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不见上仙三百年 > 第 92 章 易容

不见上仙三百年 第 92 章 易容

作者:木苏里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5-01 13:51:32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那天的大悲谷刚入夜,风没歇过,尘雾弥漫。

乌行雪看见一道高高的人影沉默地站在雾里,隔着长长的吊桥望着那片悲凉的巨谷。

他对那道身影轮廓太过熟悉,即便看不清脸,也知道那是萧复暄。

像之前的无数次一样,乌行雪脚尖一转,想在对方察觉前离开。但他刚走两步,就隐约闻见了血味。

那股血味让萧复暄的身影透出一股寂寥来,而那种状态在他身上很少见。

乌行雪刹住步子。

良久之后,他极轻地叹了一口气,转回身。

他给自己套上了最不容易被看破的易容,又在眼珠上蒙了一层很淡的白翳,甚至在眼尾加了一道疤。

……

他收敛了所有邪魔气劲,长靴踏在大悲谷的砂石地上,发出“沙沙”轻响。那响动在夜里格外清晰,于是望向荒谷的人转过头来,看向了他。

乌行雪脚步顿了一下。

他站在对方的眸光里,顶着一张陌生的脸,用着陌生的嗓音,佯装成一个将要过谷的路人,开口道:“我……闻到这边有血味,所以过来看看。”

萧复暄的眸光在他脸上停留良久,才垂眸瞥了一眼自己的手。

乌行雪跟着朝那里看去,就见他握剑的那只手正淅淅沥沥地滴着血。也不知是哪里受了伤。

记忆里,萧复暄很少会有这样流血不停的情况,除非灵神受损正重。乌行雪盯着那些刺目血迹,心里似乎被扎了一下。

他微不可查地蹙了一下眉,语气却压得像个萍水相逢的陌生人,就连好意也只是蜻蜓点水:“你这手一直在流血,受伤了吧。我随身带了一些药,若是用得上——”

话未说完,萧复暄的手腕便动了一下,似乎是套了一层障眼术,那满手流淌的血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他淡淡的嗓音响起来:“不必。”

果然。

乌行雪在心里想。

曾经仙都的人总爱说天宿上仙不近人情,最常见的回答就是“免了”和“不必”,让人找不到亲近和示好的空隙。

当初的乌行雪觉得这话太过夸大了,他所认知下的萧复暄只是看着冷而已,其实你做什么、说什么,他都有来有回。

直到如今乌行雪才意识到,那些形容好像也并没有错。

一句“不必”,他便无话可接了。

乌行雪轻眨了一下眼,忽然有点后悔走过来了。他在心里自嘲一声,再抬头时却神色如常。他甚至还笑了一下,落落得体道:“当真不用?”

“嗯。”

“那我就不多打扰了。”

萧复暄的眸光依然落在他脸上,看到他笑的时候,不知为何轻轻蹙了一下眉。

就在乌行雪要转身走开时,一贯寡言少语的天宿忽然开口,沉声问道:“你不过谷么?”

乌行雪一怔,回头道:“什么?”

“你过来只为问一句用不用药,不从谷里走么。”萧复暄深黑的眼眸看着他,说话时面前有一片淡淡的白雾。

乌行雪反应过来——荒野一带到了夜里,常有歹物伪装成人的模样,任谁多问一句都很正常。

他神色自然地答道:“要过的,不过得等天明。”

他说着,朝不远处抬了抬下巴:“你看,要从谷里过的人都在那里等着呢。”

那里支着一片茶棚,棚里悬挂着星星点点的灯笼。有时候往来车马不想在深夜过谷,就会停歇在那里。老老少少聚在驱灵的灯火边,一旁是甩着尾巴休息的马匹。而其中一些会点仙术的人,会在四周围巡看几圈,确认安全。

这是大悲谷一带日日可见的常态。

此时茶棚里就远远歇着一些车马,乌行雪的装扮就像那四处巡看之人,拿来做掩饰正好,挑不出什么破绽。

他答完这句,心想着萧复暄应当信了,不会再生疑。不过至此,他们也确实无话可说了。

就在这念头闪过的时候,萧复暄居然又开了口。那道低沉的嗓音顺着夜风扫过来,说:“你眼睛怎么了?”

乌行雪一愣,下意识抬手摸了一下。他摸到眼尾并不平整的疤痕,这才想起自己给眼睛动了一点手脚。

他想了想,答道:“先前受过一点伤,留了一点疤,瞳仁里也偶尔会生出白翳来。”

萧复暄:“你不是随身带了药?”

