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满江红之崛起 > 第99章 复杂化

满江红之崛起 第99章 复杂化

作者:无语的命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30 16:23:48 来源:泡书吧

这是一个简易的沙漠机场的夜晚,天上的星星似乎触手可及,可以清楚的看到银河的每一个清光,夜空中的新月悬于蓝黑色的天幕之中,只有非洲在沙漠之中,方才有可能看到这样的星空,黑暗,像温暖而潮润的天鹅绒一样包裹着一群七零八落的士兵。

云层几乎压到了那几棵棕榈树的树梢。而正好休息之中的士兵们,此时却正沉浸于梦乡之中,对于这些士兵而言,这个夜晚似乎和任何一个夜晚没有任何两样,突然,一阵发动机的轰鸣惊醒了一些士兵,那些士兵从梦中被吵醒的时候,他们总会朝着帐蓬外叫骂一番,不过对此,他们早已经习惯了,翻一个身,尽管帐蓬外噪声刺耳,但是他们还是睡下了。

在机场跑道的尽头,一架运输机发出咳嗽般的声音,左折右转,摸索着向那些棕榈树叶铺成的茅屋滑去。跑道边的指示灯引着它悄悄降落,那些指示灯为最后一次降落只亮了最后的15秒钟。

一架近卫陆军航空队的战斗侦察机轰鸣着穿过夜空向酉飞去。这架飞机一定是一个老牌的飞行员驾驶的;在过去的一年中,那些飞行时数在数千小时,甚至可能是在五六年前服役的飞行时数超过三四千小时的王牌飞行员。

对于中国而言,他的陆军航空队之所以强大,不在于他拥有各种各样的姓能极为先进的,甚至全金属结构的高速战斗机,而在于他拥有一支人数超过五千人的极为优秀的飞行员队伍,而在战斗爆发之后,面对不值一提的土耳其空中力量,陆军航空队司令部便制定了“以战代训”的训练方式,将大量年青的,飞行时数不过数百个小时的飞行员派往阿拉伯地区,同时将大量优秀的飞行员抽调回国内,改飞新式飞机。

可是这些年青的飞行员却有一个共同的不足,因为飞行经验的原因,他们甚至害怕在夜间飞行的,飞机在云层之上,从地面上是看不见的,就像机上的驾驶员也看不见地面的跑道一样。它正在搜寻闪烁的着陆指示灯,可是指示灯灭了,而这种情况很有可能导致坠机事件,而对于陆军航空队而言,在过去的一年中,所损失的四百多架飞机中,有三分之二以上,都是夜间飞行中损失的,飞机的损失不可惜,真正可惜的是那些飞行员,那些飞行员无一不是军队的精英,他们年青,接受过高等教育,事实上,陆军航空队所拥有的大学以上教育程度的军人比例,甚至超过被称为“贵族”的海军。

滑行着的运输机上的驾驶员是无法听到他头顶上战斗机的轰呜声的,他打开机灯,想看看自己正往哪儿滑行。这时,黑暗中一个没精打采的声音喊道:

“关上灯!”

当驾驶员确定了自己的方位后,就熄灭了机灯,那架在他头顶上的战斗机离它有几公里远,南边传来一阵大炮的隆隆声,前线的战斗从来都没有结束过,尽管前线陷入僵持之中,但是炮击却从未停止过。

或许,对于国内而言,他们并不清楚战局的发展,为战线的僵持心焦不已,但是对于前线中那些藏身于厚达数米的沙袋下,窝在用“工”字钢和钢板制成的野战工事内的军人而言,这场战争正在变成一场演习。

甚至在春节时,前线的士兵们还用大炮和机枪为庆祝新年,当然代价是土耳其军队主动后撤五百米,可是因为没有接到命令,同样也不想在新年时增加伤亡,远征军司令部甚至都没有命令部队进攻,给他们的命令只有一个。

“坚守阵地!”

任何一场战争中,总有一些奇怪的事情发生,而这正是其中之一。

停机坪上,一架运输轰炸机已经降落在那儿,而运输机的驾驶员把飞机停在离它20码远的地方,关上发动机,爬出机舱,走上机坪的水泥地。一个军官向他跑了过去,他们轻声地谈着。

这个驾驶员没有戴军帽,因此没有行军礼,而只微微颔首。

“我是范克臣上尉,奉命运送军邮。”

飞行员说话时艹着带东南口音的国语说道。

“在这样的夜里飞行很危险,范上尉,”

接他的少校军官冷淡地说,“尤其是这种大型飞机,上个月有路(六)架运输机在夜间失事。”

他的声音低沉而缓慢,说话的腔调非常标准,是典型的江淮式的国语,事实上国语正是在江淮官话的基础上制定的读音,尽管在过去的多年间,教育部不断的在国内推广国语,但是即便是在学校,尤其是广东等地的学校,依然很少有人能说好标准的国语。而这名军官极为标准的江淮国语,却显示出他很有可能很小的时候,就在燕京生活。

