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满江红之崛起 > 第175章 湖南夜

满江红之崛起 第175章 湖南夜

作者:无语的命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30 16:23:48 来源:泡书吧

光绪三十年四月初六,正是仲春晚时,湘江畔的长沙城内外,皆是一片炊烟晚霞蔼蔼如幕,满街店铺青灯红烛辉映,临江的米坊油坊织机坊磨声油锤声轧轧织布声交错相和,从湘江岸边码头卸下的货,诸如洋布靛青丝绸茶叶凉药字画扇子之属,或骡驮或车载,铃声铎音杂肴不绝。

沿着江边直到城里的街头,卤豆腐、霉豆腐、臭豆腐、血丸子、馄饨、水煎包等小吃摊上都点起起纸皮灯笼,婉蜒连绵断断续续直沿着湘江绵到城墙里去。待上的小贩们吆吆喝喝抄锅弄铲,油火煎炸,葱姜蒜未杂着肉香、辣椒香满街满巷流香四溢,坫板上砍切剁削之声不绝于耳,全是一派盛世安祥模样,对于市民来说,那关外的发生的战事,除去在那洋学生、穷秀才的眼里,与这江南又有何关系。

湘江岸边是这般的热闹,而在湘江江心的玉龙洲的岸边,拿着望远镜的蓝天蔚却是看了一眼对面长沙城的情形,依地如过往的安静、繁华,今天这里还是索虏窃居之地,明天……“明天!长沙必定光复!”

刘揆一在旁说了一句,语中带着坚毅,此时的他已经不再是那文质彬彬的校长,而是穿着身军装,腰间别着手枪的军官,光复军长沙起义指挥部的少校军官。

湘潭学校的艹场上,夕阳下同样的一番热闹不凡,一队队身着茶绿色军装的湘潭学校的学生,正提着枪列着队,领取着弹药,一盒子弹三夹15发,每人领取8盒24夹,分置左右后三个弹盒里。

“远击取后,中击取右,近击用左……”

领着手榴弹将四枚手榴弹插到后腰手榴弹弹袋时,李清扬依然在那里反复喃喃着这“生死攸关”的弹盒口令歌。

远距离,取后腰带上的大弹药盒,动作时间长,虽然慢点但是不要紧,敌人尚在远距离。中距离,取右边子弹盒的装弹,动作距离虽最短,但总不是最自然之习惯,但也不要紧,敌人仍不在眼前。

而当敌人到了眼前,必须近距离射击时,已经攸关生死。这时,右手自然斜切伸到左子弹盒中,左手不必离开枪托,缩短了射击准备时间,这真是生死攸关了。这是学校里的教员一次又一次重复告诉他们的,在战场上这种细节上掌握却直接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命。

此时在湘潭学校里,这些荷枪实弹的学生,虽说是心里兴奋着,但是却又面带着紧张之色,整整一下午,无人可以安然入睡,这一千六百名多名学生的心情是复杂的,他们渴望着民族光复的一天,但是却知道等待他们的将会是什么。

想比于学生的紧张,在艹场的一边,光复军第二师五团二营一连和营部三百余名官兵,却是在盘腿坐在草地上,神情严肃的检查着武器,一遍又一遍的,学生是激动而有些恐惧,而这些光复军的士兵却是带着种认命般的服从,目中还带着些狠意,一些士兵一次又一次的用磨刀石划着刺刀,一遍又一遍的检查着那近两尺长,带倒锯齿的新式刺刀。

整整一下午,关闭上大门,上起了双哨的湘潭学校内,随着命令的下达的气氛便透着古怪,每个人都不同程度的生出古怪,士兵们如此,学生也是如此,相比于士兵的沉默,那些学生却是先在学校里转悠着,每个角落都仔细看上一遍,然后大家就开始找起了事做,收拾内务、扫地、将教室内的桌椅前后左右摆成线后,终于当这一切忙完之后,没有人说话,所有人都不约而同的开始给家人写起了遗书。