乌行雪顿了一下,想起来白翳其实很多丹方能治,往往立竿见影。他自己先前既然说了随身带药,没道理等到白翳蒙眼。

他“唔”了一声,掩饰那一瞬的停顿,摇头道:“普通法子不见效。”

一旦开了这个头,后面的话便顺口就来。

乌行雪指了指大悲谷狭长的谷口说:“这次要过谷,也是想去找大一些的仙门求医求药。”

萧复暄顺着他的手指瞥了一眼,又收回眸光。

乌行雪本以为,以他的性格,“哦”一声便会了结话题。谁知他居然又开了口,淡声道:“梦都封家?”

自从有了照夜城,又有一个大魔头,人间仙门便多了一茬,不过名声最响的依然还是那几家。去往那个方向,又是“大一些的仙门”,多数人第一反应确实都是封家。

不过乌行雪却皱了一下眉。

因为曾经那道乱线的缘故,他对封家印象算不上佳。便否认道:“不是。”

那个方向之下,除了封家,同样常有人求医问药的便只有花家了。于是乌行雪答道:“我去春幡城。”

萧复暄“哦”了一声。

乌行雪挑了一下眉,心说这才是“传闻里”寡言少语的天宿样子。但他转而又想起先前萧复暄望着深谷的侧影……

明明只是握着剑站在崖边,却莫名让看见的人心生难过。

他忍不住问道:“你呢?”

萧复暄转眸看向他。

乌行雪问:“你又为何来这大悲谷?”

萧复暄其实很少会回答别人这样的问话,他这一生所行之事大多关于天诏,不能多言。久而久之便成了习惯,什么问话都是简洁带过,要么“有事在身”,要么“无可奉告”。

但他听了乌行雪的问话,却沉默下去,微微有些出神。

过了片刻,他才道:“碰巧经过。”

这句回答很不像萧复暄,他脾性一贯利落,不会在一个碰巧经过的地方忽然驻足,凝望那样久。

乌行雪其实很想再问几句,可作为一个萍水相逢的陌生人,他没有丝毫立场追问。

所以在后来的很长时间里,他始终不知道萧复暄那天为何会伫立在大悲谷前。

只有萧复暄自己知晓……

他那天之所以会在大悲谷面前停步,是因为他曾在无意间听闻,当初云骇在大悲谷一带丧生于邪魔之口,明无花信负剑下人间斩杀邪魔,之后便在这大悲谷里立了一座云骇曾经的雕像以作怀念。

再后来,所有被打落人间的仙,据说都在这里有了一尊雕像。

整座大悲谷就像一片不为人知的静谧坟墓,永眠着那些不再为凡人所知的仙。

萧复暄从不是满心愁绪之人,也无意进谷打扰。但他偶然从这片荒凉深谷路过时,只要想起“被打落人间的仙”或是“不再为人所知”之类的只言片语,便总会怔然停步,望向那片看不到尽头的深谷。

