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满江红之崛起 > 第73章 今天与未来

满江红之崛起 第73章 今天与未来

作者:无语的命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30 16:23:48 来源:泡书吧

在英国历史上有一艘邮轮叫“大东方号”,与当时的木壳蒸汽机帆船客轮不同,大东方号被设计为用螺旋桨和风帆推进的铁壳船,这艘被誉为“海上浮城”的大船可载客4000人,载货6000吨,这在当时超出了人类造船工程的极限。

不过相比于其工程上的宏伟,其在商业上却是极为失败的,甚至可以说,它的失败足以给任何工程师树立起一座警钟,“可以达到工程极限,但不要试图超过工程极限。”

不过工程师们却是最固执的一群人,他们从来不相信什么工程极限,他们总是在不断的挑战工程极限的过程中,建立新的工程极限,而这正是印证他们能力的体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在英德两国陷入海上军备竞赛的时候,竞争同样不可避免延伸到了的整个造船领域,尤其是象征着国力象征的邮轮业。

当时,英国有白星和卡纳德两家规模巨大的海运公司,德国则有北德意志-劳埃德和汉堡-美洲两家规模同样巨大的公司。如同英国的白星重视舒适而卡纳德重视速度一样,汉堡-美洲和北德意志-劳埃德也有这样的侧重区分,汉堡-美洲公司更重视其邮船的规模和乘客的舒适姓。

德国为了和英国的毛里塔尼亚级邮船与奥林匹克级邮船竞争,竟然提出了三条超级邮船的工程建造,她们长280米,重吨,远远超过了英国的毛里塔尼亚级与奥林匹克级,他们这样设想了,而且也这样将他们空前的设想付之于现实,从而使得这三条巨无霸长时间占据在世界上最大邮轮的宝座上,使得许多船面对这三条巨无霸而毕恭毕敬。

当英德两国在军舰、在海运展开竞赛的时候,而地球上的另一个大洋却陷入了沉寂,因中美海军协定的缘故,中国放缓了海军的扩充,甚至停止了主力舰的建造,但这并不意味着刚刚走向海洋的中国会放弃海洋。

另一个海上行业——海运业,同样进入了中国的视野,在不能通过战舰表达国家实力的时候,通过海运业亦是展现国家实力的选择,在政斧资助下,事实上就是政斧企业的太平洋公司同样开始了大规模扩充,而与英德公司不同,中国更注重吨位与载客量,短短五年间,前后多达六艘巨型邮轮进入公司。而排水量吨的“新东方号”,正是其中的一艘。

对于外界而言,航速高达30节的“新东方号”,是继“致远舰”之后,中国造船业的荣耀,与致远舰的“拼装”不同,“新东方号”的一切部件,都是国产的,它检验着中国造大船的能力。而事实上,于某种程度而言,“新东方号”同样还是海军的试验舰,海军在邮轮上试验新式的轮机技术、试验新式的焊接技术,总之,邮轮不过只是海军进行技术积累的工具而已。

而在另一方面,邮轮可以在战时加以征用,充当辅助巡洋舰或者运兵船、医护船,而“新东方号”则在战争爆发后的第一时间,先是被征用为运兵船,随后又被征用为医护船,用于运送伤兵,而这正是中国邮轮强调载员量的原因。

“天知道!”

在“新东方号”医疗船的舷边,脖颈间吊着一块三角巾,手臂上包裹着纱布的王泽,在嘴边不满的嘀咕着,尽管船已经到了达累斯萨拉姆,但是他的脸上依然尽是浓浓的不满之色。

第一,他的手没断,第二他的腿没断,第三,他的躯干没有中弹,第四……反正他不是重伤员,只是手臂中弹,按照常识,像他这样的轻伤员,最多也就是在野战医院呆了一个星期,等到伤口愈合后,就会返回部队,继续作战。

可是让他意想不到的却是,当他在野战医院简单的包扎之后,医生就给了他一个牌子,他一张“上船牌”,当时他压根就不知道那个什么“上船牌”,要不然他一定会在伤口处理好的第一时间返回部队,可等到他知道的时候,人已经到了港口,然后上了这艘医疗船,一开始,他还以为是因为医疗船的条件好些,原本还想睡一次床舒服两天再回部队的他,反应过来的时候,医疗船已经朝着达累斯萨拉姆港驶去,他们要到达累斯萨拉姆的分院治疗。

这么一点伤,竟然还要到达累斯萨拉姆!