遗书写罢人们再次沉默了,直到此时,弹药分发时,这种沉默的诧样才被打破,而在领取了弹药后,新的紧张的情绪再使得他们沉默、焦燥,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不能有丝毫的犹豫和退缩,更何况这是民族光复之战。

但……这毕竟来的太突然了,突然的让人几乎无法承受。大家又都紧咬着嘴唇,呆呆的坐在那。

在晚餐的时候,蓝天蔚看着眼前的这些学生和士兵,士兵的反应本在意料之中,可是这些学生的反应却是在意料之外,难道民族光复的一刻到来时,他们就不兴奋!不激动吗?

他和刘揆一对视一眼,他咳嗽一声,端起手中的饭盒,盒里盛的是不醉人的米酒。

“同志们!”

巡视着周围的学生和战士们,蓝天蔚的声中充满了激情。

“到今天二百六十年了!整整两百六十年,我汉人做索虏奴隶已两百六十年!”

蓝天蔚的声音在艹场上响彻着,这吼声,这话语只是让学生们心头一震。

“今天,我们就要起兵的争取民族之光复,去反抗那些拿我们当奴才索虏,这……是我们的光荣!也是我们的使命!”

声音顿一下,蓝天蔚看着环视着那些学生,最后又把视线投向那些士兵。

“今天,将是决定我们和我们的同胞,是做人,还是做奴才的时刻,我蓝天蔚在此发誓:以我之血,光复民族,以我之魂,唤醒民族!”

“以我之血,光复民族,以我之魂,唤醒民族!”

学生们站了起来,而那些士兵同样站立了起来,他们早已经习惯了服从,他们用尽全身的力气喊出了这句誓师语。

“好!同志们!”

蓝天蔚左手端碗,右手向众人行了个军礼。

“费话我就不多说了,在座的是个汉家爷们的,就把这碗酒干了!”说完他仰首一饮而尽,红色眼睛看着这近两千号官兵。

“用咱们的刺刀让那索虏记住:二百六十年的血债,今个该清了!”

“血债血偿,清偿血债!”

学生和士兵们吼着端起饭盒,一碗不醉人的米酒下了肚,却是让他们的胸腔热了起来,脑子也热了起来,而气氛也活络了。

“民族的旗,血染的旗,包裹着战士的尸体。尸体尚末僵冷,热血将旗帜染红,血染的血旗举向天空。”

在气氛中,突然响起歌声,歌声显得有悲壮,悲壮的歌声从那些士兵和学生们沙哑的嗓间涌出。

“……我们立下庄严的宣誓,怕死的懦夫尽管走,我们誓死保护这民族之旗。与仇敌的血战,抛下血旗的是谁,是被金钱和官位诱惑的,肮脏和卑鄙的他们,血染的血旗举向天空,立下庄严的宣誓,怕死的懦夫尽管走……”

这战歌声在艹场上汇成一团,悲壮的歌声在空气中内回荡着,所有人的脸上全不见了先前的激动有的只是那种发自于内心的决择。

“……我们誓死保护这民族之旗。血染的战旗举向天空,我们宣誓前进的道路,来吧!监狱、断头台,这是我们的告别歌,血染的血旗举向天空,立下庄严的宣誓。怕死的懦夫尽管走,我们誓死保护这民族之旗……”常德城内,五省客栈,虽已至夜,街上行人稀少但五省客栈外却依摆着几个夜摊,摊边坐着些人,划着拳、喝着酒、吃着肉,这些人虽说脸上带着醉意,可偶尔他们还是会把目光投向街上经过的路人,若是有人在五省客栈外驻足,正喝着酒的酒客往往会互视一眼,近者又会把手伸手酒桌下,桌下挂着刀、枪待人离去后,又会恢复正常。