不知为何,每当他站在这里,望着大悲谷迷蒙的尘雾。他总会觉得自己应该也在想念着什么人……

那是一种古怪而矛盾的感觉。

他只要站在这大悲谷,便会无端生出一抹想念来。但他又知晓,那并非是谷底雕像中的任何人。

他不知道自己在想念谁,可只要那种想念倏然冒了头,就好像……他此生都不会再高兴起来。

而他上一次忽然冒出这种念头,是在南边,远远看见那个世人皆知的魔头乌行雪。

在那之后,他有近六十年受苍琅北域之事缠身,没再能到过人间。

而这次途经大悲谷,已近清河两百年。

***

乌行雪原本只打算佯装一时,等“碰巧经过”的萧复暄离开,他便会褪了易容,转身行穿山谷,往另一端去。

然而世事总在他意料之外。

那天大悲谷一带有异动,也不知是阴物作祟还是什么,总之颇有些惊险。以至于天宿上仙居然改了主意,在大悲谷边逗留了一夜。

他不离开,乌行雪便也只好将哄人的谎话圆下去,顶着那副假模样,在茶棚里歇了一夜。

谢天谢地,那里有不少马车,其中一辆刚巧帮他挡住了人群围聚的那些驱灵灯光。

堂堂照夜城主,连个卧榻都没有,在漫天尘雾的荒郊野外,坐在一张方桌边,支着头,有一搭没一搭地听了那帮赶路人一整晚的聊笑闲言,居然比雀不落自在。

他半眯着长眸,懒懒看着那些人,心里知晓,就在这方草棚顶上,有一个人正无声静坐,镇着这一方地界。

那是曾经许诺过……一百年、三百年,乃至更久也要陪着他的人。

他们曾经在漫天辰星下接着吻,如同人间那些永远赤忱的爱侣。

而一眨眼,已经过去了整整两百年。

***

翌日清早,那些围着茶棚歇脚的车马纷纷动身,驮着商货、带着过谷的老少百姓,长长一列,沿着狭窄的谷道前行。

乌行雪在心里叹了一声,心说我这一日一夜过得着实有些荒唐。但他还是不紧不慢地跟在那条车马队里,停停走走地穿过了大悲谷。

偶尔飞鸟划过时,他会掩着光抬起头。虽然看不见踪影,但他还是知道,萧复暄就在山崖顶上。

车马队里有老人也有孩童,他们脚程慢,花了将近一整个白天,才穿过那条长谷

多数人往梦都主城区而去,还有一小部分转而上了支道,去往春幡城。

乌行雪依然不紧不慢,穿过春幡城城关时,同行的那些人很快没入到纵横的街巷里,再无踪影。

唯有乌行雪步子顿了一下……

因为他余光瞥见一个高高的身影抱着剑,倚靠在窄巷的青石砖墙上。他本想装作不知,但因为已经停了一小步,再装反而会显露出破绽。

于是他停了步,转头朝一侧的窄巷看去。

他佯作不知,略带疑惑地问萧复暄:“你也是跟着马车队过来的么,怎么一路都不曾看见你。”

萧复暄未答,而是开口道:“你去花家落脚?”

乌行雪想了想,道:“那倒不是,今日走了太久,灰头土脸,太不得体。我得歇整一番,明日再去打搅。”

萧复暄瞥眼朝巷外看去,不远就有客店。

乌行雪看着他,忽然问道:“你为何也要来这春幡城?”

萧复暄轻蹙了一下眉又松开,道:“算是……谢你打算给我的丹药。”

乌行雪怔了一下。

其实某个瞬间他都快有错觉了,尤其是在他说什么萧复暄都有问有答的时候,他差点忘记他如今是照夜城那个赫赫有名的魔头。

萧复暄一路送他过来,还能是因为什么呢?

比起对他身份怀有猜疑,“答谢丹药”已经是很好的答案了。以萧复暄的性格,也确实会如此行事。

乌行雪“哦”了一声,笑了一下。

他听见萧复暄看了他一会儿,沉声道:“还有事在身,你——”

萧复暄不知为何顿了片刻,道:“算了,先走了。”

话音落下,他便消散在长巷里。

乌行雪在原地站了很久,感觉到对方真的走了,紧绷的肩背这才缓缓松下来。那道气息向北而去,他等到那气息彻底消失,才抬眸朝北望了一眼。

时近傍晚,绯色满天,映得春幡城的官道都泛着淡淡的红。

乌行雪就站在官道上,一层一层褪掉易容。

他其实很旧没有与人说过那么多话了,也很旧没有在某一瞬间挑起眉来或是带上笑意。他曾经有一瞬间心情很不错,但在褪下易容的这一刻,他又变得神色恹恹起来。

他同曾经亲昵无间的人闲聊谈天,却顶着陌生人的脸。

***

他走出春幡城时,收到了一封照夜城的传书。

他所谓的几个“下属”去了雀不落,却发现府宅空空如也,传书来问:“城主您去哪儿了?”