“您是知道的长官,前线的士兵,很希望在正月十五之前,收到他们家人寄来的信件和礼物。所以,我昨天开始飞行,飞了一整天。”

范克臣显然有自己的理由,家书值万金,对于前线来说是恒古不变的真理,而帝国参谋部也深知士兵和他们家人的心思,对此特意签署命令,由飞机运输军邮,当然这个军邮有限重,一百克之内,尽管看似苛刻,但却可以保证每一个士兵,每个月至少可以收寄十封信。

“嗯……”

少校看着范克臣,点了点头,然后轻声地问,“即便是这样,下次也不能再冒险了,尽量在白天飞行,要是你的飞机失事了,不知道多少人收不到家人的来信。”

少校在说话时,语中带着一丝关切之意,他当然关心飞行员的安全,不过他更关心的却是自己的机场。

“是,长官”

范克臣立即应声答道,不过长官的话多少总让他觉得有些尴尬,幸亏黑暗遮掩了他的窘态,对于他来说,他之所以选择夜间飞行,不仅仅只是为了送信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为了训练自己的技术。

一直以为,作为一名陆军航空队的飞行员,范克臣都有一个梦想,就是创办一家属于自己的航空邮递公司,而这家公司可以在二十四小时内,把信件送到中国的任何一个地方,在四十八个小时内送到收件人的手中,当然,虽说这只是一个想法,可现在,他却需要为自己的梦想努力训练,而夜间飞行自然是不可避免的。

“你是从南京过来的,现在那里怎么样?”

沉默了好一会儿,范克臣能感到这位军官透过黑暗正凝视着自己,当旁边的人偶尔扬起香烟时,他看到对方一瞥时露出的期待,身处异国每一个人都是思乡的,当然作为军官,他们很少展露自己的真实感情。

“南京至少看起来没什么变化,哦对了,昨天,袁相的国葬很隆重,陛下亲自为他扶灵了?”

在说到陛下为袁世凯扶灵时,范克臣的心下却嘀咕着“为他的衣服”,是的,就是衣服,在那样的爆炸中,在那个爆炸中,根本不可能找到他的尸体。不过在范克臣和其它所有人看来,陛下为其扶灵,却已经是无尚荣光了,毕竟,从帝国建元至今只有老相曾有过这样的待遇,而袁世凯在身后享有这样的尊荣,恐怕,已经超过了很多的意料。

尤其是在一些认为袁世凯失去陛下信任的人眼中更是如此。

“这个我听说过,广播里有提到这件事,袁相,也算是半个军方的人!”

少校嘀咕着,他让了上尉一支烟,在对方拒绝后,他便自己又点着一根,然后接着问题道。

“对了,武昌码头爆炸案如何?抓住凶手了吗?”

“不知道,”

摇着头范克臣说道。

“现在,他们都说是共和派的激进分子,可没有公布之前,谁也不知道是谁。”

又是长时间的沉默。那个满面胡子的脑袋向他点着头,可能表示理解,也可能表示迷惑,最后那名少校吸完一根烟,将烟蒂踩灭于沙子中,最后却是长叹口气说道。

“管他是谁干的,反正,只要查出来,这件事,肯定不可能就只是审判那么简单!”

简单!

很多事情从来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对于身处勤政楼中,透过厚实的防弹玻璃看着窗外的光复大道的陈默然而言,他第一次意识到,一个非常简单的事件,原来可以迅速复杂起来,而且复杂到,难以抉择的地步。

在经过十二天的调查之后,帝国调查局终于拿出了一份“结案报告”,而且最高检察官也认可这一“结案报告”。

正如人们所料想中的那样,正是共和派激进分子策划了那一切,除去凶手在爆炸中死亡之外,所有涉案人员都被逮捕了,有两个人在事发后立即外逃,甚至是海军派出军舰,一直追到太平洋方才逮捕归国。

原本,事件发展到这一步,那么一切都应该结束了,凶手在爆炸死亡、参与者被息数逮捕归案,而且证据确凿,可以随时移交法案审理,可是问题偏偏发生在这里,正是一个最后的细节,把这一个简单的案件变得复杂了起来。

曰本人!

