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复国 > 第398章 汉兴

复国 第398章 汉兴

作者:小桥老树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5 16:14:17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和平交出权力,这就是禅让。

禅让,名字虽然好听,实际上却是政治势力角逐的最终结果,当双方势均力敌之时,或是一方势力并没有占到压倒性优势,改朝换代就充满了血腥和暴力,而当一方势力占有绝优势之时,改朝换代反而就有一层遮羞布——禅让。

为了顺利接过大林帝国,南城侯府人来人往,重臣们走马灯一样出没,反而将皇城冷落在一旁。

飞鹰堂如今已经成为一张密布的蛛网,触角深入到大林朝的根腹之地,他们一方面在茶楼酒舍大造舆论,让百姓都习惯了“侯云策之心路人皆知”,又在金水河下放了一个硕大的石人,上面刻着“侯代林,掌天下”六个大字,石人由盗墓贼处理过,看上去十分地破旧,当修整金水河的数州百姓们挖出这个石人以后,大梁府便派出所有衙役,声势浩大地将石人押解回了大梁府。

“侯代林,掌天下”,就如长了翅膀的大头苍蝇一样,迅速飞遍了大街小巷。

飞鹰堂还派了不少人手潜入到各个衙门,担任下级官吏,这些官吏虽然是飞鹰堂的人,却严格遵守规矩,不主动打探消息,也不主动进行活动,他们的主要职责是看与听,将各个衙门的情况一点不漏地反映给飞鹰堂的政事分堂,由政事分堂汇总情况,续而进行分析决策。

石人一出,飞鹰堂政事分堂便堆满了陆续送来的各种情况记录,十二个政事分堂的分析人员熬白了无数青丝,最后得出了很简单的结论:“各部正常,无异常。”

坐镇潞州的石虎亦来到了大梁。石虎在沧州城外与侯云策同入虎穴,斩杀了沧州城外大军将领刘海,其命运便和侯云策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只是,他一直远在西北作战,又总是躲在侯云策高大的身影里,名声不显,除了少数重臣大将。并不为一般大臣所知。他坐镇潞州以后,石虎以及石佛的大名才渐渐传开。

这一次进入大梁,石虎担任枢密使,帮助侯云策执掌全国的军事。

大梁城里的军队再次重新整组,禁军的诸多番号被取消,新禁军就以黑雕军为名,新黑雕军亦分为六部,合计七万人。为虎威军、豹威军、狼威军、熊威军、狮威军和龙威军,各军一万人,分为左右两厢。

黑雕军都指挥使由枢密使石虎担任,但是黑雕军都指挥使只是虚职,并不直接掌管军队。石虎的主要任务是掌握枢密使。

郭炯任黑雕军副都指挥使,同时兼认虎威军都指挥使,何五郎任豹威军都指挥使,张城任狼威军都指挥使。石守信任熊威军都指挥使,姜晖任狮威军都指挥使。

除了张城以外,其他各军皆是老将。侯云策之所以安排张城,是想给以后安排黑城诸人奠定基础。

龙威军前身就是鼎鼎大名的汴河水师,人员最多,总计两万人,任由时英任龙威军都指挥使。

新禁军也就是新黑雕军成立以后,侦骑四出,全军都处于备战状态,远在灵州的老黑雕军三万余人在山宗元带领下。兵临盐州,随时可以顺着洛水南下。

黑雕军全军就如狮子,已经张开了锋利无比的牙齿,只要有人敢于反抗,就要将其连肉带骨头啃掉。

大梁侯府,天天都在大宴宾客,王簿、魏仁浦、窦仪、张美、薛居正等诸大臣,轮番到侯府把盏言欢。

显德七年九月九日。禅让仪式在崇元殿进行。在礼部指引下,诏书宣读完毕。

诏曰:“天生蒸民。树之司牧,二帝推公而禅位,三王乘时以革命,其极一也。予末小子,遭家不造,人心已去,国命有归。咨尔侯云策禀上圣之姿,有神武之略,佐我高祖,格于皇天,逮事世宗,功存纳麓,东征西怨,厥绩懋焉。天地鬼神享于有德,讴谣狱讼附于至仁,应天顺民,法尧禅舜,如释重负,予其作宾,呜呼钦哉!祗畏天命。”

禅让诏书一出,假陛下就从龙椅上走下,侯云策身材原本就高大,又身经百战,被战火熏烧了数年,自有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度,如今穿上龙袍,更有一股“真龙天子”之天生威仪,与个子矮小、神情萎顿的假林宗训相比,高下立判。

侯云策称帝,正朔服色一如旧制,国号改为“侯”,年号为“汉兴”。

崇元殿下,百官齐聚,王簿、魏仁浦、窦仪、张美、薛居正、石虎、郭炯、时英等诸大臣,依次上前朝贺,所有的朝臣都是新朝的功臣,何为功臣,众人都明白,不捣乱就自然是新朝的功臣了,这众多的臣子,想到新朝臣子做得这般容易,个个喜笑颜开,满堂皆是万岁,没有任何人再看一眼正在离开假陛下。

