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满江红之崛起 > 第240章 重庆

满江红之崛起 第240章 重庆

作者:无语的命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30 16:23:48 来源:泡书吧

满清虽然号称“不分满汉,一体眷遇”,但具体措施上执行的是民族分离政策。为了防止八旗兵与当地居民接触,全国的不少城市都修建有城中城――即只供八旗兵及其家属们居住的满城。

成都的满城始建于1718年,这座城中城以将军衙门为中心,南起君平街和小南街,北抵八宝街和小北街,东至东城根街,西及同仁路,面积约十里。满城城墙高1丈3尺,周长4里5分,有5座城门,其中最壮丽的是大东门,城楼上悬挂着“少城旧治”和“既丽且崇”两道匾额。城内的建筑布局、衙门设置、营房方位都严格按照八旗军的传统方式来安排,当[***]有官街8条,兵街42条。正黄、镶黄旗的官兵住在北方的位置;正红、镶红旗的官兵居于西方;正白、镶白旗的官兵居于东方;而正蓝、镶蓝旗的官兵则居于南方。如果从空中俯看满城,它的主要街道的布局极像一条巨大的蜈蚣:将军衙门是蜈蚣头,长顺街是蜈蚣的身子,东西向密集的街道和胡同则如同蜈蚣身上众多的脚。

这座融驻防和生活为一体的满城,里面还有包括将军衙门在内的众多机关,以及随处可见的军事据点。平时,满城里驻扎的八旗兵数千人不等,最多时曾达2万之众。加上他们的家属,整个满城的人口在数万到10万左右,相当于一座中等城市的规模。

盯档的拆城砖的声响在被称为“少城”的满城它那高大而破败的城墙上响起,昨夜,成都光复后,这满城的城墙也随之开始拆除了,撤除城墙的是那被成都人喊着“漏刀的”的当年千六永驻成都八旗兵的后人,同样落地就有落地银,月拿着旗饷,年关前还有皇赏的八旗子弟,只不过这会,这些人无论男女老少,脚上都带着脚镣。

“旗无平民!”

这是执政斧司法部那些个习着西洋法律的官员们,在两月前经过充分研究后得出的一个结论。旗人生下就是落地银,月月有旗饷,岁岁有皇赏,“举族皆为军人”自然的都享受着战俘的待遇,他们又翻遍了各类国际公约,终于确定了战俘待遇。

服苦役!

根据通行的《陆战交战规则》,战俘必须要用自己的劳动获得食物、药品,换句话来说,民族政权没有义务养纳这些战俘,当然也要避免他们饿死,所以的自然要给他们安排一些“活计”,毕竟他们虽说是战俘,可也要吃饭不是。

哗啦啦的锁链声中,少城的城墙在战俘们的努力下被一点点的拆去,而此时在内城,到处都是背着步枪在街道上游走着的士兵,偶尔的街道上还会闪出一股镁灯的白光,那是随军摄影师在拍摄光复后的满城。

也有一些士兵在摄影师的要求下,照顾一下铁丝网后那些抬不动脚的旗民老人或是干不动活的小孩,在摄影师的安排下,士兵们用糖果换得了那些少不经事小孩的好感,和他们玩耍着,全是一副详和的场面,这一切似乎在印证着一个事实,光复军绝对是一支正义之师、仁义之师!

一夜的酣战之后,这满城里凡是能称为的建筑的房屋,几乎已经不复存在了,它们或是毁灭炮火,或是被旗人付之一炬,变成堆碎砖烂瓦了,漫步在街道的军官、士兵们,偶尔会对这城里凄凉模样生出些感触,若是这满城里的五千户人家的房子没毁,那得能安置多少人家,而对于成都市政斧来说,这同样也味着可惜,毕竟这些房子原本的可以是笔额外的收入。

可惜归可惜,这少城虽说大多数房层都毁于炮火,可对于在成都修整,准备继续向川边西康挺进的18师来说,这依然是个不错的地方,至少的不像先前餐风宿露要好上许多。

在左司衙门的废墟间,十几座帐蓬扎在废墟间的空地里,除去执勤的士兵外,其它大多数士兵这会正在外城度着“假”,谁知道明天又会开拔到什么地方,趁着这会功夫,好好轻松轻松才是正经的。

左司衙门的几间仅存的房屋内,几名军官围在桌边,军装被扔到了一边,身上只穿着罩头的短衫,他们在喝着茶时又在那扇着扇子。

“我觉得,咱们肯定要去藏省!”

“怎么说?”

“你们在湖北的时候,没看报纸吗?英国人正在入侵藏省,外交部已经抗议几次了,可抗议有什么用?咱们的军队不过去,昨天的报纸上说,英国人已经占领了拉萨,参谋部之所以令,让咱们师准备进川边,就是为了进藏!”

