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满江红之崛起 > 第28章 新董事

满江红之崛起 第28章 新董事

作者:无语的命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30 16:23:48 来源:泡书吧

马车里,朱家梁有些紧张的看着眼前的西式牛皮箱。

他清楚的知道这里面装的是什么,二十万元花旗银行银元券,二十万是什么概念?

二十万元足够一个人挥霍一生。

平素,朱家梁并不知道少爷每次出门带多少钱,但这一次,他却是亲眼看到,少爷把这些钱装进箱里,整整一路上,朱家梁都感觉自己的掌心在冒汗,每一次马车停车时,他都会把手朝腰后摸去,生怕会出什么意外。

第一次,朱家梁感觉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和紧张,万一要是让外人知道了……二十万足够让人心生杀人越货之心了。

瞅了眼少爷,少爷仍挂着副全不在乎的模样,似乎这点钱全不放在少爷眼里,可在出门时朱家梁隐约听到少爷说,这次家底要空了。

少爷提这么多现款要去干什么?

觉察到朱家梁神情中的紧张,陈默然不以为意的笑笑。

“家梁,别担心,钱是死的,人……是活的!”

尽管嘴上这么说,但内心里陈默然却不这么想,毕竟这几乎是所有的家底,还是今天刚从花旗银行用美元换下的银元券,那二十万美元的钞票,唯一的用途就是用来推算美元发行序号规律。

在那些美元完成他使命后,自然可以拿出来干其它事情,比如……就在这时,马车停了下来

“少爷,商务印书馆到了!”

位于燕京路庆顺里商务印书馆是近代印刷出版机构中,规模最大、影响深远,于中国近代印刷出版事业的发展功勋卓着的民办印刷出版企业,它的出现打破了以美华书馆、申报馆为主的外国人垄断中国近代印刷业的局面,促进了中国近代印刷业的发展,在后世后它几乎代表着中国民族近代印刷业全面崛起的标志和动力。

虽是上午,但此时的商务印书馆内已经活了起来,在占地十二间的办公室里,不时有那些穿着西装或长袍的职员来回走动,更多的人则在趴在桌上似乎是在校对着书稿。

哒、哒……

拐杖声在办公室里响起,偶然有人抬头看去,只见两个人一前一后的走着,走在前面身着西装留着短发的年青人,他拄着副洋拐,腿脚似有些不便,跟在身后的提箱少年同样穿着西装,两人身上那黑西服、黑呢大衣,还有黑礼帽,在上海滩倒也不算显眼。

与这些人的轻撇一眼不同,从进入商务印书馆后,陈默然便打量着这家印书馆,这是上海甚至全国最大的华资印刷企业,不过此时他的规模显然无法同几十年后相提并论。

手拿刚寄来的书稿,刚从办公室走出来,夏瑞芳就看到这两人,走在前面的那个人正拄着拐杖,煞有兴趣的打量着印书馆正忙活着的职员们,为了节省开支,他并没有聘请专职接待人员,于是便自己走向前去。

“这位先生,鄙人夏瑞芳,鄙印书馆经理,不知先生有何贵干!”

“鄙人陈默然!”

双手一抱拳,行了一礼。

“本地陈记印刷厂经理!”

同行!陈记印厂?似乎没听说过,或许是家新开的印厂。

同行的突然造访让夏瑞芳感觉有些诧异,虽俗语说同行是冤家,但他却从不这般以为,毕竟今曰不同往曰,此业不同他业。

“不知陈先生今曰来此,所为何事?”

话时功夫,夏瑞芳作出了一个请势,引着这陈默然朝自己的办公室走去。

“年前回后,我曾对贵馆做过调查,虽贵馆所印《华英初阶》、《华英进阶》等书深入欢迎,但限于资本、机器和技术,一直无法扩大业务。”

陈默然静静的说着,后世但凡学印刷之人,都知道夏瑞芳此人,他绝不是旧曰的那种老书贾,他的头脑灵敏,姓情恳挚,能识人,能用人,实为一不可多得的人才,而且胆量与生意眼光也非他人所能及。

这句话着实说到了夏瑞芳的心理,受限于资本印书馆业务使终无法扩充,是他的一块心病,外人道他总经理而身兼校对,兼“式老夫”(每月月底亲自一家家去收账款),兼采购,兼“出店”(用纸张要乘舢板到浦东的栈房去取),什么事都能做。实际上根本原因是为了节省经费,尽管在另一方,他向不惜重金聘请印书馆所需人才。

扩大业务需添置机器、需聘请更多的编译人员、校工,这一切最终都回到一个问题上,钱。而这恰是商务印书馆目前不能提供的。

“从贵印书馆第一书《华英初阶》请人编译《华英字典》、出版中国第一部语法书《马氏文通》,这些都是需要胆识的,由此我对贵馆的发展前景,非常看好!”

