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满江红之崛起 > 第200章 香港的变化

满江红之崛起 第200章 香港的变化

作者:无语的命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30 16:23:48 来源:泡书吧

1842年,英国通过鸦片战争,强迫清政斧签定《南京条约》,割占了香港岛,英国发动侵华战争的目的,就是想凭借武力,强行打开中国的门户,为英国的工业品开辟一个广阔的市场,而英国之所以的选择香港,完全是看中了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英国占领香港,除了在军事上将经用作侵华的桥头堡外,在经济上,英国人更是处心积虑的将其打造成英国开展对华贸易的基地。

因此在香港开埠后不久,英国即宣布香港为自由港,以吸引各国商人来港交易,而英国实施的自由港政策,不断吸引了世界各地商人携资金、货物来港,香港台的转口贸易随之发展起来。

历经六十五年的经营,香港渐渐发展成为英国在远东地区倾销产品的基地和对亚太地区、特别是对中国进行转口贸易的中心,不仅成为对中国内地的贸易中心港,而且还成为远东地区首屈一指的商港。

作为远东地区最大的商港,每天,都有超过130艘超过十万载重吨的各国货船驶入香港。但是在过去的几个月中,中英关系的冷淡却给香港的贸易带来了负面影响,进港船只数量的减少是直最直接的反映,而更为直接的反应,恐怕还是滞留在港内的数百艘商船,这些商船滞留于港,大都是因为没有足够的货物,不得不滞留于泊区,每天支付高昂的泊位费。

位于九龙的美和洋行是一家专利航运的美资洋行,在过去的几年间,美和洋行早已经成为全香港最大的美资船商,而其在过去的十几年间一直从事中国货物进出口承运,作为香港最大的的美资船商,在这场因抵制而起风暴之中,理应受损最为轻微,可是对于欲同香港争取远东商港地位的广州、上海等商港而言,这次抵制恰正是争夺香港远东贸易大港地位的良机。

在商人们的艹纵下,不仅英资遭受抵制,同样的作为英国远东贸易中心的香港也受到了抵制,任何一艘从事香港转口贸易的商船都很难得到货物运单,而在国家的半配合下,这一抵制对香港转口贸易以及船运的打击不可不谓之严重,此时在香港各港泊区上泊停的数百艘从千吨甚至万吨的各国商船,就是明证。

而港英政斧为了维持香港远东贸易大港的地位,不惜在抵制期间提供减免泊费的措施,以确保各国商船不至转移,但事实直,对于船东而言,他们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商船滞留于港口,无货可运。

而在另一方面,中国多家航运公司在抵制期间纷纷购买旧轮、开辟远洋航线,这一眼前的冲击,却又是其不得不考虑的事情。

“上个月,仅招商船局就购买了十二艘计四万三千五百载重吨远洋商船,一个月,中国国内远洋商船吨位增加了十万吨,开辟远洋新航线多达二十三条,三天前,中国商船第一次驶抵纽约港……”

在美和洋行三楼的办公室内,布鲁斯?福尔萨斯看着面前的洋行大班杰克?约翰逊做着汇报。

“现在,可以说,我们每停于香港一天,中国人就会开辟一条新航线,低于我公司10%的运价,使得他们可以得到更多的定单,英国公司或许可以为了英国的利益牺牲公司的利益,但是对于美国公司而言,我们完全没有这个义务!”

看着大班,布鲁斯又特意强调道。

“美国人没有为英国牺牲的义务!”

“可是,布鲁斯,你必须要知道一点,在过去的十几年间,我们曾多次得到英国银行的支持,在这个时候,他们向我们提出了请求,无论是出于什么,我们都必须要帮助他们!这关系到我们的将来!”

杰克?约翰逊显得有些无奈,作为一名冒险家,二十三年前,他购买一艘旧式的飞剪船来到东方,用了二十三年的时间,才建立了现在这家拥有十二万吨远洋商船的船运公司,而在这个过程中,曾得到英国汇丰银行的支持,他知道,现在是自己回报英国人的时候,其它的德国、意大利、奥匈甚至荷兰公司都可以离开香港,但自己却不能,至少眼下不能。

可是作为船东,他却清楚的知道,现在自己滞留在香港的九万三千吨商船,每天需要支付超过的十万元的泊位费,尽管根本港英政斧的指示,公司得以享受70%的优惠,但每天超过四万元的泊位费和白白支付的人员工资,却使得公司正承受着严重的经济损失,虽然汇丰银行在一个月前,向公司提供了一笔一百万港元的无息贷款,但是事实上,这一百万元,还无法弥补公司一个月的损失,每天损失数万元,这绝不是美和可以承受的损失。

但是在道义上,他知道自己必须要这么做。

“大班,自中曰宣战之后,我们已经损失了超过三百万元,我们在道义上再也不欠英国人什么了,他们和中国人之间的矛盾如果在未来一年都得不到解决,那么是不是我们就要在这里呆上一年,如果是那样的话……”

稍做沉默,布鲁斯不无遗憾的说道。

“我想我本人和公司每一名职员都不得不去考虑接受其它公司的聘请,那时美和洋行将因为巨额债务,而不复存在,大班,这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事情!”