此在五省客栈大堂十几枝酒杯粗的蜡烛煌煌映照着,靠着内墙上的桌上共着洪武爷挂像,而在挂像两旁却挂着幅“结义凭杯酒、驱胡复河山”的对联,此时的大堂内挤满了身,穿着黑、青短打打扮的会党、黑衣折衫的学生、胸前带着“勇”字的绿营兵、着绿军装官兵,一个小小茶馆里挤了这么多人景象看去似乎有点诡异。

左首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汉子,烤绸单褂蓝市布长袍,刀削脸上鹰钩鼻,浓眉下一双阴鸳的三角眼不时闪着绿幽幽的光,左肩斜挎着牛皮带皮枪匣子,背后却又别了把大刀。

于他旁边又站着位打着赤膊的壮汉,壮汉身额上早着汗,盘在脖上的辫梢一动不动,同样眼看前方,快枪背于背后,腰间又盘着棉布弹带子。对面西首坐的似乎是个行商,却是悠闲地站在,右手却是按于腰间牛皮子皮带上挂着的绿帆布枪套子。

而右首同站着一个五十来岁壮汉,相比他人,他却显得有些矜持,一手时而尔抚着额前油光的前额,一手却是扶着的立于双腿间的太平刀刀柄,静看居于中央的宋教仁。

这会突然一阵鸡叫响了起来,一个短打扮相,头上系着红布巾的年青人,提着公鸡先走进大堂,先是叩地一拜,随后双手举鸡一奉,下身穿着筒裤,身上却又穿着件光复军绿军装,连那头也剃个光的哥老会两湖哥老会大龙头的马福益走上前去,从腰间取出短刀,划开鸡脖将鸡肉滴于桌前一个个酒杯里。

“拜洪爷!”

一声长嘶,众人香奉于额拜着洪爷像,整个过程完全是按照哥老会帮规,虽是书生但下午时宋教仁特意请教过这过程,这会带着大家拜香时,倒也未显生疏。

拜完香后,宋教仁朝前走一步端起桌上的血酒,右手端着,待众人都先后端起了血酒,双手将酒端过于头顶。

“众汉家兄弟,今曰我湘潭子弟,齐聚于此,行光复民族之举,废话教仁不再多言!”

眼环着众人,再次奉举酒碗。

“结义凭杯酒、驱胡复河山……干!”

“干!”

齐吼着,杯洒下了肚,酒碗同时摔于地,一时间大堂内尽是瓷碗碎裂的响声,些不胜酒力的脸顿时便红了,所有人的脸上这会都显出了几分慷慨来,而马福益更是面赤色、眼红着,呼吸急促着。

“我等众汉家兄弟今曰所为,系兴汉逐虏,绝非造反谋反,请众兄弟各自约束队伍,不得扰我同胞,现布于光复军律于下!”

环视堂内诸人宋教仁表情严肃起来。

“闻令不从,谓悖军,斩之!违期不至谓慢军,斩之!怒其主将,不听约束,谓构军,斩之!虐民银女,谓歼军,斩之!窃民之财,谓盗军,斩之……”

一个又一个斩之从宋教仁的口中吐出,只惊得众人两股颤粟,惊看着那白面书生,而旁站着的一排光复军官兵和那些洋学生却是泰然处之。

“诸位兄弟,需知军令如山,若有犯者,勿怪教仁心狠,介时还请诸位切莫劝言,以免军律无情,担构军、谤军之罪,令教仁挥泪而斩!”

“军令如山,自当如此!”

马福益拳一抱,行一躬。

“若有兄弟犯令,福一绝不令先生为难!”

话罢马福益声一沉。

“众家兄弟听好,先生之律大于会党之规,兄弟们自当遵令行事,若是违令,军律不容,祖师亦是不容!”

光绪二十六年,唐才常组织自立军,联络会党起事,长江流域会党大龙头王漱芳牺牲后,其便接替为大龙头,成为长江中下游地区最有影响的会党首领之一。他这话一出,旁人立即鞠身言是。

而马福益老头之名,恰是靠着不肯枉规名震江湖,为江宋教仁点下头,向后退去一身。

“下面请郑承影少校分属各部任务!”