他懒得回,指尖轻搓了几下,传书就成了一片灰烬。

他在心里说:谁知道呢。

乌行雪原本出来确实有事要办,他要找人——

当年他在那两个小童子身上留了一点无伤大雅的印迹。倒也没有别的作用,只是倘若有朝一日他们转世成人,他能感应一二。

好歹也跟了他那么久……

这次出门,就是因为那印迹有了一点动静。照理说,应当是那两个小不点转生了。

那印迹分各两边,一个在靠近无端海的某座村落,一个在冕洲南郊。总之……哪个都离春幡城数千里。

他倒也没别的打算,只是去看一眼,知道音信就行。

谁知当乌行雪去了那两处地方,那两道印迹却已经消失了。

民间常说,隆冬天里生的孩子易夭折,难养活。那两个小不点偏偏都转生在北方寒地,又非富庶人家,刚落地便没了。

乌行雪寻过去时,只看到冰雪天里小小的坟包。

就连那两家人自己也不知道,在他们抹着眼泪的那天夜里,那个声名狼藉的魔头曾经去到过他们屋后,在他们新堆的坟包旁,无声无息地搁了一小把曾经仙童爱吃的松子糖。

***

那之后,乌行雪便常会放一些寻人用的符。折成一些纸人或是纸鸟的形状,两只用来嗅那两个小童子的转生印迹,还有一只……嗅的是天宿上仙。

他本意是想早早探到踪迹,方便回避。

可偏偏他的寻人符总在萧复暄身上失灵,于是他还是会在人间撞见对方。

有时候是避闪不及,有时候是其他种种说不明白的原因。或许是注定避不开吧,不知从哪一次开始,乌行雪再看见萧复暄,总会给自己套上最不易分辨的易容。

就像大悲谷的那次相遇一样,他顶着不同的模样和皮囊,在那些年里,成为了萧复暄身边面容不一的过客。

有时是因为他看见对方孤拔的身影,心里有些难过。有时是他发现对方带着伤,禁不住有些担心。

他总会在那些时候套上一个陌生人的壳,走过去同萧复暄说话。

天宿上仙在百姓面前似乎要比在仙都众仙那里要温和一些。于是很奇怪,明明萧复暄出了名的难以接近,但他们每一次遇见最后都会说上话,而每一次相处又都算得上愉悦。

可那过程有多高兴,过后的乌行雪就有多沉敛。

天宿在那些年里事务裹身,能踏足人间的次数不算多,时常一眨眼五年,一眨眼十年。

于是,那样的状态持续了很久……

久到乌行雪又一次探到了那两个小童子转生的印迹,久到他分别在不同的地方,将那两个过得很苦的人捡回雀不落来。

他们成为了雀不落另外两个长住者,就像当年在坐春风一样。

他们一个叫宁怀衫,一个叫方储。

方储是曾经的哥哥,稍稍沉稳一些,总能把雀不落弄得井井有条。而宁怀衫好动得多,常跟着乌行雪出门……

偶尔会跟着他撞见萧复暄。

后来的宁怀衫总是不明白,为何城主每次见到那天宿上仙,回来之后总是神色恹恹。有时甚至接连几天都会陷在沉默里……

倘若见面那样糟糕,干脆避而不见不就好了?

可惜这话他一直没有胆子去问乌行雪,不过就算问了也不会有答案。

因为他家城主没法同他说明白,其实他和萧复暄之间的见面一点都不糟糕,正是不糟糕,他才越是如此——

因为他跟萧复暄聊笑时,可以顶着世间任何一张脸,除了他自己。

他当过不同模样的陌生人,说着胡乱编纂的假名,今朝聊笑过几句,明日便淹没在人潮里,再无交集。

他可以是那街市上的任何人,唯独不能是照夜城主乌行雪。

他很清醒,但避免不了难过。

他曾经一度以为,这会像他当年奉天诏斩乱线一样望不到头。

直到又是一回相遇……

***

那次是因为乌行雪感觉到神木一半灵魄略有一些异动,虽然并不明显,但他依然不大放心,想去看一眼,于是他便去到了无端海边。

那天的无端海边不算太平。不知为何,聚集了一众仙门弟子,各个还都负了些伤,有些相互扶着,有些就地盘坐,还有一些拎着锦囊穿行其中,给不同弟子派发着丹药。

整个渡口和水寨都被他们占据了,七零八落显得有些乱。

乌行雪听了一耳朵,从他们乱七八糟的议论里听到了“邪魔作祟”之类的字眼。他倒是不意外,能让近百个仙门弟子都挂上彩,总不会是他们内部打了一场群架。

他疑惑的是在这作祟的会是谁?