“可能会持续一年吗?”

杰克?约翰逊反问一句,不过语间却没有一丝的底气。

“曰俄战争进行了一年半,而现在,谁知道中曰两国间的战争会持续多长时间,英国人和曰本之间,有着英曰同盟,在这场战争中,他们势必将会站在曰本的一侧,正是这个原因使得的英国陷入了目前的尴尬境地,从而拖累了英国的商业利益,但是,英资公司可以直接得到英国政斧的补贴,可是我们呢?”

苦笑着,布鲁斯耸了耸肩膀说道。

“的确,为了向我们表示支持,汇丰银行向我们提供了无息贷款,但是这些贷款总有一天,洋行需要去偿还,如果持续一年的话,那么公司将需要承担超过一千万元的债务,到那时,我的约翰逊大班,恐怕对我们早就是虎视眈眈的英资船商,会一口吞下我们,而今天向我们提供帮助的汇丰银行,还有可能站在我们的身边,支持我们吗?不!他们会非常欢快的站在英资船商的身边,用向我们逼债的方式,迫使我们出售美和,到那时,美和也就完蛋了!”

望着自己的大洋,布鲁斯又认真的说道。

“约翰逊先生,或许,西部的脾气告诉你,我们应该遵守道义,但是,我们要看是和什么人讲道义,英国人?”

用嘲弄的语气哼出最后三个字,布鲁斯又继续说道。

“英国人,从来没有任何道义可言,这一点我们必须要清楚的认识到!”

布鲁斯的警告让约翰逊沉默了下来,他在沉默良久之后,看着布鲁斯问道。

“那么,布鲁斯先生,你告诉我,我们应该怎么办?”

面对事实上的损失再联系英国人在过去的二十几年间对香港的外资船商的打击,约翰逊明白,无论如何,现在自己必须要在美和还有一丝资本的时候,做出适当的选择的。

“关闭香港洋行,将洋行总部转移至上海,同时,向中国农商部船运署递交清单,向他们保证,美和洋行愿意在任何时候,接船运署的支配!”

布鲁斯吐出了一个曾让各国船商抵触的条款,外国船运洋行必须要同中国船运署签署合同,而这个合同等于交出了半家公司,香港的转口贸易之所以在过去的一年中,得到大发展,正是因为中国船运署的这一规定,这意味着交出了洋行对商船的部分控制权,像现在,如果一但接受这一点,那么就意味着美和洋行必须要退出香港,退出新加坡,当然曰本,早就退出了,现在美和还有两艘商船因为运输输往曰本的武器,被扣压在高雄港接受调查,尽管美国驻华大使馆曾就此提出抗议,但是中国外交部给出的解释非常简单,商船会在接受调查之后归还,但至于何时调查会结束,就没有人知道,而中国方面也没有具体的时间表。

每一次洋行派人和中国政斧的有关部门进行接触的时候,他们都是在推脱,船运署说那是海军的事情,海军说那是调查局的事情,而调查局又说那是船运署的事情,最后,连负责同中国政斧进行的谈判的布鲁斯对于调查结束都没有了任何信心。

“这等于交出了我们的公司!”

约翰逊几乎是本能的排斥着这个条款,当初正是因为不愿意屈从于这一条款,他才会将注册地改为香港。

“只是一部分权力而已,美国的船运公司不也是要向邮政部承担相似的义务吗?而且,如果我们签字的话,对于公司还有一个有利的地方!”

反驳着大班的话,布鲁斯又特意强调一句。

“如果我们这么做的话,中国的有关部门会很快结束他们对我们的商船调查!”

有关部门,在布鲁斯提出这个部门的时候,约翰逊的神色微微一变,显得非常无奈,实际上这种表情几乎浮现在每一个商船被扣押的船运公司老板的脸上,有关部门实在是一个非常“扯淡”的部门。

“战争不结束,只怕有关部门都不会结束调查!”

有关部门,这是在过去的几个月中,布鲁斯认识最为深刻的一个“机构”,而且各国船商也是深有体会,没有人知道有关部门到底是那个部门,也不知道有关部门在干着什么,他们只知道,那些礼节十足的中国官员总会回答他们“现在有关部门正在负责此事,与他们无关”,但至于有关部门在什么地方,恐怕就是中国官员都回答不上来。

“有关部门是一个深不可测的部门,它就像鬼魅一样时时刻刻在你身边,每个人都有可能面对有关部门,但每个人都不知道有关部门到底是什么部门!”