酒杯粗的蜡烛煌煌映照着堂厅,站在地图旁的郑承影指着地图一队一队的布置任务,这常德并不是大府县,唯知府衙门、电报官局、绿营、军械所之类要地,五省客栈内的气氛紧张,接令的会众随即离开客栈前往城内个其它聚地。

一个钟头后,原本挤满人的五省客栈堂厅里的人散去了,只留下十几人,坐于椅上从怀中取出手表看了眼,宋教仁的眉头皱着。

“宋先生,不知张大龙头于何处起事!”

马福益近前问了一句。

这次光复会起义不同于的当年兴中会、自立会,是回龙山大龙头,可却直到的半月前,才接到聚众的命令,聚众数天前便聚关于于营内先发八元光复饷,又领洋枪千支,子弹数十箱。这次起义的计划周密远非当初兴中会、自立会所能相比。

“岳州!”

宋教仁吐出两字时,却又取出怀表看了一眼,就在这会,郑承影却是拿着一张电报纸,急匆匆的走了进来。一见他那模样,宋教仁的心里咯噔一声,生出些不妙来。

“郑少校,你这是……”

“电报!”

与岳州、衡阳、宝庆、常德四地以会党为主力不同,在长沙,主力却是湘潭学校的学生和三百多名光复军的官兵,时近午夜,一个连的光复军官兵和两连学生军于城门关前潜入城后,玉龙洲边的草丛里,一艘艘小木船掩于草间,学生军蹲于船旁据枪等待着最后的命令。

湘潭学校艹场内,六门75毫米克虏伯过山炮已停置到艹场间,黑洞洞的炮口直指前方,在炮位旁的十几名年不过十三四的学生,正奋力的擦着炮弹上的黄油,黄澄澄的炮弹,一枚枚的摆放于草席上,散炮弹后方却又码放着几十个弹药箱,每门炮都配足在数百发炮弹。

一盏电灯下,一名炮兵军官正趴在一弹箱上,于地图上上绘测着数据,军士和炮手们都散到的炮位上。

“表尺三百,测角仪四十二到四十度!横尺向左两度!”

炮兵军官的发出品呤后,炮兵排长立即开始检查瞄准,第一尊炮的瞄准手听着口令已经伏到表尺跟前,开始按照的长官的命令调整着射击表尺,炮身摇起随之摇起。

“一排准备完毕!”

“二排准备完毕!”

“三排准备完毕”

随着口令,炮闩手就位哗的打开炮栓,而装填手双手持着一发炮弹,蹲于炮尾作着装弹的准备,弹药手同样抱着炮弹,1至7号炮手此时的位置与教科书上并没任何区别。

“咔!”

一按秒表,岳少鹏满意的点下头,从计算到发射,比训练合格成绩快了三十秒。

“长官,没必要这么准备吧!长沙城内,三十六个目标,所有的目标都已经瞄注好了射表,只要接着信号,保准不会打偏!”

完成计算的罗维疆笑问一句,却只换来的岳少鹏的一个白眼。

“不要以为敌人只是呆在那等着你轰!继续训练!”

语沉着,阴着岳少鹏又一次报出一个目标位置,罗维疆又开始在那计算着射击数据,炮手们重新开始准备下一轮“炮击”。

夜是寂静的,近午夜的时分,于湘江上的玉龙洲只能隐约听到江水击打岸边的声响,除此之外再无任何声响,就在岸边的学生们感觉到时间将要临时,左右手不由的摸上小艇提索焦急的等待着命令的时候。

突然夜的寂静被打破了,长沙城内先是传来一声枪响,接着又是数声密集的枪响,就在他们诧异的功夫,又响了数声爆炸声。

听着城内传出的枪声一看怀表,蓝天蔚的表情一变。

“怎么回事!立即给……”

“长官,城内打来电话!”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