虽然这是侯云策精心安排的结果,可是这一天真的到临,看着林 氏子孙就这样轻易地被大林臣子们所抛弃,侯云策心中五味俱全,也不知是喜是悲。

坐在龙椅上,身上穿着龙袍,眼前是叩拜的大臣,侯云策的目光不留神就越过了这些往日地同殿大臣们头顶,轻飘飘地飞出了崇元殿,恍惚间,自己作为三太子逃离大梁,在黑城的打猎生活,在沧州初掌军权,郑州艰难创业,凤州灵州与胡人的苦战,大梁城的斗智斗力,如一幕幕活动画像,在侯云策眼前不断地闪现。

又随着几声万岁,侯云策又将心思收了回来。

此时,封沙带着几个军士,拥着假林宗训,慢慢地朝崇元殿外走去,这个假林宗训,虽然是一个提线木偶。坐了许久的龙椅,也对着崇元殿的一切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感情,同时,他内心深处也极为惶恐:下了龙椅,等待他的究竟是何等命运。正因为存了这种心思,假林宗训离开崇元殿时,步履沉重得就如他是真正的林宗训。

望着一张张笑脸,侯云策身上突然起了一身鸡皮疙瘩。这些笑脸就如一张张利箭,“嘣、嘣”直朝他的脸上射来。

“林荣英明神武,开疆拓土,但是,林宗训被逼退位,居然没有一个大臣为其抱一声不平,成者为王败者寇,这世道是如此地现实。这人心是如此难测。”

林荣的音容笑貌,栩栩如生,就如在眼前一样。侯云策在心中叹息一声,又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把布满心头地负面情绪赶走。

禅让,汉兴元年的大典,就在侯云策一丝伤感中结束了。

大典结束以后,侯云策习惯性地就想朝外走,可是没走两步。他就停了下来,如今他已成了这里的主人,再不需要带着林中虎等亲卫匆匆地赶回家。

走出了崇元殿,大太监杨公公就迎了上来,林荣是明君,深知大武的历史,每次看史书,读到太监误国总是感叹再三。他对太监要求很严,只要发现太监和大臣结交,一律斩首,他继位初年,就要不少与朝中大臣暗通曲款的大太监被斩首示众。

杨公公是大赵皇后的亲信,而侯家是外戚身份,与一般臣子不同,经林荣默许,杨公公就时常行走于皇宫和侯府之间。侯云策很重视宫中这条钱,每次杨公公过来。他都要亲自接待,厚重的红包是少不了地。如今侯云策成了皇宫中地主人,杨公公略有些矜持地笑容早已变成小心的媚笑。

宫中太监早已将新地万紫宫细细地收拾了一遍,万紫宫是林荣所住的偏宫,以前住着淑妃,淑妃被打入冷宫以后,万紫宫就空了来,淑妃爱花,她人走了,宫中的花却留了下来,万紫宫成为后宫中鲜花和绿树最多的宫殿。侯云策和赵英都不想住在林荣曾经住过的宫殿,一致选中了这个繁华似锦的万紫宫。

等到侯云策走进了万紫宫,赵英早已在院中迎接,她的表情颇为复杂,似笑非笑,似怨非怨,按照在南城侯府的习惯,上前挽住了侯云策的胳膊,依偎在了侯云策身旁。

“怎么没有看见两个孩子。”

“进了宫,宗林就要单独住,他在福齐宫里,小梅陪着他,小文在福达宫里,也睡了。”

侯云策皱着眉,道:“宗林和宗文还小,一家人住在三个地方,哪里还有家的感觉,让孩子们都住进了万紫宫来。”

城南侯府虽然宽阔,可是与皇宫相比,就小得可怜,赵英行走在皇宫中,只觉得心里空落落没有着落,好不容易等到侯云策回来,挽着郎君的胳膊,温暧而熟悉的味道直入赵英心肺,她这才有了脚踏地的感觉。

“郎君已是一国之君了,天子无小事,天子无家事,若宗林、宗文住进了万紫宫,那置宗虎、宗武于何地,大臣们将如何看此事。”

赵英头靠在侯云策地胳膊之上,有些感叹地道:“郎君,今日进了这皇宫,我总有一种如在云雾中的感觉,总是想着住惯了的在南城的家。”

侯云策宽慰道:“这里就是你的家,住久了就习惯了,只是,我极不喜欢这些太监,过几天把他们赶出宫去。”

“没有太监,还叫皇宫吗?”

宫中自古以来就有太监,在赵英心中,没有太监那还叫皇宫吗,她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就昂着脸看着侯云策,笑道:“皇宫里向来是三宫六院七十二妃,没有太监,那谁来侍侯这些妃子们。”

两人说笑了几句,赵英突然又想起了远去的妹妹,有些伤感地道:“小妹真的就要出海,还有,封宗训为郑王,我真担心以后有麻烦,更难以收场。”

“留下宗训有何妨,曹王熙让、纪王熙谨、蕲王熙悔,我也一个不杀,没有这点肚量,为夫如何能统御四海。”侯云策挽着赵英的肩膀,道:“小妹有了身孕,此事断不能为外人所知,她必须走,宗训若愿意,也可以到登州去与小妹一起出海。其他诸王愿意,也可以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