扇着手中的巴蕉扇李少杰极为认真的说道。

“若是到了藏省,没准的咱们能和英国佬打一仗!”

“开什么玩笑!”

旁边的邵振武驳了一句。

“夫人是英国人,昨个的报纸上不是提到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已经授夫人白金汉公爵了吗?夫人可是英王的表妹,这亲戚间可能打起来吗?我看即便是到了藏省,恐怕也打不起来!”

就在这时有人敲了门,一个士兵走了进来,立正、举手、敬礼时又喊了声。

“连长阁下!”

立即站起身来,士兵又一次立正。

“报告第一件事:步兵一等兵李家扬本曰批准出院!”

“嗯!”

“报告第二件事,步兵一等兵李家扬于七月初七获晋升为上等兵,报告完毕,长官!”

“好!祝贺你上等兵!”

喜形于色的李少杰连忙祝贺着自己的下属,然后又拍了下他肩膀。

“伤已好了吗?”

士兵活动了一下手臂。

“报告长官,还没完全好,但军医说,经常活动活动,慢慢就会好的!”

“是吗?那就好,你是掷弹筒手吧!”

“是的,长官!”

“嗯!暂时不要拿重东西,让战友替你拿!”

“是!长官!”

“怎么样?为了祝贺你,来喝一杯吧!”

又亲自拿起杯子,斟上酒递给这个新晋升的上等兵,士兵立正站着,恭敬的接过杯,然后一饮而尽。喝完酒后,士兵笑着立正敬了个礼,便走出了房间。

士兵的离开使得的屋内的五名军官又继续着先前的谈话,这会李少杰并没有像先前那样喝茶,而且给自己倒了一杯酒,正宗的泸州老窖。

“即便是咱是现在不和英国人打仗,早晚有一天,还是要和英国人打一场!”

李少杰说着喝了一口酒,战争中总是这样,谁也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明自己又会身在何方是死是活,即便是作为军官,他也相信急时行乐这句话。

“至少现在不会打!”

倒了一杯酒,邵振武在那品着这美酒的香醇。

“我倒觉得,如果咱们要打的话,肯定会和俄国打一仗!”

“可不是,和俄国人打一仗更现实,满清得罪不起曰本还有俄国,所以他们选择中立,校长肯定不会保持中立,但是咱们现在又没有能力拒俄国、曰本两列强于门外,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参与其中!”

“只有参与其中才能获得一定的利益!甚至可能换来国外对我国的看法转观!”

“这并不是最重要的!”

邵振武摇摇头,手端着酒杯依然在鼻下转着嗅着杯中的酒的醇香。

“哦?益节那什么更重要?”

李少杰好奇的看着老同学,难道他还有什么惊人之见不成?

“藏省问题最后还是会不了了之,毕竟现在我们无法挑战英国,没有这个国力,即便是我们入藏了,也就是展示我们的存在,同时确保藏省不至分裂,同时尽量修好与列强关系。而校长以民族主义起于民间,我等更为民族主义信奉者,现在陕西、疆省、甘肃、四川接连光复,云贵总督李经羲也撑不了几天,也许不出8月,举国皆可光复,到时也就只剩下蒙古、东北两地,蒙古易复一师之兵即可克复,可东北曰俄酣战,虽义勇军兵过辽河,可曰俄两国与东北交战确是事实,试问到时若国人问之,即以光复执政斧又何以让洋人于我国土交战?”

这会邵振武方才喝下那闻了半晌的美酒。他的这一问题,只让李少杰等四人沉默无语,四个低着头,作为军人他们当然不愿看到曰俄与中国国土交战的一幕,这可谓是军人之耻,但另一方面,他们又清楚的知道,国力不及人,又能如何?

“所以,校长当务之急是要给民众一个交待,但这个交待怎么给?”

“把曰俄之战,变成我国之战,自可以给民众一个交待,变一方为盟友,界时若胜,东北权益可以尽复,而且民众亦会此战之胜,扬起民气为光复后举国建设之用!”

点着头,李少杰开口答道,现在他终于明白邵振武为何会说出先前的那番话了。

“那这场仗打了六个月,谁又是胜方呢?”

面上带笑,似乎露出些酒后的酣意的邵振武笑说道。

“还用问吗?打到现在,俄国人在什么地方占了优势?曰俄之战,曰本必胜!”

打了一个酒隔邵振武整个人朝身后一靠。

“咱们就作好开拔藏省的准备就行了!”

“可云南呢?”

“云南呢?云南能撑几天啊!”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