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复国 > 第7章 商队

复国 第7章 商队

作者:小桥老树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5 16:14:17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这是重大抉择,将决定神箭营命运。

侯云策缓缓地道:“新营北行,距离中原越来越远。”

侯云策未将话挑明,在座诸人明白是什么意思,皆不答话,望向李甲。

太师李甲神情自然,道:“黑城保不住了,神箭营得活下来。在新城休生养息以后,才能重回中原。”

这是一个极其现实和强大的理由,诸人频频点头,包括大统领侯兴轩。

侯云策早就预料到这种情况,不再多言。走出太师府,他先到马廊,给战马喂食。战马的名字在粟末语中意为“风”,意思是跑得和风一样快。“风”全身长有漂亮黑毛,体高约一米六,头大额宽,胸廓深长,四肢坚实有力,关节、肌腱发达,耐劳,不畏寒冷,生命力极强。最值得称道的是“风”在战场上不惊不诈,与侯云策配合得极好。

贺术东海来到马廊。

侯云策此时已经下定决心南下。南下道路遥远,有猛兽,有敌人,若是有伙伴那自然极好。神科营多数拖家带口,且太师治军极严,老军士很难跟随自己。虎营、狼营等诸少年对自己颇有忠心者,只是他们年少,终究力弱,还不适宜随自己南下。当前只有贺术东海最适合与自己南下。

“我要回中原,你能否跟随。”侯云策用标准中原话道,没有绕弯子。

贺术东海笑道:“云帅到哪里,我就到哪里。”

侯云策道:“南下路艰难,有可能一去不回。”

贺术东海又道:“云帅到哪里,我就到哪里。”

侯云策上前给了贺术东海胸口一拳,道:“晚上神箭营要从密道离开黑营,出了密道之后,你跟在我身边,寻机南下。”

侯云策经常率诸营少年打猎,知道周边密林小道。两人目标小,趁夜从小道穿出契丹包围,不是难事。

太师李甲在筑黑城时就留有后手,从未停止对逃生密道的修建,十年时间,神箭营已经修了一条能够牵着战马通行的密道。密道入口在太师府后面的小屋,拉开小屋后墙,黑暗的地道出现在眼前。

一名军士进入,在拐弯处点燃油灯,地道便有了些许光亮。

最先进入地道是五十包老军,一是探路,二是控制出口。

诸多老军家人和小孩在黑暗中等待,空气凝结一般,有紧张,也有不舍。他们带着简陋家财,马匹上有新宰杀的肉食。肉食来不及腌制,抹了盐后就挂在马背。这是生死存亡之际,不论男女老幼,皆握着刀,随时准备拼命。

探路老军控制出口以后,派人报信。

侯云策、太傅等人走在队伍前面,跟在其身后的是女人和少年们。太师李甲、大统领和神箭营剩余军士要等到天亮再与契丹人接战,战至天黑,等契丹人退兵后,再进入地道。这样就可以给老弱妇孺增加一天逃脱时间。

约莫走了两个时辰,侯云策等人走出地道。地道出口处是黑城北边,已经脱离了契丹人的包围圈,沿着隐秘小道一路向北,深入密林,一月之后便能到新城。这十年来,太师李甲派军士无数次探索北行之路,逃亡之路有条不紊,在天蒙蒙亮时,众人将黑城抛在了脑后。

侯云策跟着太师学过数年机关之术,在打猎之时暗地绘制了地图,对这一带地形了如指掌。在天亮时分,他留了一封信给虎营少年匡操,让其一个时辰交给太傅张杨,然后与贺术海东进入密林,掉头南下。

在密林行进约一个时辰,没有听到追赶的马蹄声。林中休息时,贺术海东递给侯云策一袋物品,里面是几根硕大的野山参。

稍稍休息,两人沿密林采参小道,行至中午,终于绕过黑城,到了森林边缘。

走出森林,刚行至草地,一阵马蹄声迅急地逼近。侯云策和贺术海东互相看了一眼,明白终究没有彻底摆脱契丹人。他们两人虽然年少,却是久经战阵,不慌不忙来到草地上的小缓坡。

战马风兴奋起来,打着响鼻,不停地踢打草地。十多名黑手骑手出现在眼前,杀气腾腾。这些骑手均是髡发短须,长袍左衽,圆领窄袖,腰间束带,下穿长裤,裤在靴筒之内,正是黑子部族军。

又有十余骑出现在小山坡前面。

两队骑兵催动战马,从南北两面朝侯云策和贺术海东逼了过来。

贺术海东站在小坡上,弯弓搭箭,等着黑衣骑手靠近。

侯云策则迎向正面的黑衣骑手。

两人在一起打猎数年,深有默契,面对两队骑兵,两三句话,便定下迎敌策略。

贺术海东箭法了得,在闪避黑衣骑手来箭后,连发两箭,将最前面的两敌射下马来。他朝西方催马而去,引这一队黑衣骑手追击自己。

侯云策迎击南面的这一队黑衣骑手。他左手持小圆盾,右手持长枪,伏低身体,朝对手冲去。

挡开两箭以后,战马风奔到黑甲骑兵正面。

侯云策手持长枪闪电般刺出,枪借马势,磕开契丹长弯刀,长枪尖头在黑甲骑兵脖子上碰了碰。枪尖在黑甲骑兵脖子上刺出一个大洞,黑甲骑兵捂着脖子,在马上摇摇晃晃,随后坠下战马。