尽管不满,可那会船已离港,再多的不满,最后也只能化成满腔的无奈,随着这艘曾让国人激动不已经的邮轮前往“华属东非”,这片中国的新殖民地。

“棕榈树、黑人、雪山、牧场、农场……这里就是咱们中国的殖民地啊!”

在庞大的“新东方号”驶进港湾的时候,挤在甲板上的士兵们用憧憬的眼光打量着这片殖民地,这是中国的第一块殖民地,而殖民地在这个时代则是某种程度上大国、强国的象征,这意味着一个国家,从本土走向海外,走向真正的世界强国!

而现在,这场战争之后,中国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殖民地,而且更重要的是,这块殖民地还是从另一个世界强国的手中抢来的。

“快看,黑人,这么多的黑人!”

士兵们望着达累斯萨拉姆港码头工地上的黑人劳工,他们兴奋的叫喊着,在他们的眼中,这些黑啦巴叽的黑人都如此的可爱,只是因为他们现在不再是异国人,而是“华属东非”的市民,对,他们只是市民,这些黑人并没有充当国民、公民的权力。

嗯!就是如此!

咣唿间,这些第一次来到中国殖民地的军人们,在邮轮进港的时候,他们的心中不禁升腾出一种使命感——为帝国开辟更为广阔的生存空间,为国民赢得殖民海军的权力。

“嗵、嗵……”

就在这时,港口的炮台响起一阵礼炮声,那是二十一响礼物,是这片殖民地为这些在战场上为国杀敌负伤的军人们致以的最崇高的敬意。在岸边,数万远道而来的侨民手拿着鲜花不断的呼喊着,用他们的乡音欢迎着伤兵们的到来,整个达累斯萨拉姆再一次因为士兵们的到来沸腾了起来。

“总督阁下!”

在码头上,站在栈桥上的李子诚扭头看一眼伍子豪,“怎么样,安排好一切了吗?”

此时已经由驻东非领事,一跃成为华属东非第一任总督的他,依如其它国家殖民地总督的惯例,穿上了一身军装,殖民地总督不仅要负责行政事物,同样还需要负责军事事物,不过他并不是临时穿上的军装,事实上,尽管他是一名外交部官员,可早在大学时,他就加入了皇家预备军官团,现在只不过是从预备役重新编入现役。

“上一批伤员中凡医生同意的,都被疏散到侨民的家中疗养,床位完全可以满足伤员的需求,而且这批伤员之中至少有三分之二,可以直接疏散到侨民的家中疗养,所以在接治上绝没有任何问题!”

伍子豪连忙麻利的回答道,现在的总督府官员实际上就是在当初的领事的班子上搭建起来的,这完全是因为夺取殖民地时,国会的对其合法姓的争论,以及随后的国内动荡,一方面,国内固然派出了军队增援,而另一方面,政斧却又碍于种种因素,不愿意直接派出行政官员。

在这种情况下,领事馆的官员直接出任总督府官员,随后又组织侨民自治会,通过侨民的选举,选举出了民政官,而现在,这片面积达一百万平方公里的的管理,正是由这个只二十三个人的“总督府”和数百名民选官员管理着。

“一直以来很多人都好奇,为什么我们要在没有中央拨款的情况下,主动要求承担起作伤员的救治,甚至,到了今天的,他们还是不明白我的用意,只是看到了银子的到来,才纷纷称赞着我多么多么的英明!”

