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不见上仙三百年 > 第 131 章 姻缘树(三)

不见上仙三百年 第 131 章 姻缘树(三)

作者:木苏里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5-01 13:51:32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乌行雪和萧复暄这些年其实都是如此,不会在一个地方久住。人间变化很快,他们常会游历,边行边看。

若是哪里景致不错,或是有什么颇有意思的事物,他们便会在附近落脚,小住上两三年。

之前在江洲城落脚,是因为这片城地势依山而上。若是住在高处,推窗便可见云绕远山、清江明月。若是再碰上风雨,那整片阔江都是烟水蒙蒙,确实是别处难遇的景色。

如今,因为这位李家公子孜孜不倦的报恩,乌行雪和萧复暄差点从江洲城搬出去。

不过他们到底没搬成。

因为被一样东西留住了脚步。

这东西说起来其实一点儿也不稀奇——就是隔壁卧龙县大戏楼里的一出戏。

灵王大人喜欢看戏、听戏,这一点别人不大知晓,萧复暄却最是清楚。毕竟当年还在仙都时,他就不止一回见识过灵王是如何入睡的。更别说他那十二个小童子是如何来的了。

但即便如此,他们也很少会为了某个戏楼、戏班而停留在某地。

因为人间流传的戏文总是相似,在数百年的时间里,乌行雪已经听过太多、看过太多了,少有格外新鲜的。

可这回不同。

这回的戏文还真有点新鲜,可以算得上独一无二了。

因为这戏文与卧龙县同名,就是从这处地方衍生而成的,只在这里演,别处根本听不到。

乌行雪第一回听见那戏全因偶然。

那日他和萧复暄从卧龙县内横穿而过,途径那栋大戏楼时,见窗门洞开,里面宾客满堂,人影济济。

他们越过宽大的窗棂朝里看了一眼。

就见那戏台之上不仅有人,还有龙。在锣镲声里翻江倒海,好不热闹。

萧复暄只看一眼就知道,他们天黑之前进不了门了。毕竟某位灵王大人看见这种东西就走不动路。

果不其然,乌行雪人都掠过去了,又转身回来。饶有兴味地拽着萧复暄进了楼,说:“走,去看看。”

这一看,就看了近两个时辰。

卧龙县的百姓大约都受过那位李家公子的影响,极富热情。旁桌的那位老伯瞥了乌行雪和萧复暄好几眼,问他们说:“生面孔嘛,你们不是本地人?”

萧复暄:“不是。”

老伯指了指台上:“第一次来啊??”

乌行雪笑着应了一句:“在外面看着很有意思,热热闹闹的,就进来了。”

老伯也操心:“这戏话音重,听得懂吗?”

乌行雪“唔”了一声,谦道:“听个半懂吧。”

老伯道:“你们来得不算时候,没听着前头,我给你们补上?”

乌行雪要过一壶茶,这会儿斟了一杯递给老伯,又端起自己的那杯,冲老伯举了举,笑吟吟道:“那就有劳。”

老伯见他这态度,兴致更高,便讲了起来:“这是个新戏,讲的也是真事。咱们这县城不是叫卧龙么,你可知道这卧龙的县名是如何来的?”

“如何来的?”

“因为瞧见龙啦。”

乌行雪同萧复暄对视一眼,又看向老伯:“是么?”

待老伯絮絮叨叨地讲起来,他们才慢慢知晓。所谓的“瞧见龙”,也不是真的瞧见,而是一场蜃楼。

不知多少年前,这个县城挨着渡口刚有些规模的时候,曾经出现过一次蜃楼之景。

那大概是某个冬日的清早,天气骤冷,整个县城都浮着一层不薄不厚的雾,白茫茫一片。

百姓们推窗望了一眼天,便惊住了。

因为那白茫茫的雾里忽然翻起了浪花,能看到巨浪滔天,冲撞着黑黢黢的礁石,还能看到岸边歇停的舟船。

就在百姓们望着天上的浪和舟船,不知所以时。那巨浪当中隐约有一道黑色长影翻腾而过。

虽然那只是虚影,无声无息。但那长影穿海而过时,满城百姓似乎都能想象那浩荡的浪潮和呼啸的风音。

他们不知这是投照之景,亦不知从何而来。

在他们看来,那条穿风劈浪的龙影就像静卧在满城街巷之中,于白茫茫的雾里露出了一点痕迹。

那之后,这个县城便有了名字,叫做“卧龙”。

老伯说:“这出戏,就是续着那突现的龙影往下写的。”

老伯说了一些,乌行雪听完一总结,感觉这故事里的一些细节和走向似曾相识。

但他一时间没能领会,这种似曾相识究竟从何而来。直到他听到见老伯说:“有人拿着美人画卷去拜会龙君,龙——”

老伯没说完就被打断了。

只见天宿大人一脸木然地问道:“我冒昧问一句,这戏文……谁写的?”