众所周知,照夜城门外悬浮着守城的青冥灯,每一盏都出自乌行雪之手。他们都知道青冥灯的作用,是防止外人乱闯照夜城,殊不知那些灯也在帮乌行雪盯着城内的邪魔。

每日哪些邪魔出了城,哪些进了城,他都知晓得很清楚。

他记得这两日出城的邪魔屈指可数,没有往无端海方向来的。况且那些出城的邪魔里也没什么麻烦人物,不至于将这近百弟子弄成这副模样。

不过很快他就无心去想是哪位邪魔了,因为整个渡口陷入了更乱的境地里——

那些吃了止伤丹药的弟子一个接一个痛呼出声,更有甚者,痛得龇牙咧嘴满地打滚。

吓得剩余弟子都不敢吃了,派发丹药的弟子也不敢动了,拿着满兜丹药惊疑不定。

那弟子敞着药口,丹药的味道很快随风飘过来。乌行雪这些年里见了实在太多,一嗅就明白问题在哪。

他本可以放之不管,但这乱七八糟的场景闹得他头疼,况且他还得从这渡口过。

于是他摇了一下头,匿了身形,抬脚上了水寨高高的檐顶。

乌行雪站在檐顶上,解了自己腰间的锦袋,长指在里面拨弄了几下。

屋檐就是那时候多了一声轻响的。

乌行雪听到那剑鞘轻响时,手指僵了一下。不用回头他也知道,自己又碰到了谁。

再熟悉不过的天宿气息被风扫过来,一并扫来的,还有一股淡淡的血味。

又是血味。

怎么总是带着伤呢……

乌行雪闭了一下眼。剑鞘轻响在他身边停下,萧复暄的嗓音淡淡响起来:“下面那么多人,你为何站在屋顶?”

乌行雪睁开眼,心里有什么东西细细密密地扎着,但脸上却神色如常。

他这会儿正顶着神鬼难辨的易容,一如往常,是一个全然陌生的模样。他用陌生人的口吻说道:“上来帮点小忙。那你呢,你是什么人,为何也上了这屋顶?”

说完,他才转头看向身边的人。

有一阵子没见,萧复暄似乎瘦了一些。眉骨鼻梁的线条更利了,眼窝也更深了。不知是不是受血味影响,他看起来带着一丝罕见的疲意。不过那疲意微不可查,几乎被他周身的锋利感盖住了。

他垂着薄薄的眼皮,朝渡口俯扫了一眼,而后看向了乌行雪。

他的眸光在乌行雪脸上停了好一会儿,没有回答那句“你是什么人,为何也上了屋顶”,而是瞥了一眼乌行雪指间的丹丸,沉声道:“帮什么忙,喂药?”

乌行雪从他身上扫过,没见到明显伤口,那血味也在风里淡了许多。他这才答道:“算是吧,准确来说是想悄悄换一下药。他们受了点邪魔伤,吃的那丹药可能受了海潮,有些问题,叫了有一会儿了。”

萧复暄淡声问:“你打算如何悄悄?”

“……”乌行雪噎了一下。

原本他是可以神不知鬼不觉穿行于那些人群中,比倏然而过的风还要轻。换个药而已,还能难道他这举世闻名的魔头么。

但萧复暄一来,他便没法这么办了,毕竟寻常仙门弟子或是寻常邪魔可做不到这个程度。

于是乌行雪佯装想了想,问萧复暄:“大意了,我确实办不到。那你呢?你是哪门哪派,有办法定住下面的人么?”

萧复暄问:“哪些?”

乌行雪:“所有。”

萧复暄淡淡“哦”了一声,话音落地的同时,整个渡口所有人都凝滞在了那一瞬,一动不动。

乌行雪挑起眉来,又继续翻着锦袋。

结果翻了一圈,他默默抬起头。

萧复暄的眸光一直落在他脸上,见他一副“不太妙”的模样,动了动唇道:“怎么?”

乌行雪说:“丹药不大够。”

萧复暄:“有多少?”

乌行雪:“……十枚。”

萧复暄:“?”

底下嗷嗷待药的近百人,他却只有十枚药,这缺的委实有点大。不过更有意思的是萧复暄的表情。

在反应过来之前,乌行雪已经捏着锦袋笑了起来。

等他笑完一抬眼,发现萧复暄在看他。

乌行雪顿了一下。

檐角有一瞬间的安静。

乌行雪动了一下唇,道:“怎么了?”

萧复暄收了眸光,道:“无事。丹药不够,你要如何?”

乌行雪垂眸又在锦袋里随意翻拨了一下,道:“那只能用点损招了。”

萧复暄:“嗯?”

乌行雪指了指那些被凝住不动的仙门弟子,问道:“有办法让他们都张一下口么?”

