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满江红之崛起 > 第52章

满江红之崛起 第52章

作者:无语的命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30 16:23:48 来源:泡书吧

“孤儿院?”

对于陈默然那有些跳跃式的思维,过去几天中,肖炘韧可谓是已经有了一翻体会,一个月前,他和自己说筹备开家印刷厂,印书报杂志为主,兼容印钞事物。可没过几天,他又突发其想应该再建一家造纸厂,理由是现在国内印刷用纸大都信赖进口,造纸不比其它,技术含量低利润大,肯定大有可为。

而现在他又突发其想要办孤儿院,瞬间肖炘韧甚至感觉自己已经无法跟上陈默然的思维了。

“没错!就是办一家孤儿院!”

陈默然点点头。

“作为社会贤达,扩大社会声望,无非投资教育、福利两途。”

这会陈默然当然不会说办孤儿院的目的不过是为了在孤儿院的地下建一个地下厂房,而是把话题绕回了先前两人谈的,声望。

“现在上海人都知道我陈默然的大名了,可是咱们要想让产业公司实质名归,就必须要办银行,我们办的银行肯定不可能从那些洋人手里圈钱,脑子还要动在同胞的身上,可对他们来说,我一掷千金,虽证明了财力,但他们却看不清我的为人。”

说到这陈默然的脸上露出些怪笑,后世的商人,太多的为富不仁,但也有些商人好千金买名之举,什么办学校、建孤儿院,有些人是想办好事,但更多的人却是为了名,为了借这个好名声掩饰背后的东西。

听着陈默然的解释,肖炘韧稍沉默了一下,然后又抬眼看下他。

“我明白的你的意思,但是盖楼,建房,都需要时间!按你的意思是上半年办家银行,只怕,名没打出来……”

“暂时不用考虑这个问题,开银行的那点钱,我还有!”

陈默然不以为意的笑说着,开银行所需要的钱,别说是几个月后,就是现在自己也能拿得出来。

“我考虑的是以后,准确的来说是下半年!”

“下半年?”

“没错,就是下半年,今天争取把印刷厂、造纸厂办起来,最迟明上半年开工,等下半年,我寻思着……”

陈默然并没有继续说下去,实际上过去的三天,明里一直在那里摆着阔,显着财,可私下里,却是在给自己寻找一个产业。

虽说那间工厂或许可以源源不断的给自己印出大量的钞票,虽说凹印机不同于胶印机,对油墨要求不高,德国产的高级油墨可以满足需求,可易损配件总有一天会用完,配件用完了,凹印机就无法再为印钞票,即便是利用激光雕刻机制版,利用现在德美产凹印机印钞,但假钞不同于其它,印个几千万甚至上亿出来,投入市场或许不会产生太大的冲击,但绝不可能源源不断的印制,除非想把美钞变成金圆券,而到时引发的连锁反应也同样是不可预测的。

假钞就像是原始积累的工具一样,没有任何人可以永远依赖假钞,利用假钞完成积累后,最终还是回归正行的稳当。

稳,在后世做了三年的假钞,从最初的彩印机直到后来几可以假乱真的mr版,而未被拉出去枪毙,根本原因就是谨慎,在这个时代,亦是同样,尤其是在以假乱真的诱惑面前,更应如此。

“未扬,记得我说过我们要建立的那个金融实业帝国吗?”

话题一转,陈默然回到了初时拉肖炘韧入伙的那个帝国上来,那才是正行啊,偏门只不过是一时之需要罢了,干正行才是长久之计。

“嗯!”

肖炘韧怎么会不记得那个金融实业帝国,当时他自己个可不就是被这他这么忽悠上的这艘连个影儿还没有的“史无前例金融实业巨船”。

“咱们要建成这个金融实业帝国,除去给对一些有潜力的工厂进行参股融资外,还要自己出资办厂,实际上就现在来说,即便是咱们给那些厂子放贷、融资,那些个厂子,也做不大,做不强!”

“这是为何?”

陈默然的话只让肖炘韧一阵诧异,他曾多次寻思过陈默然说的那种融资方式,用融资取代贷款,银行直接作为企业股东,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的确有可能建成他所说的金融实业帝国,就像美国的摩根一般。

“未来我们的银行与其它银行以贷款业务为核心不同,我们是以风险投资为经营核心,风险投资,实际上就是金融业投入到迅速发展的、有巨大竞争力的企业中的一种投资方式,在这个过程中,银行就是社会游资的聚集点,将集募的社会游资直接投资产业,可令银行获得远超过贷款的利润,同样的一百万两,放贷五年回报不过一百三十万,可若是直接融资,五年回报却是一百万两,而且以后年年有分红、年年有利润。”

陈默然说的这种投资方式实际上就是后世的风险投资,而在市政斧创办的那家贷款公司工作时,正是数笔风险投资差点没把他送去吃牢饭。

本就不是金融内行的肖炘韧只是静静的听着,虽不是金融内行,但他也合计过这一切,得出的结论是大有可为。

陈默然话峰一转,转到了一个最关键的问题上。

“可现如今、虽说庚子变后,是咱们发展实业的机会,可至少在未来一两年内,咱们别指往那些个士绅,有那个勇气,愿意举家办厂的,毕竟现在洋国倾销、国货滞销是不争的事实,可以说,现在咱们只是有了发展实业内部机遇,但距离真正的机会还有一段时间。”

肖炘韧沉默了下来,洋货压国货之事实属平常,就像舅舅投资办的织布厂一般,虽说有国商,可却仍买洋人的棉纱,关税低廉、未加厘金导致洋人的棉纱更便宜,虽有心支持国货,可在利润面前,也只能如此了,甚至就连舅舅的布厂生意也要扛着洋货的冲击。

“纱、棉之类产品洋货竞争激烈,除非有良好机遇否则工厂一建成,便遭洋货围剿,所以咱们要从旁的地方着手!”

说这到陈默然笑了起来,甚至显得有些神秘。

“从外国人没有的地方着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