老伯大手一挥,道:“李公子。”

乌行雪:“……”

原来,这李家公子一生多奇遇,有些讲不出来又憋着难受,便索性真假相掺,统统写进了戏文里。

他家业殷厚,不想白费笔墨,便盘下了这栋戏楼,请了远近闻名的戏班子在这搭台献唱。一年一出,已经唱了好几年了。

乌行雪无言片刻,转头冲萧复暄道:“我平衡了。”

毕竟那李家少爷爱当红娘的毛病已经延续到了戏文里,就连那海市蜃楼里的龙,他都见不得人家形单影只,上门送了美人图呢。

还有什么事他干不出来?

本着“想看看这戏文还能如何离奇”的初衷,灵王大人决定常来。

但老伯又说了一句:“李家那公子也时不时会来戏楼听一会儿,他是个奇人,心肠极热,远近闻名。保不齐你们能见一见他呢。”

乌行雪干笑一声,心说大可不必,已经领教过了。那位李家公子的热情,他和萧复暄着实招架不住。

就冲老伯这句话,灵王大人决定易了容常来。

***

易容这种事,对于萧复暄和乌行雪来说,简直是家常便饭。

当年去落花山市,他们就常会易容,后来游历人间更是如此。几乎每去一个地方,都会换一副面孔。

这本是顺手为之的小事,没必要争抢。

之前动手的一直都是萧复暄,如今便也还是他来。

天宿大人给人易容其实很有讲究——

他能将人五官统统改换一遍,改得截然不同,却又能与身形风姿浑然一体。全然看不出是易过容的,好像天生就该是如此。

这本是个长处。

他们行走世间数百年都是如此,没出过什么问题。

可如今在这小小的卧龙县,却阴沟里面翻了船……

还翻了不止一回。

那李家公子当真是个奇人。

他们顶着不同的容貌,来了戏楼六回,撞见李家公子三回,回回都被认了出来。

有一次乌行雪实在没忍住,问他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就听那李家公子兴致勃勃地解释道:“话本里常说,修士仙客游历人间总爱易容。我料想二位恩人不爱以真容来这吵闹之地,必然会改换容貌,所以脸是当不得真的!但二位这身形姿态渺然出尘,那是挡都挡不住的,远远一看就能认出来,决计错不了!”

“……”

乌行雪服了。

自那之后,再来卧龙县听戏,动手易容的人就换成了乌行雪。

倒不是因为他技法更高。

易容小术实在谈不上什么技法,自然也难分伯仲。之所以让他来,是因为……

灵王出手,那就是相当随性。

两个人会变成什么样,全凭某人当下的兴致以及所闻所见。

用乌行雪的话来说,叫做“体味人间百态”。

那真是不开玩笑的百态。

易完容后,他们不一定是年轻人,不一定是两人。

甚至有时候不一定是人。

于是,卧龙县城关外的野林边常会出现这样一幕——

他们落地之时,恰好看见一位披着蓑衣的老翁提着竹篓从旁行过。

乌行雪扫量一眼,便会说:“萧复暄,你看这位老伯,就易成这样如何?难得能体会一下须发皆白之感。”

然后,卧龙县的戏楼里便会多两位饮茶的老者。

倘若他们在落地之时,恰好看见书生背着竹制箱笼而过。

乌行雪扫量一眼,又会说:“你看那位书生,文质彬彬……”

然后,那日的戏楼里便会多两位青衫飘摇的书生。

如此往复,屡试不爽。

别人不知道,反正李家公子一次都没认出来过,灵王大人也越玩越高兴。

有一回,他们落地之后无人行经,倒是有两只花斑燕雀停在枝头。

乌行雪饶有兴味地看了一会儿,忽然拽了拽萧复暄的袖子,说:“你看那对鸟雀。”

萧复暄:“……”

人已经当不过瘾了是么?

天宿大人满脸写着“不”,乌行雪挑眉看了一会儿,又拽了拽他的袖子。

这举动基本可以定性为撒娇了。

可是这种事情,撒娇有用???

……

有的。

所以那日的戏楼窗边,有一对鸟雀浑不怕人,足足停留了一整个晌午。

但“撒娇”也不一定回回都有用,就好比这一日。

这一日,卧龙县戏楼里的那出戏据说快到头了,那李家公子十有八·九是要去的。

乌行雪早早便拽着萧复暄出了门,没有御风而行,而是溜溜达达穿过一条又一条长长的街巷,从江洲城逛到了卧龙县。

他们又在惯常易容的野林边停了步,乌行雪四下看着,找寻“灵感”。

忽然听见一阵几里哇啦的吵闹声传来。

乌行雪转头,就见几个小童扎着羊角啾啾,围着水绿肚兜,额心还点了一点朱砂红,三五成群,跟着一头水牛从旁走过。

他又饶有兴味地看了一眼,开口道:“萧复暄。”

萧复暄:“……”

萧复暄一把将某人要易容的手指头摁回去,在他开口说“你看”之前蹦了三句话——

“不看。”

“瞎了。”

“今天我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