是我们最需要的。”

侯云策思路又回到了禁军身上,道:“龙威军必须要绝对可靠,那个赵文是个绊脚石,必然毫不留情地把他除掉。”

“这事请侯相放心,赵文身旁有无数双眼睛在盯着他,只要他稍有疏松,就取他性命。”

“还有,郭炯不要沾上此事,就让军情营单独完成,只是赵文是禁军将领,又是李重进的心腹,务必要一击成功。”

在沧州之时,赵文的军职比侯云策要高,数年时间,侯云策已经成为皇亲国戚,成为权倾朝野的宰相,赵文对以往的行为深深后悔,若是他能够预测未来,他就不会数次和侯云策为敌,可是天下没有后悔药吃,他来到大梁以后,生怕如赵武一样遭了毒手,每天都是高度戒备,生怕稍有松懈,就会莫名其妙地丢了性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