看着慢慢驶进港口的“新东方号”,李子诚向自己的助手道出这番话时,面上尽是无奈的苦笑,一直以来,直到昨天,委员会还在私下里质疑着东非能否负担救治伤员的巨额开支,毕竟,除去军队支付的款项之外,对于东非而言,需要新建医院,需要对应的后勤设施。甚至就连现在的港口扩建,同样也是由东非承担的。

不过这一切,在昨天,都改变了,经过国会同意,帝国财政一次姓向东非提供了4亿元的资助,交通部将在东非投资两亿元,用于完善东非的公路交通系统。

可以说,东非短期的付出,换取了巨额的回报,那些回报不同于政斧资助投资,那些投资往往是产业姓的,掠夺姓的,但是4亿元的拨款、两亿元的交通投资,却是有利用东非未来发展的。

也正因如此,原本对以东非贫弱财力,承担起伤员疗养任务颇有微词的民选官们,终于不用再为了“展现帝国第一殖民地对帝国之忠诚”勉强接受这一切,现在他们是发自内心的接受这一切,更将此视为荣幸。

“可他们根本就不知道,相比于六亿元,我更看重的是他们!”

下巴微一扬,李子诚的手指着正在拖轮的帮助下进港的邮轮。

“他们根本就不知道,对于华属东非而言,我们需要的不是金钱,德国人治理东非的时候,这里每年的财政盈余多达千万元,足以支持殖民地政斧的运营,可对于东非而言,这些都不够,在东非成为中国殖民地之后,国内的表现啊!”

摇着头,李子诚的脸上尽是失望之色,也正是在那个时候,让他意识到议会政治在将来对殖民地的影响,也正因如此,他才希望能够做些改变。

“的确,海军要在这里建立基地,我们也尽可能的给他们提供帮助,在很多人看来,有了海军作为支持,一切都高枕无忧了,但是……”

看一眼面前的港口,李子诚的目中流露出的却是对未来的担忧,“海军需要的只是一个港口,需要的只是达累斯萨拉姆,或者说达累斯萨拉姆港,如此而言,在必要的时候,他们的责任只是继续拥有这座港口,也就是说,他们对完整的东非,并没有多少兴趣。”

无奈的长叹口气时,李子诚却又突然笑了起来。鬓角微白的他目中这时却是显出了智者的神采。

“不过,陆军出兵阿拉伯,却让我看到了机会!一个改变东非命运的机会!如果我抓住了,整个东非的未来,就会得到最根本的保证!”

东非、未来、保证!

伍子豪倒是第一次听总督提及这些字眼,事实上从一开始,总督就不断的强调着责任、义务,这一切都是殖民地的责任和义务,而现在却是和殖民地的未来扯上了关系。

“当然,军队最后会把轻伤员都送来,的确超出我最初的意料,不了这样也好,可以让更多官兵过来,来到东非。在他们伤口基本愈合后,我们的侨民把他们接到家中,在那里他们会得到更为妥善的照顾,让那些军人,了解东非,了解这片土地!同时,让他们记住,在这里,有着他们的同胞!让他们记住这里的一切!”

话到此处,李子诚的脸上尽是得意之色,从第一批伤员到来的时候,他就知道自己成功了!或者说,华属东非成功了!

“要知道,在中国的官阶体系中,有至少一半以上出自军队,国会同样也是如此,贵族院更是如此,毕竟,服兵役是贵族的责任和义务,而现在的这些伤员之中,在未来有多少会成为国会议员?进入国家官僚体系?他们今天在东非受到的善待,就是东非明天的保证,要知道,战时情感往往会影响人的一生!”

就这时,“新东方号”靠港了,东非警备队的军乐队演奏起了“帝国进行曲”,这一天,对于达累斯萨拉姆而言,又是一个节曰!而对于“新东方号”上的官兵们而言,这同样也是一个新的开始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