侯云策的枪法学自于大统领侯兴轩。侯兴轩是侯氏家族的第二悍将,一柄点银枪快如闪电,杀人于无影。

刺杀了当面黑甲之后,侯云策没有收回长枪,长枪如陌刀一样划向跟随而来的第二个骑手。此长枪并非普通长枪,而是由精钢所炼,枪头稍长,两侧开刃,锋利异常,如小型陌刀。他小时曾经随父亲演练陌刀,就将陌刀刀法化入叔父的枪法之中,成为其独创的陌枪之法。

陌枪刀锋将来敌脸面割开一个大口子。来敌眼鼻皆被切开,鲜血直涌。

战马一个冲刺,将两名黑甲骑兵击落马下。

侯云策杀透敌骑后,没有恋战,朝南奔去。他没有选持单纯逃跑,而是跑了一个狐线,在狐线顶部射杀了三个骑手,彻底震住敌军,这才从容而去。

为躲避契丹军,侯云策向东南方向急驰。在战马疲惫之时,来到一条大河边。大河宽阔,水草很密很高,空气中弥漫江水特有的味道。水花拍打两岸,发出沉闷的声音。

天高云淡,森林茂密,河水清澈见底,契丹人不见踪影,侯云策心神终于缓了过来。他爱惜马力,且为了等待贺术东海,也就不急于赶路,一人一马在草原上休息。

天渐黑,仍然没有等到贺术海东。侯云策当机立断,寻浅水处穿过大河。穿过大河后,景色为之一变,出现了大片荒芜土地,不时能看到累累白骨。这里应是渤海国故地。当年契丹攻灭渤海国后,连年征战,原来渤海国开垦的土地大多长满野草,千里无人烟,富裕之地比北地还要荒凉。

侯云策原来还担心遇到契丹骑兵,走了两天竟未再遇到一人。

又行一日,空气中已带有丝丝咸味,侯云策到达海边时已近黄昏,一望无际的大海出现在眼前,慢慢又在黑夜中隐去,只有潮起潮落激起的浪声,深邃而遥远,令人心生敬畏。

经过三天行程,人疲马倦,侯云策决定休整一天再行。入夜,他烧起篝火,借火光驱走黑暗。

人是群居动物,聚在一起时,会产生各式各样的矛盾和问题。但是当一个人长期单独面对大自然,心灵将会受到考验。侯云策身在黑城时总有少年们相伴,此时独自面对黑暗时,逃离中原时皇宫冲天大火便反复出现在梦中。

经过一天休整,侯云策继续南行。

三天后,行到中午,“风”突然兴奋起来,不停打响鼻。侯云策任由风跑,很快见到一个营地。

听到马嘶,营地里出来两人,身上都挂刀。两人相貌相近,一人40岁左右,另一人不足20岁,一眼就能看出是父子。两人神色紧张,手放在刀柄上。

中年人见只有一骑,这才松了一口气,见到侯云策相貌和高头大马,道:“你是渤海人?”

侯云策道:“我是幽州人。”

尽管来者是纯正中原语,中年人仍然没有放松警惕,道:“我是何褔贵。为何小郎一人在此?”

侯云策早就想好对策,道:“我是北地汉人,契丹破幽州后,我随家人逃到北地,因不惯北地苦寒,想回家,幸遇各位。”

契丹破幽州,杀人如麻,幽州户籍被一烧而空,无法查证是否有侯云策。这是太师从过往商路中探得的消息,正好为侯云策所用。

何福贵道:“北地强盗马贼甚多,我们要到沧州,如侯郎愿同往,等我向刘郎说说,让侯郎和我们一道回去,行否?”

过渝关要有关防文书,侯云策正在为过渝关发愁,听何福贵相邀请,立刻答应下来。

何福贵带着侯云策进入营地,去见商队主人刘三。刘三是沧州商人,常到黑风岭一带收购关外物货,又把中原生活用品贩到关外。

刘三躺在一张躺椅上喝茶。听何福贵禀报后并不说话,只是用眼角瞟了侯云策一眼,精光一闪而逝。

侯云策上前用手一拱,作了个揖。

刘三见侯云策身材魁梧,相貌堂堂,不卑不亢,暗暗称奇,面上不动声色,点点头,算是答应了何福贵请求。

何福贵、刘三很轻易把侯云策留在商队,有两个原因,一是侯云策是中原人,商队惯例,在胡地遇到落难中原人能帮就要帮,不帮则会被人认为薄情寡义,被人瞧不起;二是近来在渝关北侧活跃一伙鲜族马贼,为首的叫悉独官,狡猾赛过狐狸,狠毒犹如狼群,过往商队被劫掠不少,大部分马贼劫掠财物后,并不要人性命,唯独悉独官既要财又要命,商队谈悉独官色变,因而,北上商队越来越少。

刘三对悉独官心存顾虑,何福贵身为护卫头领,自然也对悉独官着实担心。两人见侯云策身材高大,携带武器,有心召其作护卫,增强力量。

(第七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