协助恐怖分子制造炸弹的爆破专家是曰本人,他不仅帮助他们制造炸弹,教会他们如何使用炸弹,甚至还帮助他们策划如何实施爆炸案,可以说,那个曰本人毫无疑问是凶手之一,而且是整个恐怖袭击事件中的主谋者之一。

可问题就在这里,那个叫田中冈一的曰本人,只是主谋之一,在小年恐怖袭击事件发生之后,一个个共和派组织被调查局和地方警察局捣毁,在“战时国家安全法”的强硬手段下,尽管没有确凿的证据,但是大量的共和派激进分子,甚至普通的共和主义者仍然被投进监狱,而通过对他们的审训以及对其组织进行的调查,却调查局意外的发现了一件让他们引以为耻的事情——曰本驻华大使馆曾向那些共和派组织提供大量的经济资助。

累计多达百万元资助款从曰本驻华大使馆发出,分散到全国近百个共和派组织之中,曰本人的目的仅仅只是为了“资助中国政治势力,以保障曰本利益”吗?显然不是,他们的目的是为了搅乱中国的政局,而且还有证据显示,他们更乐意和激进团体打交道,甚至于,通过驻华大使馆的介绍,一些激进团体的激进分子,手持曰本护照,进入曰本的军营之中,接受特殊军事训练,或者由大使馆出面将一些曰本[***]分子派往中国,为激进恐怖分子提供相关的特殊技术培训。

而涉及“武昌码头小年恐怖事件”的田中冈一,正是由大使馆出面在曰本联络,最后持着“商务护照”进入的中国,而在他的证词中,同样也证明了这一点,甚至在他抵达中国后,曾到大使馆领取过三百元的经费。

所有的一切证据都指向了曰本!指向了曰本大使馆。毫无疑问的一点——曰本是恐怖主义支持国家!

“陛下,我们希望能够立即对曰本驻华大使馆进行搜查!”

查志清的语中带着一丝恳切之意,现在,他成功的把外交部、情报局、军方都拉入这一事件中,在这一事件中,需要负责的并不仅有调查局,外交部需要负责,因为他们没对驻华大使的情报分析的错误,而情报局,则对“曰本存在的大量[***]团体”有失查之责,至于军方,他们同样需要为此负责,因为一些恐怖分子是在曰本接受的训练,而且是在曰本军队,通过调查局掌握的情报,查志清甚至可以认定,有一些恐怖分子曾接受“中[***]事顾问”的训练,因为有些恐怖分子,是以假名在派驻军事顾问的联队中接受的训练。

总之,在最终汇集了所有的证据以及情报之后,查志清长舒了一口气,现在,这件事,已经不再是调查局的事件了,而是……嗯,牵涉到整个国家!

搜查大使馆?

陈默然在心下摇摇头,如果真的那么干的话,恐怕,全世界都会嘲笑中国,大使馆是不能搜查的,即便是曰本不可能对中国搜查其大使馆,发表任何强硬的言论,顶多只是通过官方渠道抗议。

想到曰本在这一事件中丑陋的表现,陈默然却是把眉头紧皱了,一开始,当证据指向曰本驻华大使支持中国激进分子的恐怖活动时,他首先想到的是掩盖这一切,不能为了一件小事,影响整个国家的大计。

那时,这些事情还可以隐瞒,那些案件可以进行私下的审判,而且新闻舆论也不会太过关注,可是,“小年恐怖袭击事件”却不同,他吸引着全中国,甚至全世界的注意力,可以说,一但新闻舆论获得其中有曰本人涉足其中,而且又获得其受曰本驻华大使的指派,整个中国都会陷入新的沸腾之中,到那时,所有人都会只剩下一个念头,要求政斧惩治曰本,而所谓的惩治就是狠狠的教训一下曰本。

可……想到自己在俄罗斯苦心经营的一切,陈默然的眉头便皱成了一团,那一安排是为了中国未来数百年的利益,是为了……可,现在这一事件却随时都可能打乱自己的安排。

任何一个政斧都需要考虑民意,即便是一个读才政斧,甚至读才政斧更需要考虑民意,至少他更需要利用民意,假如真相外泄的话,政斧依然“固执”的不作任何表态,那么民意最终会推翻一切,民众所有的不满情绪甚至有可能转向政斧,这却是此时陈默然不得不考虑的事情。

“有没有可能关门审理?”

听着陛下的问题,张峰摇了摇头。

“陛下,关门审理的可能姓极不现实,且不说现在民众如此关注,使得法院不可能闭门审理此案,如果闭门审理的话,反倒会落人口实,最终导致一些人将脏水朝政斧身上引,真相!”

望着陛下,管明棠第一个站出来表示反对。

“民众需要的是真相!任何试图掩盖真相的举动,都有可能被误解!”

都有可能被误解,管明棠的提醒使得陈默然不得不认真考虑,因为现在已经有一些质疑的声音发出,质疑政斧在这一事件中扮演的角度,为何调查局在此之前,未能掌握情报,为何大批量爆炸物购买,没能引起警察局和调查局的怀疑,等等诸如此类的怀疑,已经把政斧放到了风头浪尖上,若是再闭门审理的话……过去人们常说谣言止于智者,可陈默然却非常清楚一点,谣言止于真相!

“如果公开审理的话,那田中的身份还有曰本,我们就不得不去考虑,不仅如此,我们甚至需要考虑,应该用何种态度去同曰本打交道,而且……”

沉默片刻,陈默然苦苦一笑。

“现在曰本又是我们的盟友,我们还指往他们给我们卖命啊!”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