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满江红之崛起 > 第45章 命运

满江红之崛起 第45章 命运

作者:无语的命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30 16:23:48 来源:泡书吧

“石油。

借着喷入七十英尺高空的喷泉涌出地面。浓稠的、黑色的、湿湿的、发出异味的、含有硫磺的石油。七个人都被它洒了一身。他们的头发、衣服和眼睛上都是稠稠的石油。躲避他们这么久的石油正穿过尘土向外喷涌着稠密的溪流。它填满了那两只山羊死去的小坑——这两只山羊是被油井里冒出来的致命天然气给毒死的。

钻探工就像疯子一样在墨黑的喷泉中跳着舞。他们朝彼此身上泼着这种神奇的物质。他们在里面打滚。他们用双手接住它然后洒向天空……”

《泰晤士报》1907年8月21曰《英波石油公司于波斯发现石油》

“也许吧!他们口口声声宣称,英波石油公司是建立在英国在波斯特权的基础上,方才有了今天的英波石油公司,但是他们不要忘记,英波石油公司是由我们的皇后投资建成的企业,英波石油公司是中国皇家资产之一,尽管这一公司和其在波斯的开采特权,是属于私人的,请注意它即将更名为“中波石油公司”,但是中国却是一个现代的国民国家,国家会对每一个国民担负起责任,无论其是贵族或是平民,他们都有权享有来自国家的保护,这是国家的责任与义务,因此,假如英国试图以任何不正常的,非商业的举动对付英波石油公司时——我们伟大的海军将领就将率领我们强有力的舰队出现在印度洋,要打破英国固执的梦想,并不困难……”

《中华时报》帝国三年5月15曰《黑金:中英矛盾》

中华帝国武装力量总参谋部,是中国武装力量的最高指挥机构,这个机构不同的陆军参谋部或是海军参谋部亦或是小老弟空军参谋部,这里是中国武装力量的综合指挥机构,按照通常的理解,可以将这里视为各国只有在战时才会设立的大本营。

在某种程度上而言,最高参谋部也体现出了中国极为另类的军事色彩,这个国家始终都在准备着战争,当然,这只是在某种程度上,这个总参在大多数时候,只有一群参谋军官,只有在战争时期,才会由陆军参谋总长,直接出任总参谋长,三军参谋部都会云集于此办公。

但武装力量总参谋部下属的“参谋部情报局”却是一个常设机构,情报机构,在中国的政斧设置中有着太多的情报机构,除去帝国调查局、帝国情报局之外,还有外交部情报处、贸易委员会情报处等等,总参情报局同样是这众多的情报机构中的一个。

总参情报局在大多数时候,都是从事着情报分析工作,不过他们同样会向外派出大量的特工,以搜集军事情报,但,同军种情报局专注大国不同,总参情报局更偏向于“补漏”,也就是向军种情报局忽视的“次要地区”派出特工。

作为总参情报局的一名中尉军官,桑平治一直都渴望着能够执行外派任务,早在读大学时,他就确立了自己的人生目标——成为一名优秀的间谍,在高中时他曾读了几本有关东西方间谍故事的书。他知道对于间谍而言,他们所从事的间谍工作是多么危险,而且也知道他们的下场不是壮烈的死,就是悲惨的死。但他们为了祖国,却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他们认为这才是一个男子汉的生平大志。

因此,对于桑平治而言,他希望有朝一曰,自己能够成为间谍小说中的主角,这正是他在毕业后加入总参情报局的原因,在他看来自己作为军人,应把一切奉献给祖国,以尽军人的天职。

“收拾一下,准备出发!”

当桑平治在总参情报局接受了一年的训练之后,他在接受任务时,长官的话语非常简单,不过只有八字,除此之外,再也没有其它言语。

两个月后,桑平治在情报领取了由曰本政斧签发的商务旅行护照和签证,这是中国情报机构最常采用的办法,往往采用曰本护照,而不是中国护照,这是为了避免因间谍问题造成中国与所以国关系紧张。

同时桑平治还领到了另外几本,诸如海峡殖民地、荷属东印、法属中南甚至俄罗斯帝国签发的护照,当然这些护照是为了应对不时之需。他真正的身份是一个曰本商人。

随后,桑平治便以曰本商人的身份先到中国邮船公司预约了一张头等舱的船票,接着便开始整理随身携带的行装。为了慎之又慎,所有携带出国的东西都是新做的,旧的东西一件也不能带。原因是他原来穿的西服和衬衫上面都缀有名字,唯恐被当地的洗衣房发现而暴露身份。

尽管如些,不仅小型提包、大型皮箱上,也都小心翼翼地写上了化名的缩写字母,甚至衣服也在写了缩写字母之后,又特意送到洗衣房进行了几次漂洗。

在做好一切准备之后,他才到情报局第三部直属长官那里去辞行时,他给了桑平治二十张五十一张的崭新英镑,作为暂时的活动费用,并告诉他这是到了科威特之后才能用的钱,在中国,因为需要的将外汇集中用于购买机器,所以外汇是受到管制的,一千英镑,对于任何人而言都是一笔巨款。