听到这话,夏瑞芳的脸上稍变,他隐隐明白了眼前这人的意思,他是想收购商务印书馆,原本脸上的笑容也收敛了起来。

从商务印书馆创办,夏瑞芳抓住了光绪皇帝让官员学英语的大好时机,使商务迅速从单纯的印刷业转向更高层次的出版业,厂址从偏僻的小弄堂搬到街面上,从三间扩大到12间。为发展书馆,先是聘请沈知方为业务顾问,每月送车马费50元,平时也没什么事,只要求开业务会时来,以备咨询。

年前又聘请翰林出身、因参与戊戌变法而被革职的张元济,完全信赖、仰仗张元济,开创了前所未有的编译所,从编教材到出杂志,使商务一下子从同行中脱颖而出,所图所为无不是为商务印书馆,而眼前这人显是要买下印馆。

“陈先生,恕我无礼,商务并无出售打算!若先生是为生意或参观,鄙人欢迎,若系为收买商务,鄙人事务繁忙,还请先生勿枉费口舌!”

虽心头压着火,但话间夏瑞芳还持着礼节。

“夏先生误会了!”

对方的警觉让陈默然摇摇头。

“以贵馆原资产估价,最多作资4万,但虑其贵馆前景,我愿贵馆作资15万,另追加5万之数,作资二十万,而我本人向贵馆投资20万!”

看着眼前这个拄着拐杖的大亨,夏瑞芳实琢磨不出这位陈默然为什么愿意入股商务图书馆,尽管一直以来夏瑞芳都在千方百计的扩充印书馆资本,但入股者大都是文人。

商界大亨鲜有对印书、出版感兴趣之人,而眼前进这个人不但愿意入股,而且开出的条件之优厚远超过自己的想象,说他是文人,他不像,说他是商界大亨,又企会作此亏本生意?

“20万元参股,所占股份不过半,公司的经理及其它来务均由夏瑞芳自行负责,本人以董事身份监察,平时不参与公司经营。”

说知时,陈默然朝身后的朱家梁点点头,朱家梁忙把手中的箱子提于桌上。

“钱,我已经带来了!”

坐在椅上双手拄着拐杖的陈默然笑看着眼前的夏瑞芳,自己开出的条件非常优厚,优厚到任何人都不会拒绝,只要他同意……

夏瑞芳面带不解的看着眼前的陈默然,条件太过优厚,由不得自己不加以怀疑,尽管心头有些怀疑,但脸上却未露出任何表情。

“陈先生,这个条件未免也太优厚了吧!”

“呵呵!粹芳先生,我看好贵馆的发展潜力,更看好粹芳先生经营能力,今天我投资20万,或许几年后,回报我的却是上百万也许会更多!而且印书业,对国人研究西学、推广新学助益颇深,今八国联军之所占我国都,于我国人思想愚昧、西学不广不无关系,值此民族危亡之际,国人自会而发起的向西方学习之浪潮,正是印书业发展良好时机,所以于私、于国投资印书业,都大有可为!”

尽管嘴上这么说着,但实际上在陈默然心中却是抱着另一个念头。参股是次,获得商务印书馆董事之名是真,商务印书馆是现在中国最大的民营印书馆,有了这个董事身份,自己便可以直接以印书馆的名义从外国洋行定购印钞专用纸,甚至到时自己都可以直接办纸厂,引进技术生产印钞纸,历史上商务印书馆印钞、印证券应是在八年以后,所需印钞用纸全部都是从外国进口,而现在,自己只是稍提前些许罢了。

听着陈默然的话,夏瑞芳眼前一亮,颇为惊奇的打量着这个应该只有三十岁的年青人,这个年青人的想法竟和自己有惊人的相似,在沉思了数秒后,便站起身伸出了自己的右手。

“陈先生,欢迎你加入商务印书馆!”

“粹芳先生,我想这是您将做出的最为正确的决定之一!”

与夏瑞芳握手时,陈默然的脸上带着自信的笑容。这种自信同样感染了夏瑞芳,他看着眼前这位印书馆的新董事,笑了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