甚至就是在欧美各国,现在都知道有关部门的威力,他的威力强大到,即便是官僚十足的英国,面对有关部门的时候,都会显得无从下手,无所是从,更何况是美国,而美和洋行,则更弄不明白有关部门到底是什么玩意,当然也不可能知道有关部门什么时候会结束对扣压船的调查。

觉察到约翰逊似乎还有一些犹豫不决,布鲁斯连忙开口说道。

“大班,不知道你是否注意到一点!”

“嗯?”

约翰逊一愣,注意到什么?

“最近,中国船运公司的扩张似乎非常快!”

“这很正常,他们在排斥我们!空出的运力,自然需要他们迅速扩张,以便的占有原本属于我们的市场!”

约翰逊不无遗憾的说道。

“也许,要不了几年,中国船运公司就会像当年的曰本一样,他们先把我们挤出沿海航线,然后再一步步的把我们挤出远洋航线,最终,在中国,所有的外国船运公司,都将被排挤出去,这个国家正在发展他们的海运业,这是发展造船业的必然。”

“可为什么,他们在运力得到发展的时候,又需要大量租用各国商船呢?”

“因为他们的运力根本无法满足需求,所以他们在一面打压的同时,又借租用合同,买好那些愿意同他们合作的公司,胡萝卜加大棒,这是过去美国政斧最擅长的手段,现在只不过是被中国人拿出来模仿罢了!”

约翰逊在吐出这番话时,他的脸上带着一丝嘲弄,他当然知道这是什么招术,这根本没有任何技巧可言,对于每一个愿意和他们合作的公司,他们都会提供相对优惠的待遇,而不愿意合作的,那就借助商业的和官方的双重打压,最终迫使对方与其合作。

但是这一切,都无法改变一个事实,随着未来中国船运业的发展,他们势必会一个接一个吞掉这些拱手交出一部分权力的公司,在二十年前,当他在曰本的美和分行,就在这方面吃过曰本人的亏,最后不得不卖给曰本公司三艘商船,以换取所谓的“运输配额”,未来,也许中国人会比曰本人更狠。

“他们最终的目的,还是会吞掉我们美和,以发展自身的船运!”

“当然,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也正因如此,我们才要在现在,尽可能的谋求更多的利益,利用现在我们所掌握的资源,充分发挥他的潜力,而不是浪费我们的手中的资源,你觉得呢?大班先生!”

布鲁斯在赞同之余又提出一个反问,而这个反问却又让约翰逊沉默了下来。

直到这个时候,布鲁斯才抛出自己早已经掌握的信息。

“中国农商部船运署的官员,前几天和我进行了非正式的接洽,假如,我们愿意将洋行注册地迁往上海的话,那么他们承诺将按照市场平均价,向我们提供超过去年我们洋行运输量30%的运单,这意味着,我们今年的赢利可以增加20%,同时!”

接着布鲁斯又继续说道。

“作为以中国为注册地的航运公司,我们将会享有每吨运力,每年一华元的标准补贴,这完全是中国政斧提供的促进本国航运发展的鼓励,不需要公司偿还的一笔额外收入!”

听着布鲁斯的这番话,约翰逊立即心动了起来,增加的运单以及每吨一华元的补贴,这是让人无法拒绝的优惠条件。

“你确定吗?”

“当然,提出这个建议的是农商部船运署的署长!”

“这些洋鬼子那!”

远在南京农商部的李幕存放下手中的电报,这是美和洋行接受自己建议的电报。

“眼中只有银子,只要有银子,他们连自亲爹都可以卖出来!”

感叹之余,李幕存却拿起一份合同,作为船运署的署长,他的职责是发展本国航运,抵制外国航运公司的发展,但这些合同显然违背了这一职责。

“等等,等海军用完这批船,就可以慢慢收网了!”

话时,李幕存的眼中闪过一道冷光,现在船运署之所以满世界的找商船,一方面是对英国船运公司以及香港的抵制,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海军一次抽走了在船运署内注册的十二万吨,姓能最好、最新的商船,运力骤然减少30%的船运署,自然要想法子补偿这一损失。

可求于外,并不等于要出卖利益,至少在李幕存看来,这是一个机会,把那些外国在华船运公司一网打尽的一个机会。

“5年,”

冷哼着,李幕存明白,五年之后,就是收网的时刻了,那些公司都接受了这个“市场均价”可是这个均价是由谁制定的呢?是船运署,而船运署又是参考谁的价格呢?自然是中资大公司,未来只需要一次降价,就足以让那些外国公司要么退出中国市场,要么就出售自己的商船。那些中资公司可以得到政斧银行的“商业贷款”作为支持,外国人嘛……他们只是洋鬼子而已。

“真不知道海军为什么抽走那么多商船!”

心里嘀咕着,李幕存则开始准备着要同美和准备的合同。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