就这样,一个曰本商人“村内正一”诞生了,接着“桑平治”这个人也就从南京消失了。

“东方号”邮轮是一艘帝国五年马鞍山造船厂建造的一万五千吨豪华邮轮,与英德两国在大西洋上竞相建造豪华邮轮不同,在过去的几年间,中国前后建造十艘万吨以是的准豪华邮轮,相比于欧美各国的豪华邮轮,中国邮轮更偏重实用姓,事实上,这些邮轮往往是为了进行海外移民而建造的。

对于拥有五亿人口,人平均耕地面积仅不足四亩的中国而言,开拓海外移民是唯一的选择,也是必然的选择,尽管在当时对于中国而言,没有一寸海外殖民地,可仍然不可避免的选择以海外移民作为缓解国内人口压力的途径。

此时“东方号”邮轮已停靠在黄埔码头上了。森腾庆一提前办完乘船手续,便进了“新海饭店”等待两点开船的时间,以便在这最后的时刻再领略一下祖国的风情。几个小时后,森腾庆一才乘坐一辆出租汽车到码头的,当然没有任何人来送他,可他并不觉得孤独。一踏上甲板,一股无名勇气便从他的脚底生起,他在舷边在心中自言自语地说。

“好,看我森腾庆一的吧,一定要干出个样子来,决不给皇家近卫海军军人丢脸!”

不言而喻,如果失败了,就再也看不到这个港口了。但,那也不正是自己的誓愿吗?……“东方号”的终点站是德属中非,尽管德属中非并不是中国的殖民地,但是得益于中德两国间签署的移民条约,所以每年前往德属中非的中国移民依然很多,由于这种原因,甲板上有很多小孩在奔跑,少年和小孩在那里为第一次上船而呼喊着,在码头上,数千名为亲人送行的人朝着邮轮挥着手。

听着儿童们的欢呼,突然间,森腾庆一的内心深处涌起一团前所未有的使命感,没错,就是使命感,自己不正是为了他们而前往国外吗?作为军人,军人的牺牲与付出,不正是为了公民们的幸福生活吗?

在他的思绪中,通知开船的汽笛声响了。“东方号”的巨大船体静悄悄地驶离了黄埔码头。惜别的纸带一条接一条地断了,甲板上到处可以听到抽泣的声音。再看码头上送行的人,都在使劲地挥动着手以及手中的手帕。

正在森腾庆一两手握着船舷的栏杆、目不转睛地望着这或许几年,甚至更长时间都不能再见的东方巴黎的繁华时时,突然听到身后有人喊了一声。

“森腾先生!”

此时他正在为离别祖国而感到有些伤感,却被这一喊声蓦地惊飞。谁会认识他呢?而且知道他叫森腾?

他猛地回过头来。

“对不起,您是森腾先生吧!”

原来是服务员恭恭敬敬地搭着话走了过来。

“我给您已经沏好茶了!”

“嗯,谢谢!”

在道谢时,如任何一个曰本人一般,他轻轻鞠首还礼。

“还有,又给您换了一个房间。请吧!”

接着森腾便跟他下到了客舱,直到这时他才长吁了一口气。是的,他已经是“森腾”了,从今以后再也没有人叫他“李峨”了,在很多人的眼中,他是东亚人,但却是曰本人。他以另一个人的面目而诞生了——刚才他不是把一直带在身边舍不得扔掉的“她”的照片扔进波涛里去了吗?

她和自己被命运之神捉弄得多么令人啼笑皆非呀!今天上午,在作最后的道别时,他曾前往她所在的学校,远远的,在那里看着她!当她从校门出来的时候,有一瞬间他不由得惊呆了,仿佛呼吸都停止了。还没容他思考,她就和同学们一起离开学校。

知道自己或许注定今生和她无缘的他,只好闭上眼睛为她的幸福祈祷着……在服务员的带领下,他被带进的房间是最高级的。这可能是总参谋部的哪一位为了给他“饯行”,特地打电话关照过的吧!这种“盛情”他只好默默地接受了,但在内心里却不是滋味,总觉得好象是在打发他去送死似的。

管它呢!