他当然知道萧复暄有办法。

果不其然,话音落下,那近百名仙门弟子无声张开了嘴,又凝住不动了。那是一副震撼又好笑的场面。

确实有些损。

乌行雪笑了一会儿,冲萧复暄道:“那我先下去了。”

说完,他从高高的屋檐上一跃而下,像倏然而过的游云。萧复暄在檐边站了一会儿,垂眸看着那抹游云悄静无声地落在地上。过了片刻,也翻身跃下檐角。

乌行雪将那仅有的十枚丹药化进符纸,又捻着符纸烧成细细的灰烬。然后穿梭于那近百名弟子之间,往每一个口中都捻了一点点纸灰。

他捻着捻着,忽然刹住步子,转头问萧复暄:“他们看不见我吧?”

萧复暄:“怎么?”

乌行雪道:“倒也没什么,只是担心他们记住模样,觉得被作弄了,回头找上门来。”

其实记住了也没关系,本来就是一副假容貌,记住了也无处可找。但他越过那些弟子看向萧复暄时,忽然想起对方先前隐隐的疲意。

他静了一瞬,抬脚走到萧复暄面前。他说:“总得拉个作陪的,不能我一个人被记住。伸手。”

萧复暄半垂眸光看着他,某一瞬间他似乎想说点什么。但他只是动了一下唇,默然片刻后,他冲乌行雪摊开了手掌。

乌行雪看着那只亲昵时曾经交握过的手,心里忽然复杂难言。

很奇怪,两百余年过去了,他依然忍不住想逗对方,想看一贯“不近人情”的天宿频频破例。但当萧复暄真的破例时,他又高兴不起来。

因为此时此刻让萧复暄破例的他,顶着陌生的面孔、陌生的名字,是别人,不是乌行雪。

乌行雪站了一会儿。弯着嘴角,眼眸却始终垂着。他把手里剩余的符灰拨给萧复暄,言语带笑地说:“剩下就靠你了。”

直到萧复暄走到远一些的地方,乌行雪才转头朝他望过去。

他神色无异,看不出丝毫端倪。

只要他不想,好像从来都不会叫人看出端倪。

萧复暄给最后一个小弟子捻了一点符灰,抬眸朝他这里看了一眼。乌行雪瞬间了然,笑着避到了水寨墙后。

萧复暄一动,那些仙门小弟子便从凝滞不动中恢复过来。他们下意识抿了唇,只觉得口中莫名有些微微的苦意。没等他们心生疑惑,之前痛得打滚的那些人便惊呼一声,欣然叫道:“好像……好了!”

其他人也纷纷发现,身上的邪魔伤不再血流如注,黑气缠绕了,已经在不知不觉间弥合起来。

乌行雪背倚着墙,听着那群仙门弟子叽喳议论,接着呼前喊后地准备离开渡口。

没过多久,整个渡口便从喧闹恢复成寂然。

乌行雪直起身,从墙后出来,迎面撞见了朝他走来的萧复暄。

他顿住步子,看着对方。

有那么一瞬间,他眼里和唇角的笑几乎维持不住。但他最终还是指了指渡口方向,道:“顺路的小忙帮完了,我该走了。”

他其实有些舍不得……

每次都是如此,就像饮鸩止渴。

萧复暄背对着本就黯淡的天光,神情有些模糊。乌行雪只看到他极轻地蹙了一下眉又松开,问道:“打算去哪?”

原本乌行雪是要去苍琅北域一带,但萧复暄出现在这里,想必也是要往苍琅北域去。那他就得另改地方了。

乌行雪想了想,没说具体,只说了个方位:“往南。”

他顶着虚造的模样,以陌生人的身份出现,自然也无可作别。

这是个一生只会出现一次的过路人。每一回出现在萧复暄面前的他,都是如此。

所以他连“后会有期”之类的话都没有说过,只是弯起眼睛笑了笑,然后从萧复暄身边擦过,走往渡口。

如同过去的每一次。

渡口的高杆上挑着长长的灯笼,在风里轻轻摇摆着。

乌篷船靠岸时,乌行雪脸上的笑已经褪淡下去,长眸半垂。

就在他抬了一下灯串,正要低头上船时,有人从身后而来,抓住了他的手。

乌行雪怔愣良久,乍然回头,听见萧复暄的嗓音沉沉响起。

他说:“乌行雪,你不易容会是什么样子?”

他说:乌行雪,我想看看你的脸。

***

这是两百多年后的一天,同清河初年有着相似的夜,无端海的渡口边,还是天灰欲雪。

当年那个被抹杀的灵王,至今依然不曾被记起。

可这世上总有那么一个人,从未认错过他的眼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