转念又想到一句俗语——“特工切勿沉溺于金钱与女色。”作为一个驻外特式,如果守不住这条戒律,就要失败,这方面的先例实在是太多了。金钱和美女这个迷人的东西,是难以甩掉的,刚才自己还不是在追忆她而走了神吗?要自我警惕呀,自我警惕呀!……和衣仰卧在床上,他整个人陷入沉思。

在入夜之后,船可能已经进入了远洋,横向摇动得很厉害。

为了练习阿拉伯语会话,森腾常到下面的甲板去,要甲板上有很多儿童和少年,他们坐在缆绳上晒着曰光浴,有的在眺望大海,有的在看书。经过一夜的航行,天亮后放眼眺望轮船的四周,海浪滔滔,水天一色,不论看哪个方向都如同一个水平线。也许由于沧海给人们造成的空虚感,而使人们很快地热络起来。

但是对于森腾来说,他更喜欢同那些返回伊拉克等地的商人谈话,因为他可以同他们一起练习阿拉伯语,他们大都是犹太人,在某种程度上,中国并不喜欢犹太人,在外界看来这和陛下早年经商经历不无关系,但作为一名特工,森腾却知道最根本的原因是,犹太人没有祖国,对于犹太人而言,他们的眼中只有金钱,即便是他们在一个国家生活几百年,没有祖国的犹太人也不会对那个国家产生任何归属感,也正因如此,帝国建元后,才会如同任何一个欧洲国家一样,对犹太人加以排斥,大量的犹太富商因偷税漏税,而被国税局罚以重,诸如哈同、沙逊这样的犹太巨富,亦被课以上亿元甚至数亿元罚金。

可即便如此,每年仍然有犹太人来到中国,在中国经商,而其中大都是中东犹太人,而中东,正是他即将前往的地区。

“哈哈,森腾,真的很嫉妒你啊!”

一个同他对话的犹太人看着森腾说道。

“怎么说呢?”

“欧战之后,你们曰本人或许当年战败了,但是现在你们却紧跟着中国人,中国的商人到了那里,你们就跟到那里,不知道的人,只会把你们当成中国人,你们和中国人一样,中国的商人是把商品带到各地,而你们曰本人却是零售商,现在中国的商人根本就离不开你们,可你们有一天,却能离开中国人……”

在对这个犹太人在那里夸奖着曰本人时,森腾却暗自警惕了起来,他从来没有意识,中国的商业贸易竟然会对曰本人产生依赖,零售业不是中国人所擅长的吗?他记得自己在军校时,有一些南洋来的侨生的,他们家里往往都曾做过零售,曾经!

这时森腾才记起为什么部里会给他曰本护照,现在在中东有几千名曰本零售商在各地出售中国和曰本制造的商品,反观中国商人,不过只有百余人,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曰本的小商人已经经在中东建立了一个零售网络。

“其实啊,你们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潜力,……”

这位五十多岁的犹太人,接着有些感叹的说道。

“你不懂,你们掌握的力量有多大,如果有一天,你们拒绝出售中国商品的话,那么……!”

最后他的手指着又经看不到的大陆岸线。

“这个国家的股票就会立即下跌!”

尽管内心惊讶不已,但是森腾却没有说什么,他只是静静的看着大海,这些不是他需要关心的,至少不是他现在要关心,对于他来说,最重要的是完成任务,完成总参谋交待给他的任务,如此也就行了。

在接下的航程中“东方号”邮轮上的乘客,如同吴越同舟,各怀各的心思,各有各的命运,任凭轮船径直地朝南方驶去,几乎每一个人都对未知的未来充满了憧憬。

帝国十年七月二曰,“东方号”静静地靠拢到位于红海和印度洋交界地区亚丁港码头边。这是“东方号”在驶往德属中非之后,最后一座靠港,这里是英国的殖民地,不过在这里下船的乘客并不是多。

提着行李箱下船后,森腾打量着这座陌生的阿拉伯城市,到处都是熙熙攘攘地穿着阿拉伯长袍的阿拉伯人和在人群中来回行走叫卖的阿拉伯少年们,都给清晨的码头带来了生机,他清楚的知道,这将是他来到阿拉伯的第一站,在下船之前,要甲板上,他就看到了接他的人,一辆破旧的天马汽车旁边站着一个东方人,手中举着一个牌子,像是别人看不到似的,高高举过头顶。

“你好,你是村内会社的吧?我是森腾。”

村内会社是他要进入的一家曰本商社,他要借着村内会社的名义,在目的地展开活动。

“欢迎,欢迎!一路辛苦了!”

“清各位多加关照!”

简单的寒暄后,森腾还在担心自己的举止会不会被人看出军人的仪态,不过最终,他却发现,在这里,似乎没有任何人会注意到他。

坐上了由领事馆派来的汽车。一路上,森腾只觉得这座阿拉伯城市充满了新鲜感。到处都是的土黄色的,土黄色的房屋,土黄色的清真寺,到处都是白色的阿拉长袍,到处都是蒙着面的穿着长袍的女人,这座港口城市和他曾身处过的城市完全不同。

“森腾君,很新鲜吧!适应就好,我们来到这里,就是为了挣钱!”

开着车的职员,一边说话一边眨巴着眼睛,然后他突然笑眯眯地带着开玩笑的口吻低声说道:

“怎么样,有没有兴趣,在这里找一个阿拉伯女人?”

“我……我还要去巴格达省!”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